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發電(1 / 2)

加入書籤

說起磁流體發電,萬院士自問,他們這一輩人可不陌生。

磁流體發電,並不是他們新鮮首創,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可控核聚變重啟,國內致力於搞航母,磁流體發電就是在那個時候,被列為數字國家重點發展項目,現在去考據下當年的一些資料,就不難發現,磁流體發電,在當時,可是非常重視的程度。

隻是,後來燃氣技術的突破迅猛發展,國內吸取了不少先進經驗化為己用,自身也有研發成果堆積,一舉頂下磁流體發電的位置,成為當今的主流。

雖然磁流體發電,就如仿星器裝置一樣,有著讓任大偉看好的未來前景,但是那也隻是未來!

在技術難關未曾勘破,難以實現磁流體發電的要求,以及國內需要手拿把掐的實在技術,追求實在實的經濟效益,用於大幅度發展的國情基礎上,磁流體發電就是在那個時候,開始沉寂,從而變成冷門,不在受人追捧。

磁流體發電,是通過流動的導電流體與磁場相互作用而產生電能。

磁流體發電技術就是用燃料石油、天然氣、燃煤、核能····直接加熱成易於電離的氣體,使之在2000c的高溫下電離成導電的離子流,然後讓其在磁場中高速流動時,切割磁力線,產生感應電動勢,即由熱能直接轉換成電流,由於無需經過機械轉換環節,所以稱之為直接發電!

其燃料利用率得到顯著提高,這種技術也稱為等離子體發電技術。

為什麼說磁流體發電的難關無法沖破,這就在於一般來說,蒸汽的溫度,很難將氣體加熱至2000度高溫並形成等離子體束流,即便勉強做到了,這一過程也很可能伴隨著大量的熱能損耗,因此磁流體發電技術的循環效率很難做到20%以上,造成能量的浪費,這才是導致它落寞的重大原因。

但是,他們金烏工程不一樣,金烏仿星器裝置,未來裡麵點火的,可是dt聚變反應所產生的超高溫。

dt反應的原料為氘和氚,dt反應是所有核聚變反應中最容易發生的,目前實際實驗的可控核聚變裝置都基於這個反應

而仿星器內由「d+t」聚變反應生成的氦氣,本身便是以上億度高溫的等離子體形式存在著!

也就是說,在實現磁流體發電的原理上,他們不需要再去千辛萬苦,費盡精力加熱電離氣體,隻需要將這些攜帶著龐大能量的等離子體利用起來,轉化為充沛的電能供應!

這項技術用在燃煤、燃油甚至是核裂變發電上無法實現應用,但放到核聚變發電身上,簡直就是為它量身定做的技術匹配!

用那些高溫等離子體去燒開水,才是真正的耗能資源浪費!

和明白人說話,就是省勁兒,無論是萬院士,還是賀院士,這些老聚變人,肚子裡都裝著滿腹經驗,簡單的目光對碰,就能明白,大家看中的重點是在哪裡,不需要過多言語解釋,這樣的思路配等,實在是讓人太過於欣慰。

雖然浪費口舌的去解釋,吳桐不是做不到,但是何苦去浪費這個時間?真正需要解釋的人,都不是擔當得起,金烏工程總工的重任的!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怕來不及 火星異種之全球危機 煙懿 相思令 神帝之座 八零離婚夜,一吻封緘禁欲前夫 天謠 鄉下追夢人 錦衣之下願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 淩冬凜冽,初夏漸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