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兩伊瑪目之爭(1 / 2)

加入書籤

幾枚形製不同的硬幣被擺在也門總督的案上,根據其上銘文依稀可以辨認出發行者——均為也門栽德派的伊瑪目們,舊幣是前任伊瑪目們下令鑄造的,最古老的已經被使用近百年了。

其中最新的硬幣是以伊瑪目哈桑的名義發行的,他是桌上這幾位伊瑪目中唯一在世的。至於葉海亞則是掌權沒幾年,加上局勢急迫而沒能以自己的名義發行新幣。

「總督老爺,如您所見,如今異端內部並不團結,單是作為最高權威的伊瑪目就有兩位,據下官所知,哈桑和葉海亞之間並無協作。鄙人以為可以著手拉攏弱勢但更有名望的哈桑,從內部分化異端,讓葉海亞不能將信奉異端的各部族擰成一股繩、毫無掣肘地對抗我軍。」

為了配合接下來的軍事行動,二人正在密謀如何分化栽德派,也門山區的政治生態類似阿富汗斯坦——地形破碎、部族橫行,於此地分而治之並推行間接統治是易卜拉欣眼中的最優解。

相較於最近崛起的葉海亞,納西爾·哈桑截止至今已經當了十七年的伊瑪目,資歷深厚。其父伊茲·丁是一位頗為強勢且有作為的領袖,雖然沒能消滅其他競爭者讓自己成為也門的唯一一位伊瑪目,但留下的政治遺產也是豐厚的,隻是哈桑沒能繼承其父的政治才能。

與和蘇丹無異的伊茲·丁及「軍閥」葉海亞相比,哈桑本人更像是朝著學者方向發展的,他的神學和哲學水平不是競爭對手能夠碰瓷的,並且按照傳統積極投入慈善事業,為弱勢群體提供庇護。

然而在這大爭之世,刀劍勝於經書,他在對抗塔希爾王朝時的表現不算亮眼,沒能贏得多數也門權貴的認可,即便是薩那城破,曼蘇爾被俘殺也沒有讓哈桑成為唯一的伊瑪目,葉海亞的異軍突起讓他感到威脅。

「我明白你的意思,那麼應該派誰去出使這位伊瑪目呢?」口中說著疑問句,也門總督的目光卻在一直看著同他謀劃此事的幕僚。

為了博取前程,幕僚是有膽子也自認為有能力承擔這一任務的,但問題並不在於使者的人選上,他尷尬道:「閣下,這位伊瑪目為自保已經隱遁,其行蹤不定,派遣使者隻怕是無的放矢。」

好在不是全無線索,即便找不到他本人,知曉哪些部族支持哈桑總是有跡可循的,與也門總督合作的部族提供不少情報,從中可大致推斷出哪些地區是屬於哈桑的勢力範圍。

他的支持者分布十分碎片化,或者說山區的權力格局本就是碎片化的,在最北方的薩達城,盡管這裡是葉海亞的大後方,但他也不過控製半個城,哈桑和其他伊瑪目後裔的支持者瓜分了剩下的街道。

而在以達馬爾為中心的南方則是葉海亞尚未觸及之地,哈桑的統治能夠聯結成片。

既然如此,那就隻能先接觸支持哈桑的部族了。雖然自印度運糧的商船尚未返回,總督依然從儲備中擠出一些讓使團帶著作為合作的誠意——與一力榨取民力的葉海亞不同,新朋友才是真正關心穆斯林同胞的,所有人都應該知道該站在誰這邊。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我的舍友被做成了人體蜈蚣 在驚悚遊戲給驚悚打工 開局欠天道百萬億功德 天堂裡的直播間 小熱愛 古橋九月 瘋批美人永不鹹魚 鬱惘 常生的校園生活 十六歲時風華正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