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玉湖畔陳村(1 / 2)

加入書籤

幾日後,吳怪梅與董菡兒抵達玉湖附近的陳村。

因為看到陳村的位置可以說不差,隻有稀稀落落散開較遠的幾戶人家,所以吳怪梅有點想不通,問道:「菡兒,這個陳村的風水明顯不錯,但為什麼十分凋敝呢?」

董菡兒委婉答道:「我覺得主要因為讓鄉民不方便取魚,大陽河與大陰河都不繞經西路,加上這邊也沒有匯集出太大的溪流。常從陽陰縣上空飛行的話,很容易看出村寨主要沿河沿溪分布。」

吳怪梅恍悟道:「是為夫眼光局限了。雖然玉湖附近的風水不錯,但在整個西路凋敝的大環境中缺少呼應。」

董菡兒附和說道:「所謂獨木難成林,如果周圍到處是這種情況,不說十裡八裡能遇到一個村寨,甚至連遇到一戶人家都困難,讓單單一處狹窄區域風水較好有什麼大用呢?」

接著話鋒一轉道:「不過,西路村寨也有特色,基本是由隱士極其後代構成的村子。並且,最先是什麼姓的隱士住下就叫什麼村名。」

因為聽說是隱士村,所以吳怪梅這樣提議道:「菡兒,那我們不如找人家拜訪一下吧!」

「好吧!」董菡兒答道。

就近一戶人家正好在菜園子裡乾活。其中一對中年夫妻在用鋤在鬆新土,一副大約要種能過冬菜的模樣。而他倆的一個約莫10來歲的小兒子閒得無聊,蹲在菜地另一頭玩耍式地拔草。

當吳怪梅與董菡兒走到菜地一邊梗坡路後,問道:「大哥,請問是隱居在這裡修行嗎?貴姓呀?」

「免貴姓馬。」那名男子答道。

吳怪梅打趣道:「大哥姓馬住陳村,我姓吳卻住馬村,我倆真是有點對脾氣呀!」

那名男子忽然有點興奮之色,問道:「那吳老弟住新馬村、舊馬村還是劫村?劫村最早也叫馬村,但因為馬加雲後來帶著村民一塊打劫,所以被改為劫村了。」

「馬大哥了解很多呀!」吳怪梅贊揚一句後,說道:「我是住舊馬村的!」

那名女子連忙掏出照妖鏡對著吳怪梅照著,緊接驚訝說道:「哎呀,怎麼照出的還是一個人呢?」接著不避諱誰問道:「相公,難道鏡子壞了嗎?」

馬村現在早變為妖村,裡麵住的都是妖怪了。吳怪梅從馬村擺脫四妖控製出來的,為此並不驚奇那名女子的舉動。

那名男子遷責說道:「你乾嘛呢?在陽陰縣遇見妖怪又不奇怪,如果懷疑對方是妖怪直接向本人打聽就行了,不打招呼照來照去多沒禮數。」接著答道:「我倆都是野雲嶺學道出身的,並且我就是舊馬村人。所以,我們一家偶爾回鄉祭祖一下。」

「那馬大哥祖上幾代是哪家馬家的?我記得有郎中馬家、打碑的馬家與做佛珠串的馬家等。」吳怪梅扯謊說道。

「那吳老弟超脫生老病死有幾百年了呀!請問以前在哪兒修道?」那名男子忽然欣喜說道。

吳怪梅答道:「在陰陽門。」緊接轉口問道:「那馬大哥認識一個叫馬菜花的道姑嗎?」

那名男子答道:「噢,剛好是我侄女。我是馬映紅的老幺兒子,在11歲送到陽陰城搏一搏超脫生老病死,沒5年就到野雲嶺進凡嶺修道了。」

接著說開道:我這人怕找山門耽誤時間,所以就直接去北邊了。等我出山後一直到處遊歷。所以,老馬村的很多人都忘記馬映紅家有一個老幺兒子馬連山了。」

「那我該叫您什麼呢?我從小出去學道了,都沒學過凡俗那些稱呼。道姑在夏天替我生了一個兒子了!」吳怪梅說道。

馬連山尷尬說道:「我倆都是一塊學《凡經》,然後一塊出遊人間幾百年,也沒注意俗間那些稱呼。」接著攤手朝董菡兒示意一下後,欣喜問道:「這位是我的侄女馬道姑嗎?」

董菡兒緩緩取下遮簾鬥笠。

「噢,原來是玉仙居的董居士,失敬了!」馬連山抱拳說道。

「馬居士不必客氣!」董菡兒回復一聲道。

這時吳怪梅解釋道:「兩位,馬道姑隻為了一下俗願,後來要求到江流城潛心修行了。」

這時馬連山笑著說道:「吳地主不必解釋什麼!在三派季比期間,我們一家都會到鎮上茶館附近呆著,所以早認出來你是誰了。再說董居士的事情總是傳揚的很快,我們作為老鄰居總會不自覺關注一下。之所以剛才沒點破,大概是因為隱居成習慣了,早對很多東西看淡了!另外,既然同是修道人,那麼僅叫一聲馬大哥也罷。」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一個古怪的村子 仙路姝途 逍風決 唐前明月光 被渣後閃婚豪門繼承人 重生一九九二 桃花曲 伴長生 九翊記事 激情的時代 狐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