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房婚」大唐公主歷嫁祖孫三代(1 / 2)

加入書籤

在歷史上,每一位遠嫁外番的漢族公主,除了要擔負起朝廷賦予的安邦重任外,還必須要經受住異國風俗的挑戰。語言不通、水土不服,她們可以漸次學會,逐步適應;而身體要被幾個男人們輪番占有規矩,可不像學發音、穿獸皮、吃腥肉那樣所能夠欣然接受的。

史籍中關於漢族公主歷嫁兩輩、數任外番國王或可汗的例子,不勝枚舉。如西漢的細君公主和解憂公主,前者歷嫁昆莫、岑輒(昆莫之孫)兩任烏孫國王,後者歷嫁岑輒、翁歸靡(岑輒之堂弟)、泥靡(岑輒之子)三任烏孫國王。

隋朝的義成公主,歷嫁啟民、始畢、處羅、頡利(後三者,均是啟民之子)四任突厥可汗。相比之下,唐朝的鹹安公主也先後嫁給了四任回鶻可汗;不過,前三任丈夫是親祖孫三代,最後一任是以前的臣屬。這份離奇的婚姻經歷,在中國和親史上可以說是絕無僅有的。

鹹安公主(?-808),唐德宗李適的八女兒,生母不詳,應係普通宮人所生。雖然不是嫡出,但她卻是李適的親生骨肉,是大唐名副其實的正牌公主。鹹安公主遠嫁回鶻(原稱回紇),這是唐德宗沒有辦法的辦法。唐德宗即位時,國力衰弱,邊境不寧,北有傲慢不遜的回紇,西有不斷宼掠的吐蕃,大唐帝國一度陷入困境。期間,回紇可汗「屢求和親,且請婚,上未之許」(《資治通鑒·唐紀》)。

與此同時,吐蕃也多次侵犯唐朝,貞元三年(787)五月的「平涼劫盟」事件,就讓大唐朝野為之震動。九月,回紇趁亂再次請求和親。回紇和吐蕃,一個要女人,一個搶地盤,北、西邊境兩頭吃緊,焦頭爛額的唐德宗隻好詔令鹹安公主和親回紇,借助回紇的力量牽製吐蕃,以夷製夷。

對於這樁期待已久的婚姻,回紇武義成功可汗「使使者獻方物」,顯得非常有誠意。為此,唐德宗也命人「齎公主畫圖賜可汗」(《新唐書》)。方物,是指地方土特產;畫圖,則是公主美人像。回紇可汗的「實在」,鹹安公主的「浪漫」,無疑是這段傳奇和親的良好開端。

貞元四年(788)十月,回紇宰相等率眾千餘人抵達長安迎親,武義成功可汗也上書唐德宗說:「昔為兄弟,今婿,半子也。陛下若患西戎,子請以兵除之。又請易回紇曰回鶻,言捷鷙猶鶻然」(《新唐書》),「又罵辱吐蕃使。……聘馬三千匹。敕令朔州及太原分留回紇七百餘人」(《唐會要卷九十八》)。

唐德宗喜悅之餘,冊封武義成功可汗為長壽天親毗伽可汗,鹹安公主為智惠端正長壽孝順可敦。

然而,不幸卻接踵而至。一年後,即貞元五年(789)十二月,長壽天親可汗病逝,其子忠貞可汗繼立。按照回紇奇異的「收繼婚」製度,即「父兄伯叔死,子弟及侄等妻其後母」(《通典》)的北方少數民族風俗,鹹安公主又和忠貞可汗結為夫妻。

三個月後,即貞元六年(790)三月,忠貞可汗被毒死,其子奉誠可汗繼立。按照風俗,奉誠可汗又娶鹹安公主為妻。

五年後,即貞元十一年(795),奉誠可汗去世,無子,宰相骨咄祿被大唐冊立為懷信可汗,鹹安公主再一次換了丈夫。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嫡女歸來,皇叔助我奪江山 九州我為王 暴君爹爹的團寵小帝姬 陸爺家的小祖宗又又又作妖了! 姝色滿京華 穿到七零,嬌嬌媳撩爆退伍糙漢 高三這年 麵麻的火影記錄 天師覺醒:開局九龍拉棺鎮殺僵屍 重生後,我賺嫁妝娶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