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9 不同意(1 / 2)

加入書籤

「這是什麼情況?」齊年不解。

以前在寸島開培訓中心,村裡也支持、鄉裡也支持,還出錢出力把船長做了一番大改造。現在做直播基地為什麼就不行了呢?

鄉長捧著他那個泡了枸杞的保溫杯說:「你那個培訓中心對你來講是個培訓中心,對我們來講就是個扶貧基地。我們關心的不是培訓,而是扶貧。培訓中心每年可以培養大量的人,然後通過你的人力資源公司送到快遞公司去上班。這就解決了就業和扶貧的問題。這我們當然支持。但是直播基地能解決多少就業、多少扶貧?」

「這……」齊年倒是沒有想到這一層,「那我們也可以培訓主播啊。您知道現在市場上多缺主播嗎?」

鄉長搖搖頭:「你一個月可以送500個學員去快遞公司上班,你能送500個主播去上班嗎?」

「這倒送不了。」

「那不結了?」

齊年陷入了沉思。當初培訓中心的確是以扶貧為目的的,也的的確確是解決了扶貧的問題。短短的一年時間就把寸島上的大量富餘閒散人員送到了島外的快遞公司就業。而這些貧困戶省吃儉用把賺到的錢送到島上。雖然這些錢暫時無法讓他們過上富足的生活,但足以脫離貧困的困擾。

現在齊年提出來的是建一個直播基地,這已經遠遠超出了寸島人的想象。因為能跟著齊年做上電商、快遞,和周邊的鄉、縣比就已經是先人一步了。直播那可都是明星才能做的。最不濟也是陶思婭、田雙雙這種長得好看的姑娘。普通人哪裡敢想。

這一點齊年早就有心理準備。思維和認知遠遠不是教授知識這麼簡單的事兒。

關於認知,齊年曾經寫過一篇文章發布在自媒體平台上。這篇文章是這麼說的——

「很多人都沒有意識到認知的問題。這個事情在高學歷的人群身上更是常見。這幫人都是一幫自負得不行的家夥,成天嘲笑別人沒有認知,卻不知道其實自己才是沒有認知的那一種人。

前不久,我在一個飯局上碰到一個教授。教授當著一幫企業家的麵,誇誇其談地講了很多企業經營管理的問題。事後,有位企業家用一句話點評說:「這個什麼教授當年是留校的吧。」言外之意就是說,這個教授其實根本就不了解現在的企業真正的問題所在,他所講的那些問題,十年前就已經解決了。

這說明一個什麼問題呢?認知和知識其實沒有什麼關係。

一個人的知識越多,越容易掩蓋自己認知上的不足。

認知是什麼,是對事物的根本認知,是一種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你掌握的知識再多,就算達到了精通量子力學的程度,也未必能夠透過現象看本質。

比如說:前幾年Facebook的老板紮克伯格有很多照片流傳於世。很多人都被這些照片感動了——這是一位多麼樸素的億萬富翁啊?這是一位多麼有愛的父親啊?

但你有沒有想過,這些照片都是誰拍出來的呢?難道都是不經意間自拍的嗎?這個光線、這個角度、尤其是懂攝影的更能看得出來每次焦距都鎖定得這麼好。絕對都是出自專業攝影師之手?

說白了,紮克伯格的照片全都是擺拍的。

當你看出了這一點,你還認同他的人設嗎?

這就是認知。認知這事兒玄乎嗎?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婚後我成了最火的歌後 木葉之超級賽亞人 主神大佬旅遊中 平民神探 BOSS別鬧 帝道獨尊 重生之遊戲大亨 甜妻來襲:BOSS,別鬧! 九轉神帝 浮仙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