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拜師(1 / 2)

加入書籤

「拜我為師?」

劉雲霄對吳勉這個要求沒有什麼意外,世人總是羨仙慕道,向往強大,而他代表的就是超越凡人的力量,吳勉想要拜他為師又有什麼奇怪的,事實上,知道他修士身份的,找他拜師的不知繁幾。

隻是道不輕傳,徒弟想要找個好師傅,師傅也想要個好徒弟。

對於弟子的品行和資質,任何師傅都會仔細考察,不然培養出一個欺師滅祖的貨色來,死也難咽氣。

吳勉現在可以說已經初步達到了劉雲霄的要求。

能舍己為人,在危險情況下保護自己的師兄和同道,資質方麵也能利用養生的四象護身功琢磨出四象護身法,這都是他非常贊賞的。

而且他也在吳勉來之前向周長生詢問了吳勉在北院內的所作所為,雖然不能說盡善盡美,卻也實在又不失圓滑,進退有度,合禮合儀,收下作為弟子倒也合適。

隻是……

劉雲霄笑了笑,道:「你可知道我的身份?或者說我這一脈代表什麼?」

他這個問題把吳勉給問住了。

除了永嘉學堂堂長這個身份,他對劉雲霄的認識僅僅隻是高人,昊天門的人這兩點而已,其他的就一點也不知道了。

周長生見吳勉被問住,笑道:「師傅這一脈,是守碑人一脈。」

「守碑人?」

吳勉有些無法理解這個稱呼的含義。

守碑人,直白的解釋就是守著碑的人,但是守的是什麼碑?為什麼要守碑?

周長生見吳勉麵上露出疑惑,再次笑著問道:「你可知道最早的儒是什麼人?」

「術士。」

儒雖然現在隻指讀書人,但是在遠古之時,儒指的就是精通當地的喪葬禮儀習俗的術士。

後來有些術士漸漸從巫、祝、卜這些擅長神鬼之術的人中分化出來,專司禮儀,才慢慢演化為現在的儒。

這一點,兼顧歷史的永嘉學派講得非常清楚,吳勉上課還算認真,自然知道。

回答完周長生的問題,吳勉頓時對守碑人一脈代表什麼有了猜測。

碑,應該是墓碑吧?

劉雲霄接下來說的話證實了他的猜想:「守碑人一脈,守的是前仆後繼的前輩留名的不歸碑。一旦成了守碑人一脈,要麼死,要麼留名不歸,不然再也不能離開不歸碑。」

他這話讓吳勉瞬間對拜師的想法產生了遲疑。

修煉是為了強大,強大不就是為了天下哪裡都能去嗎?

若是拜入守碑人一脈,不能離開不歸碑,那修煉之後的意義何在?

不過也有個例外,留名不歸。

「什麼是留名不歸?」

「留名不歸,指的是將自己的名字刻在不歸碑上,在自身氣運留在人族,然後從此離開人族九國,獨行天地。」

「為何要如此?」

「這天下大著呢。周、楚、唐、韓、趙、魏、虞、宋、範人族九國,不過是天地間滄海一粟,乃上古人族帝君為鎮壓人族氣運,鑄九鼎之時開創的國家,是人族最後的地域,其他地方都被妖孽神魔等非人占著。若是有人不留名不歸碑,帶著人族氣運去了九國之外,惹出禍事,或許會殃及整個人族。」

吳勉總算是聽明白了留名不歸的意義。

所謂人族氣運,其實可以看做一個官位。

人要是在一國當了官,去了其他國家惹了事,那麼其他國家肯定會以此為借口對那國進行譴責或者要求賠償。而留名不歸,也就相當於放棄了官位,甚至是財產人脈,甚至名字等一些權利義務,獨自前往外國,那樣就算是惹了事情,他國也無從對那國說什麼。

說白了,就是淨身出戶。

沉默片刻後,吳勉還是跪伏在地:「學生還是願拜堂長為師!」

若是不夠強大,那他也不會到處跑,肯定是留在不歸碑附近好生修煉。而若是足夠強大了,想去人族以外的世界看看,那麼他還需要回來嗎?

守碑人一脈看似規矩嚴苛,其實也就是那樣。

人往高處走,走到高處後,又何必回到低處呢?就如能去大城市發展,也在大城市發展得很好了,又何必回到農村呢?

而且他也在一些雜書或者前世看過的中知道氣運一說是什麼意思,指的是人的氣數和運勢,留下氣運這一說法,相當於去大城市的時候將自己所有的財產都留在了農村,不帶走分毫,也不能說是無情無義。

既然如此,他還有什麼理由不拜師?

過了這個村,可就沒這個店了!

拜師可不是一件容易事,師傅考察弟子的品行,慢的話可能要幾年時間!

所以他來長商之後事事都不敢逾矩,規規矩矩、安安分分的當個乖學生,事事講究,好不容易借著昨天遇到大妖的機會表現出過人的人品,讓劉雲霄看中了,若是再遲疑,怕是就要錯過機會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仙俠相关阅读: 枯榮之主 獵魂崛起 從火影開始的回家路 劍仙中人 從NPC到超人 老婆比我先重生了 祓師 超凡創神 絕世坑師係統 天命螢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