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朝堂議事(1 / 2)

加入書籤

秦王雖有點懵逼,但腦子卻不傻。

大旱和大水他還是拎得清的,這根本就不是同一個概念。

還有那滄海變桑田和桑田變滄海,這壓根就是違背常理的事,怎麼可能同時發生?

這不就是一派胡言嗎!

敢戲弄他,這是在找死!

於是秦王大怒。

「大膽!你們在戲耍朕嗎!」

天子發怒,何止伏屍百萬,恐怕大秦龍脈都要翻一下身。

秦王一怒,亂糟糟的朝堂頓時就啞靜了。

「公孫太傅!告訴朕!這是怎麼回事!」

公孫太傅,打小就是他的老師,除了敬重還有信賴。

「啟奏王上,為臣也不是很清楚,可能是滄州發生了大事,具體何事,微臣要等驍龍衛傳回諜報後才清楚……」

其實昨晚,他無意中察覺大秦國運出現一絲波動。

能讓國運波動,絕計不是泛泛小事。

為查明真相,他連夜派出二十名驍龍衛前往各州各郡,旨在得到第一手消息。

今早,派出去的驍龍衛陸續傳回來諜報,大秦各州基本正常。

唯獨派往滄州方向的兩名驍龍衛,直到此時都還沒有傳回來消息。

因此,他對眾大臣所奏之事,同樣感到詫異。

「崔大人,你負責監察全國,所奏之事可確切?」

崔布開手奉折子趕緊上前。

「啟奏王上,微臣所奏之事,千真萬確!」

秦王李二微微一愣。

天災人禍,茲事體大,尤其是是大旱大澇,最損國運。

旱,赤地千裡,總是餓殍遍地。

飢民為了生存,往往會互奪食物,嚴重時,甚至還會出現哄搶官糧的情況。

倘若賑災不及時,莫說哄搶官糧,就是易子而食這種人間慘劇也有可能發生。

而大洪水比之乾旱,更嚴重。

洪水不僅淹沒莊稼沖毀房屋,迫使大量人口流離失所。

更可怕的是,大災之後必有大疫。

秦王可是記得,在他還沒有繼位之前,大秦已經發生過兩次比較嚴重的瘟疫。

最近的一次,正是父王剛剛在位之時。

那時的他雖說還小,但當時的恐怖場景,早已深深刻在了他腦海。

要不是因為他的幾位哥哥被瘟疫生生奪走性命,哪輪得到他來坐這九五之尊。

如今想起那悲慘場景,直讓他不寒而栗。

造成此次人間煉獄的,全拜當年的那場大洪水。

按說泰州離京城,不下於三千裡之距。

瘟疫沒那麼容易傳到京城來。

但是

或許是老天爺不長眼,它偏偏來了。

而且不僅來了,它還席卷了大秦全境,甚至最後還波及到了北邊的大燕帝國。

那次瘟疫之所以鬧得這麼凶這麼廣,全拜一大群「功臣」。

難民!

是他們把瘟疫帶了出來,然後又感染了其它人。

再然後就是,這些被感染的人,又把瘟疫帶向了四麵八方!

一想到那煉獄般的場景,李二頓時就覺得全身發涼。

我大秦,怕是危矣!

「崔大人!我大秦一向風調雨順治理有方!發生這麼大的事,為何不早報!」

李二很惱怒,他大聲咆哮道。

發大水這種事,不是短時間可以一蹴而就的,至少也得下好幾日的大雨。

如果提前防範,何至於會形成今日的局麵。

伴君如伴虎,草雞變鳳凰。

高高在上的帝王,都是喜怒無常的。

高興時,就是最下等的賤民,也有可能平步青雲扶搖直上。

運氣好的,直接封官賜爵,賞萬戶侯。

最不濟也能獲得一些金銀財寶。

可帝王一旦不高興,那就恐怖了。

他才不管你是王侯將相,皇嬪側妃,說殺你就殺你,說抓你就抓你。

輕的罷官丟爵。

重的丟了性命還不算,要麼誅全家,要麼流放祖宗十八代。

崔布開見秦王動怒,嚇得「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連連叫屈。

「冤枉啊王上!微臣也是剛剛才得知的呀!要怪就怪地藏王菩薩!是他翻身造成的!」

狗急了跳牆,兔子急了咬人,何況還是人呢。

人急了,那是什麼事都做得出來的。

「地藏菩薩翻身?虧你想得出來!難道這場大水,是地藏菩薩撒的一泡尿?」

李二越說越怒,甚至於拂掉了龍案上的禦筆和龍硯。

「砰!」

那龍硯頓時就四分五裂,碎成了無數塊。

崔布開見狀,嚇得一抖。

他顫顫巍巍的說:「或許……不是地藏菩薩?……是……龍王?」

秦王無語。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大乾天子 舊夢虐心 全民領主:災難紀元 決戰如初之巔 來歸去 芝楠葳蕤 你是我的清規戒律 穿越末世後她瘋了 迎道而上 他死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