第一百六十四章 天問魚腸(1 / 2)

加入書籤

第一百六十四章天問魚腸

吳桐出指如風轉瞬既至。

陶淩峰與吳桐問答之間並沒有閒著,也在一直積蓄力量,他已到了化勁頂峰層次,能憑借自己修煉到這個層次,可見他並沒有說謊,他的父親真有可能是那個存在。

吳桐出手的同時,他身上同時射出三支小毒弩袖劍,兩支從膝蓋部位發射出來,一支左手袖中發出,與此同時右手一把微型沙漠砰砰的兩聲響起。

陶淩峰並沒有因此放鬆,電光火石之間發射出去之後,右手拽出一把匕首,藍光閃耀,天外玄鐵,劍身銘刻天問篆文。

天問劍,刺客劍之首,五大名劍之餘。

藍光綻放猶如天日,問心問情。

陶淩峰猶如利箭螺旋飛起,藍光貫日一往無前,一身絕學灌注於此,刺客信條一擊而斬,不留退路,你死我亡!

普天之下能夠在此攻擊之下活下來的一隻手都能數的過來,活下來不受傷的恐怕就幾個,吳桐就在之列。

吳桐發動攻擊的同時,就知道這是個絕頂刺客高手,一定會有殺招反擊。

三支箭分襲前月匈兩肋,算好了在自己即將靠近之時發動,吳桐改攻為守,雙手彈動,彈飛兩肋飛箭,身體倒卷空翻向下,躲過月匈前之箭,躺平的身體並沒有向下墜落,反而向上拔高一些,堪堪躲過擦肩而過的子彈。

五個受傷的刺客,像是見到了多麼不可思議的事,一個人怎麼可以在力竭之時不向下墜落,反而飄飛上去,即便學武之人內息強大也沒有到了無力可借的飛升地步,這是一個謬論,內息也不是萬能的,哪個武功高手可以飛起來,一個都沒有,最多比別人蹦的更高而已。

吳桐躲過四次暗箭,一把天問擊射而來,這次沒有人相信他能躲開了,天問快若閃電,如此之力即便一棵大樹都能被爆裂粉碎。

幸虧吳桐不是大樹,他更是一個聰明絕頂的高手,彈飛雙箭的同時也借了一絲微弱的力,不多,卻足以讓他墜落的身體向上,躲過子彈。

麵對飛來的天問,他避無可避,又何需躲避呢,空中翻轉過來的身體,雙手伸出,接住了藍日,將藍日捧在手心,熾烈的太陽,無匹的內息,猶如燒紅的鐵條,可以粉碎巨石鐵樹的力量,卻被束縛在雙掌之間,紋絲不動。

說時遲那時快,從吳桐出手到兩人持劍落下,沒有超過三秒鍾。

陶淩峰露出了絕望的表情,苦笑起來。

「我知道你是誰了,你在澳賭場露過麵,香江扶持大圈幫震懾黑幫勢力,索馬裡是你吧,東島這次攪風攪雨覆滅各大勢力也應該是你,你就是那個人,你是我父親派人警告我遠離東方的另一個神,不過,你比他差的太遠了,你還沒有成神,所以你一樣會被擊敗……」

「是嗎?你還有什麼招數?」

「那麼,你若能殺了我就會知道了!」

兩人內力相持,天問不愧是極品名劍,竟然沒有絲毫斷裂。

陶淩峰內力竟然極為深厚,單手前刺,相持不落下風,內力雄厚,誠然可見一斑。

陶淩峰左手從身後又拽出一把短劍,銘文篆刻魚腸劍。

左腳猛蹬地麵,魚腸前揮橫斬吳桐咽喉。

兩大刺客名劍全都麵世,一個殺君一個殺臣。

一個紅光映天,一個藍光閃耀。

吳桐若是鬆手陶淩峰前刺之劍就會一擊功成。

陶淩峰搶步向前橫斬,吳桐隻好借勢後退半步,頭往後仰,避其鋒芒。

陶淩峰順勢下斬,去斬吳桐雙手。

吳桐不放劍,會被斬去雙手,放劍會被前刺失去先機。

吳桐選擇了第三種,腳踏太極,向右轉了一個身,與陶淩峰並肩而持,雙手的力量肯定要比單手大一些的。

陶淩峰左手的魚腸劍砍空,也失去了有力位置。

吳桐並沒有停止,雙手用力,再一次轉身,欲轉到陶淩峰身後,帶著陶淩峰右臂,如果吳桐轉身完成,陶淩峰的右臂就會被掰折。

陶淩峰無奈隻能跟著吳桐旋轉,但是他的半徑要比吳桐大太多了,被動的跟了三步,隻能選擇放手。

鬆開天問,讓自己能夠解放出來,左手劍斜刺吳桐肋下,右肘擊打吳桐後心。

吳桐依舊雙手持劍刃,太極踏七星,躲開魚腸劍,左臂接住對方肘擊,一碰既分。

雙方各退數步。

吳桐握住天問,藍光更盛,直指前方。

陶淩峰知道今天自己難逃一死了,吳桐的武功勝過自己太多,他並沒有用全力,隻是試探扌莫清自己刺客門的路數而已。

人家信手拈來的多了一把利刃,自己出其不意頻出絕招都奈何不了對方分毫。

這就是境界的差距,同樣是頂級化勁,吳桐的化勁純正凜然,仿佛天生帶著一種壓製氣息,內力精純綿長,仿佛液態,他並不知道吳桐的內息全是太一真氣,丹田開發到中期,液態太一真元灌滿其中。

他自己的陰陽五行內息隻是比一般化勁巔峰更加飽滿強大罷了,和吳桐的太一真氣相差太多。

「你不要逼我使出那一招,你沒有圓滿,你殺了我,會跌落神壇,最後失去資格!」

「什麼資格?」

「原來你不知道,哈哈!」

「我不想在你這浪費時間了,我要去看看陶姑究竟是何方神聖。」

吳桐雙手握劍,這一次比上一次快出數倍,飛掠而至。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我成了妖孽王爺的心尖寵 千夫誌 年代作精大小姐,帶糙漢發家致富 南宋之霹靂風雲 我在地球吃軟飯 劍塚閉關百年,劍出仙人跪 在綜藝上擺爛後,我反而成了巨星 守一人 權利的遊戲 致十二月的盛夏遠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