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第八個任務 福貴的心願30(1 / 2)

加入書籤

徐家村成了聖地,沒有哪個隊願意來徐家村。

據說徐家村還有土炮,是徐家村鋼鐵廠的最新成果。

嗯,沒錯徐家村鋼鐵廠還頑強的存活著,不過王有發等同誌,在沉重的債務麵前,不得已賣身給了集體,轉職做了鐵匠,修理,打造農具,把從各地收來的廢鐵,再利用就是徐家村鋼鐵廠主營業務。

革命不耽誤生產,徐家村現在已經實現了初步機械化,拖拉機買了八台,每個生產隊一台,脫粒機,收割機,反正現在國家能生產的農機設備,用得著的也都買了。

機灌站修到了田間地頭,機井也打了好幾口,水泵,管道也鋪設了。家家戶戶也通上了村裡自己的自來水。

各個養殖場,副食品加工廠。也都添置了機械設備,解放了很多體力勞動。

陸仁炳的理念就是,集體的錢,絕對不用來平分,都要投資到擴大再生產,和產業升級上。

村民有分紅,工資,和福利就夠了。

比如以前,沒有的機械設備,很多都能國產了。磷肥,尿素等化肥也陸陸續續能生產了。

其他生產隊,對化肥的使用有疑慮。陸仁炳根本不擔心,在生產隊裡推廣化肥。產量增加,那是毋庸置疑的。

實際上化肥的使用,在我國也是經歷了很長時間的推廣。直到九十年代,還有農民因為化肥使用不當,導致莊稼全被燒死的情況。

徐家村跟農技站,結成了合作單位,成立可化肥推廣示範基地。專門有技術員開指導村民使用化肥。

農藥也開始推廣和使用,這個年代的農藥毒性很大,陸仁炳不是特別願意使用。他還是寧願用自己配置的土農藥,畢竟那些秸稈,他還是要鬱悶飼料的,用殘留個毒性都很高的農藥那不是完蛋嗎?

農科院那邊從霓虹引進了塑料膜小棚種植技術,可惜這年代國家的化工行業還沒有大發展,塑料薄膜什麼的,還不太好搞。

發展大棚蔬菜什麼的,估計費等到八十年代才行了。

村裡有吃飽了的小年輕,在城裡上了幾天學,村裡出旗幟,出標語,出飯票,敲鑼打鼓歡送。

最後這些熱血小青年會到哪裡去勞動,陸仁炳就不管了。

倒是徐有慶被陸仁炳各戶弄了回來,理由就是陳家珍病了,想見他最後一麵。

正在京城擼胳膊挽袖子的徐有慶,收到電報,隻能灑淚告別戰友,回了徐家村。

陳家珍生病了,到不是裝的。徐有慶回來的時候,陳家珍確實已經臥床不起了。

她得的是低磷軟骨病,成因很復雜,主因就是肌肉無力,月要腿疼痛。其實鳳霞生孩子的時候,陳家珍就有了症狀,就是渾身無力,老是月要酸腿疼。

一開始她以為是自己年紀大了,也沒有對別人說。

後來漸漸的,症狀越來越嚴重。直到有一天在地裡乾活倒在地裡的時候,她才知道自己的病怕是不簡單了。

陸仁炳和鳳霞都是醫生,竟然都沒有發現陳家珍的異常,這讓兩個人都很自責。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科幻相关阅读: 鐵血雄鷹 從慶餘年開始的諸天之旅 我就想認真做影視 我活了一萬年 絕天武帝 從慶餘年開始打卡 浴血指戰員 網遊之神荒世界 美女總裁的超級狂兵 動物園養成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