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1 / 2)

加入書籤

不知不覺中,《理想人格》第三部(五更寒)伴隨我走過了十個月的時光。重新審視,當初設想時的激動與喜悅、動筆時的細致描繪,仍歷歷在目,不禁令人感慨萬千。

本來的設想之中,第三部是作為,像《哈利波特與火焰杯》那樣的以比賽為依托的一篇故事。預想第三部之體量應該不算大。但愈寫到後麵,卻愈體會到作家格非先生的那句「……所謂的創作初衷也如泥牛入海,變得很不真確了」。有如,第三部感情線的鋪墊仍然是與比賽戰鬥(幾乎完全)分離開的,有如,在後期可能有些劇情的堆積,顯得有些冗雜,有如,原本計劃登場的角色,日高陽炎,也因為情節設計問題,被留到第四部去了。我想,這一部,以及最初的第一部,是值得我去好好復盤、好好修改訂正、甚至部分重寫的。或者說,第一部之稚嫩,或許是有些青澀的表現,是富有紀念意義的;但第三部的不完美,則是應當重新審視與修正的。

不過,第三部也有許多讓我滿意的篇章,有如第二章·遠行、第十二章·一生戎馬、怎及他、三千夢落花,等等。重新閱讀自己的筆墨,我仍然能夠感受到自己當時寫下這些文字時候的喜悅與激動;不僅如此,我還感受到了新的感動,它來自於文字的力量——即使是自己寫下的文字。對此,我感到十分欣慰。

而現在,我似乎已經不再去思考,關於「寫小說是否有意義」這樣的事了。或許是因為,這已經成為了一種習慣。但實話說,這一群人的奇幻經歷帶給我的驚喜與感動,讓我漸漸地再也沒有了打退堂鼓的想法。或許你會疑惑,明明都是你腦子裡的東西,為何會自我感動呢?但要知道,從表意識出發,挖掘自身潛意識的規律,這件事本身與探尋未知並無太大區別。而我現在,似乎也真的是在一旁看著這些人一樣,這件事本身就十分有意義,且令人神往。

而且,近來,我開始愈發思考第五部之後的事情了。要知道,現在所寫的種種,都是在高二暑假,那段壓力大又沒有什麼宣泄手段的時光中,我構思出來的。到高三,我大概構思了一到四部和第五部的部分情節。而之後,我便主要轉換成了輸出模式,類似的思考便少了。但最近,我又開始了這樣的天馬行空。對此,我感到十分高興。因為,我知道,他們的故事從未終止,他們的故事還在繼續。為此,我要寫下一點點對自己的期許,作為激勵:我希望自己能夠多一些閱讀與思考的時間,少一些放縱和過度娛樂。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玄幻相关阅读: 拳拳竭力 腹黑弟弟拐走學霸姐姐 偷偷說愛 與仙爭道 公府惡女 總被主角說喜歡 我真的不想再做噩夢了 我家的祖魔大人 爺,夫人她靠算命成了全網頂流 日久生情:詹少速速與我結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