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被傳統科學家們無視的張有道(1 / 2)

加入書籤

但凡是巨型科研項目,都需要一個智商超群、學識淵博、人品貴重的頂尖天才來領導,才能夠激發出團隊裡普通研究員們的潛力,解決一個有一個難題。

如今張有道麵臨的困境就是沒有一個超凡的天才,來架構他設想中的全屬性虛擬世界。忙活了幾個月,也沒有招攬到一個,擁有多學科領軍能力天才科學家。

這讓陳重不禁有些納悶,難道科學的氣運,都被前輩們耗盡了嗎?

二三十歲的科學天才們,都去了哪裡?

人口爆炸了幾倍,怎麼天才的數量反而不如以前了呢?為此張有道專門谘詢了一個退休的社會科學家。

原來不是天才變少了,而是孕育天才的突然消失了。許多孩子在小時候表現出來的科學天賦,被家庭、社會、甚至現實的文化環境,給生生扼殺了。

還有給孩子們過多的非理性教育,也讓一部分天才兒童失去了原本的靈性。

總之,生活的富裕,娛樂的多樣,誘惑的增加,讓天才們自由自在茁壯成長的土壤消失了。

這也是二三十歲大科學家消失的一個重要原因。

人才基礎沒了,更多的是流水線產品,都是些有著高學歷高收入的匠人科學家。

喜歡對原創性、自主性、未知性的東西,研究的人沒了,不得不多,這是一個挺大的社會悲劇。

原本張有道還以為,我們的國家一派欣欣向榮,各行各業你追我趕,紛紛趕超了世界。

如今看來,想要實現跨時代的超越,在未來是不可期的。

最多也就做到同等水平罷了。

能夠係統的駕馭整體科學知識的人,一個都沒有。

一些人進行了所謂的交叉學科研究,聽起來是個高大上的東西,其實絕大多數,都是不三不四,不左不右的東西。

還有一個原因,科學研究越來越精細化的劃分方法,讓原本一個整體變得四分五裂。認識和研究物質世界的變化規律和作用機理,變得越來越專業,偏離了整體性的研究方向。

細節末支,微觀層麵的研究,大大的超過了整體性宏觀層麵的研究。

倒是工程領域的科學家,在整體性方麵的經驗,比科學領域的專家要多得多。

還有另外一個現實問題,因為天才科學家的人數較少,都是各個單位的寶貝,並無餘力給張有道提供幫助。

而一些願意加入項目的二把刀,他又看不上。

這就讓整個項目陷入了比較尷尬的境地。

甚至,張有道還聽說了一些怪壞,例如:為什麼那麼多錢,不用來做有預期收益的科研項目,或者是,有個人傻錢多的商人,準備撒錢了,大家做好收錢的準備,等等。

反正不是什麼好話,讓人感覺他們好像骨子裡有些看不起張有道。

至於擁有科學情懷的那種科學家,抱歉張有道是一個都沒遇到,可能有人擁有,但是不屑於和張有道一起玩鬧。

就好比,幾年前有那麼一個大富豪,雄心勃勃的成立了一個某某大學,招攬了某某領域的專家。

可是仔細一看,就是個空殼子,一個專心做研究的人都沒有,至於龐大的科研經費投入,更是別提了,那就是個笑話。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穿越之後變超神 琺彩大陸人文地理 三不救 血與刃與瓦羅蘭 諸天商店係統 木葉精靈係統 重生李淑靜之幸福人生 我有幾百斤房產證 從殺豬開始的逆襲 諸天豪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