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章 你終於回來了【完結,撒花!】(1 / 2)

加入書籤

第二日朝堂之上,徹底亂作一團。

什麼高句麗使團襲擊各國使團?

哪裡有秦王殿下身死的消息更驚人?

李世民當庭大怒,斥責高句麗不守規矩,殺光了高句麗使團,並拔劍咆哮,與高句麗不死不休。

各國使臣也紛紛表示,願助大唐一臂之力。

這一次,高句麗徹底算是完蛋了,這一波栽贓,根本無法洗清。也根本沒有機會讓他們洗清,因為秦王死了!大唐的秦王死了!

此時,哪怕高句麗心中有再多的委屈,也不能申訴。

他們在大唐的眼中,遠沒有秦王更加重要。

高句麗使團死了個乾乾淨淨,依舊沒能平息帝皇的怒火。

十六被交到宮中,李世民厲聲詢問:「說,這是不是鈺兒的意思?」

用自己的性命,來為大唐換取開戰的理由嗎?

難不成高句麗在鈺兒心中如此重要?

其實不然,真正重要的隻不過是一處小島罷了。

無論高句麗也罷,還是倭國也罷,臥榻之床其容他人酣睡?

「陛下,這是殿下讓我交予您的。」

十六取出了之前李方晨讓他保存的書信,並且直言道:「秦王府後院雖被燒,但臣並未發現殿下與王妃娘娘的屍體。」

李世民眯起眼問道:「如此說來,鈺兒沒死?」

「臣不知,殿下曾言,有一個地方或許可以治他的病。」

「何處?」

「他從何而來,便要去向何處!」

「連朕都不能知道嗎?」

李世民陷入了沉思,打開書信,信中寫到。

父皇,在您受到這封書信的時候,想必已經得知了兒臣的死訊。還請父皇不要動怒,以龍體為重,以國家為重!請原諒兒臣的不告而別,兒臣的那兩個臭小子就交給父皇和母後照料了,兒臣無法盡孝於父皇身邊,還望父皇恕罪!

生死本就人間事,兒臣並未放在心上。此番離去也並非糊塗之舉,若能成,十年內兒臣必歸大唐,若不能,隻怕兒臣再難與父皇相見。

願父皇福壽永康,龍威四方!

承鈺留書。

「朕的鈺兒啊!」

李世民險些從座位上摔下來,強行控製住自己的身體,對十六喝問道:「鴻臚寺之事,可是鈺兒讓你做的?」

十六點頭道:「殿下說,惡犬在旁臥立難安,當除之以絕後患!」

「朕明白了,自今日起,麟兒繼秦王位,雀兒繼楚王位。你和十一入十六衛吧!」

「是,臣領旨!」

秦王的死,使得朝野動盪,後宮更是風雲不息。

若非還有麟兒和雀兒這兩個小家夥在,隻怕長孫無垢也會因此事落下心病,撐不過幾年便會離開人世。

太子東宮、魏王府、吳王府、燕王府眾皇子齊掛白布,著白衣。

李方晨的書信送去東宮和魏王府後,李承乾和李泰同時入宮麵聖,請陛下東征!

高句麗,徹底走上了絕路。

時隔兩月之後,李世民親率大軍二十萬,從三路進發,討伐高句麗。

可憐的淵蓋蘇文根本無力抵擋,被李世民親手斬殺,頭顱更是被帶回大唐送入宗祠,用以祭奠秦王李承鈺的在天之靈。

倭國盡歸大唐所有,秉承著李方晨信中所言,李承乾和李泰分頭行動。

設立礦場,以高句麗人為勞奴,不斷榨取倭島的利用價值。

與此同時,全唐的文化改革也在有條不紊的進行之中。

最早由李方晨親手操辦的大唐學府,現如今遍地開花。

百姓皆可求學,世家毫無抵擋之力。

太子李承乾更是以李方晨之名,與各處學堂中,立下了方晨閣,用以祭奠李方晨的諸多功績。

半年後,魏王妃誕下一子,李泰將其命名為李方。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家族飛升傳 歷史好友微信群 豪婿戰神 道劍恩仇錄 序列戰神 這宿主實在太鹹魚了 鴻蒙序列 寵夫令 我成了幕後大魔王 穿越到未來做考古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