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情記(1 / 2)

加入書籤

古時陰焦縣有一書生,名喚張伯重,字憲達,號博聞,又號屈屈書生。這屈屈書生生得明眸皓齒,十分顏色,每每自詡古之宋玉潘安衛玠之流,常有縣中女子環繞,隻為窺得伯重一眼。張伯重自思這陰焦縣內並無姿色相當的女子,便生出了遊歷四方的念頭。

陰焦縣外有一混淪山,混淪山上有一混淪廟,廟內有一智空大師,聲名遠播,最富智慧。張伯重聽聞,便前往混淪山去求智空大師講經。智空大師與張伯重講經說法,見張伯重皆能對答如流,且獨具慧思,當下欣喜不已,便生了幾分度化張伯重的心思。隻是張伯重酒色難戒,如何肯依。見天色已晚,張伯重便告辭離去。

智空大師見張伯重眼泛桃花,印堂發青,便問其下山之後意欲何為。張伯重為人坦盪,便將這尋女子之言講與智空大師說來。智空大師搖頭嘆息,言說張伯重若是色迷心竅,恐怕惹上那不乾不淨之物。張伯重麵上多謝了智空大師,心中卻覺幾分好笑,並未放在心上。言辭鑿鑿,一定辭別智空大師而去。智空大師見張伯重執迷不如,便將一串念珠賜與張伯重,言說此念珠可帶好運而來。張伯重這才謝過智空大師,再三辭別,連忙下山而去。

及至山下,張伯重卻不知何處去尋那姿色女子,便一縣一縣閒逛而來。至一處便暗自留心打探,不想所聞角色女子自家一見卻隻覺平平。一連過得九州二十八縣,俱是如此。張伯重心有不甘,便尋得一處酒肆,獨自一人飲酒解愁。

張伯重正飲間,卻見一精短漢子來至酒肆之中,那人目露精光,甚是不俗。張伯重見此人隻點了二兩薄酒,便知此人囊中羞澀,當前便出言喚那漢子來同桌共飲。漢子正愁沒錢買酒,便有人相邀,也顧不得與他是否相識,便來共飲桌上美酒。

二人同桌共飲,相談甚歡。言說之間,張伯重知曉此人姓麻名禾,娶妻佘氏,便住在縣中一處。麻禾日漸喝多,便邀張伯重去往家中做客。張伯重本不情願,可拗不過麻禾再三邀請,隻得應下來。

張伯重隨麻禾來至麻禾家中,麻禾便喚出妻子招待。張伯重見了佘氏,隻覺雙目再也移不開佘氏麵上。這佘氏麵容嬌好,驚為天人。芊芊細月要,亭亭玉潤,肌若羊脂,宛若仙女下凡,絕非凡塵俗子之貌。張伯重見得如癡如醉,當下便謝過麻禾,在麻禾家中再飲一番。

酒席之上,麻禾醉倒為佘氏攙扶回房。而後佘氏回返酒席,與張伯重作陪對飲。佘氏見張伯重英姿颯爽,端的一副好相貌。當下也明眸流轉,情意綿綿望向張伯重。張伯重借酒勁,拉住佘氏,二人便趁麻禾宿醉,成其好事。

次日,張伯重辭別麻禾離去。回返住處,張伯重自忖生而廿年有餘,卻從未見過此番相貌女子,便茶也不思,飯也不想,眼前滿是佘氏音容。有心去尋佘氏,可麻禾久在家中,又不好貿然去尋佘氏,隻得獨自煩悶,當下便害起了那相思病來。

隔數日,麻禾久不見張伯重,便來尋他。隻見張伯重臥在塌上,身形消瘦,滿麵憔悴,當下便言說喚家中佘氏帶飯與張伯重來。餘下幾日,佘氏便常來張伯重家,將麻禾所喚吃食拿來與張伯重食用。張伯重久見佘氏,身子便也一日日好轉起來。二人日久生情,竟在張伯重居所處偷起情來。

一日,佘氏來見張伯重啼哭不止,言說那麻禾相貌醜陋,身子疲軟,欲與張伯重私奔而去。張伯重聽聞,本不應允。可佘氏所言,紙終究包不住火,這處事早晚會發,不如一走了之。張伯重見佘氏涕泗橫流,好生可憐,心中不忍便答應下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重生後係統幫我逆天改命 顧然你好 重生後,陪青梅一起長大 符文之地真是太快樂辣! 萬倍返還,我收徒百無禁忌 大熱劇中路人和男主he了 朱棣巡查後,硬說我小小縣令要造反? 那年的杏花雨下 諸天成聖 開局繼承一座廢棄宗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