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 馬政問題-矛盾的開始(1 / 2)

加入書籤

(有朋友希望我能繼續寫下去,寫一下更深奧的靖王與譽王的爭鬥)

942年2月12日,蕭景琰在紀城軍中與戚猛、列戰英、史行玕、韓授等人的對話:

「譽王已經在九安山附近起兵攻打獵宮了?此外他們策應了一批新慶歷軍在京城中造反,但是金陵禁軍卻出奇的安靜?哈哈哈,老爺子已經是籠中之鳥了,他別想逃出這場決戰了!那就再看看吧,梅長蘇到底想乾什麼?還有誰在支持譽王!我全部揪出來再解決掉也就省事多了!」

942年1月27日,蕭景琰正室柳慧儀在和穆青的聊天中如此微笑著說:

「既然赤焰案已經搬上了台麵,那皇子之間的爭鬥已經水火不容。但是小王爺要明白一點,所謂重審冤案,並不是說案子審錯了就要重新審那麼簡單,赤焰案背後的問題在於朝廷對於削藩節度使的態度,這一點處理很是微妙。如果靖王答應重審赤焰案,那是不是要繼續默認節度使這種製度的存在呢?」

941年9月,蕭景桓向蕭選提議伏誅蕭景琰,他語氣急促地說:

「景琰作為父皇的兒子,但是雖為父皇的兒子,卻實在是不忠不孝不義之徒!我願意與王恩一起,將景琰殺死!他雖是晉州刺史,卻大搖大擺地入駐汴梁!不臣之心昭然若揭!倘若不處置叛逆的景琰,那父皇您幾十年來的威望何在?」

942年2月8日,憤怒的霓凰在蕭景琰側翼的大營內捶著桌子咆哮道:

「我恨不得現在就要靖王殿下安排我去殺光渝賊!但是在這之前,我要滅掉譽王!這樣我就能向靖王殿下表忠了!」

942年9月15日,赤焰案正在重審中,一名農婦正對著金陵的布告臭罵道

「他媽的,什麼冤案,什麼雪冤忠良!?我的兒子連飯都吃不起了!我的丈夫到現在還拿著一半的軍餉!難道我們的生存比不上林燮一個節度使重要嗎?」

時間回到941年的8月1日,此時蕭景琰布置在采石磯南北岸的六萬大軍已經離開了半數,他們退到了合肥進行修整。

蕭選走到了金陵文德殿的過道上,正是準備上朝,一旁的新任門下侍中範懿向蕭選提議道

「陛下,為今之計,還是要調停譽王和靖王之間的沖突,六月份的時候譽王已經和靖王在馬政問題上起了嚴重的沖突,如果您想起兵支持譽王的話,恐怕支持靖王的節度使還有王爺們也會蜂起,他們絕對不會坐視不管的。」

蕭選麵帶疑問,他問範懿

「你的意思是,已經沒有人支持朕了嗎?如果是這樣的話,朕就把蒙摯換了,朕不相信蒙摯會背叛朕!」

範懿勸道

「陛下,如果您要換了蒙摯,那誰來接替他呢?當前局勢晦暗難明,一旦出兵支持了譽王,譽王說不定也會成為下一個靖王的。」

蕭選麵露難色,他停了下來,疑問道

「唉,要是朕,把景宣的太子之位恢復回來,你說?」

範懿繼續勸阻道

「樓之敬和陳元直已經相繼因為蘭園案而倒台,加之蘭園案背後的主因是太子大肆賄賂江南官員,如果恢復太子之位,恐怕不能服眾啊。」

蕭選後悔起來,內心也是感嘆當初為何就殺掉蕭景禹呢?恐怕如果沒有這麼多的猜忌,也不至於鬧成如今這個樣子,便嘆道

「唉,景宣不爭氣啊!」

在金陵政事堂中,柳澄正在和紀王爺進行談話。

紀王爺喝著一杯茶,看似乎已經有種風淡雲輕,毫無所謂的樣子,柳澄跟他解釋道

「譽王和靖王,在馬政問題上的沖突,源於譽王認為如果要補充金陵方麵的財政,則需要出售戰馬給北燕亦或者是民間方可解決問題,在譽王看來,既然北燕方麵,劉紹程和慕容成玉願意和我們進行一段時間的和議,則我們就有了緩解財政危機的辦法。」

紀王爺提示道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自由的鑰匙 我十八線糊咖,販億點點劍怎麼了 請勿遵守規則 至尊神婿 在詭異世界考證斬神 都市沒有異能 穿越成了九公主 所遇皆為緣 擁有記憶出生在鬥羅 輪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