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57(1 / 2)

加入書籤

前朝雖然多有漢人官員,但實際上統治者對漢人的防備從來沒有放鬆過。

同時在某些對外政治、文化方麵的管控也一向嚴苛。

如理藩院這樣儲備著精通外文人才的地方,五六十人中大概隻會有一名漢人,而這漢人官員在那個場合裡通常也隻能擔任些打雜的職務。

自古以來,學成文與武,貨與帝王家。

當上層明顯的表現出這個職位不需要漢人的時候,那去精研這一領域的漢人自然會越來越少。

所以當那些外文典籍被菀菀想方設法的提前引入國內的時候,菀菀發現,她想要在自己的班底裡找出幾個人出來通譯典籍的時候,就發現了此事的難度。

若放眼全國,未必不能找出幾個相關人才。

但她很清楚輕重,知道時不我與,也知道民族的融合不能在她手中停滯。

歷來,以少數統治多數靠的是鐵血,而以多數治理少數,則少不了包容。

所以一番商議後,菀菀拍板從前朝理藩院中挑選人才。

意外的是,胤禩從胤禟那裡聽說這件事情後,還主動傳信出來向菀菀推薦了幾個人。

經過麵試,以鄂爾達為首的二十幾名滿蒙翻譯官正式上崗。

同時,又從前朝欽天監遺臣中選拔出幾名對西方科學頗有研究的人才,協助翻譯。其中就有早前京城解放後,被菀菀下令扣在京城的蒙古子弟明安圖。

巨著翻譯的同時,南山院的建設也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入秋,南山院建成。

以選拔人才為主要目的的南山院的首屆招生也如火如荼的展開。

入學考試為期一周,考生自五湖四海而來,有各地學府推薦的傳統學子也有聽到消息後自覺有相應一技之長便前來報到的各行人才。

考核在南山院教學樓進行,十棟教學樓,每棟十二個班,每班可容納考生百人。每日考核萬餘人。

最終在這近十萬人中,共選拔各科人才三千餘人。

這三千人以入學考核科目為準,分別編入各科各班。

此後每三個月為一期,一期一考,取每科前三名,授以相應官職。

雖然有應試教育、揠苗助長之嫌,但發展緊急需要大量人才,有些事情也是無奈之舉。

當然前三名中,要是有一心學問,不想過早步入職場的,在上交報告後,菀菀也都會予以批準,讓他們繼續留在南山院潛心做學問。

南山院有住校部,凡入學學子除了畢業和每月兩日休沐,都要住在學校裡,學生們需統一穿著校服。

學校包食宿,也包每季兩套的校服。

這著實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但好在南山院的建成也如田部長之前所料的那樣,瞬間風靡全國。

不僅各地學府爭相效仿,就連商戶、官員家中也建起了一棟棟仿教學樓或宿舍樓的建築。

而這些建築所需的材料自然都是出自建設部資源處。

這項收益不僅滿足了南山院的開支,還大大充盈了財務部的財庫。

也讓菀菀一直以來在財務上的壓力減輕了不少。

年末,北麵傳來喜訊。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稷澤外傳 末世:我加載了親密度麵板 成婚後,我走上了仕途巔峰 蜥蜴領主 盛世梟雄 心是孤島 Re:零始之異 沙漠中的鯨魚座 大千奇談 室蘭莊與櫻花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