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吵(1 / 2)

加入書籤

今年的夏日過似乎比往年要熱上幾分,皇帝在接風宴過後的第二日便帶著妃嬪們到寧德行宮去避暑了,連帶著臣子們上朝的地點都變到了行宮去。

燕牧尋作為與梁川和談的使君,將燕商懿送來和親隻是其中一件事,在和皇帝商談了一些關於兩國和平共處的事宜,並將國書呈送上去之後,又在梁川待了將近一周的時間,隨後便帶著使團的上百人匆匆回了燕國。

而燕商懿就這樣在皇宮中住了下來。

皇帝也答應了燕牧尋,給燕商懿建造了一個規格等同親王府的公主府,並給她配備一千多名侍衛,隻是這公主府建成需要一些時日,所以燕商懿隻能暫住在皇宮裡。

隻是這些日子以來,周瑾川過得是愈發的煩躁,太後借著想見見他國公主的名義,在宴席之後日日將燕商懿請到她的太成宮去閒聊。

要隻是這樣也就算了,誰曾想太後問都不問他一聲,自作主張地就將燕商懿塞進了他的王府裡來,若非周瑾川搬出了皇帝來對抗,太後甚至差點就將燕商懿給他當王妃的懿旨頒了下來。

經過皇帝和太後的幾番周旋,太後終於才將賜婚的懿旨收了回來,但相應的便是周瑾川必須將燕商懿安排進王府住了下來。

在燕商懿住進了王府之後,周瑾川便日日冷著臉,頭頂的怨氣眼看著比鬼還重。

於是這些時日,上朝的百官都發現平日裡溫柔和煦的曜王一天比一天要難纏,之前都還挺好說話的曜王,一下子跟變了個人似的,毒舌程度和禦史台的史官們相比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就比如今日。

今早這個朝會從卯時一直開到了將近午時,小到有幾位地方官員調度,大到明年開春的科舉,周瑾川都要挑出一點錯誤來嗆上幾句,歷經三個時辰,滿朝文武百官都讓他罵了個遍。

而關於台州水患和荊州乾旱導致人口流失這兩件事是吵得最久的。

「皇上,台州水患一事堵不如疏,前幾年正是因為一直堵著水道上遊,又不加以修渠引水東流,才會導致今日這無妄之災,臣以為應將大壩放開重修,再在此基礎上修渠引水,水患必能完美解決。」

工部侍郎衛巍舉著笏板,言辭振振。

「衛侍郎這話說的倒是輕巧,開放大壩,修渠引水這一樁一件哪個不需要人力物力?你這建議倒是提出來了,但是實施起來的難度你是一點都不想,若是人人都能像衛侍郎這樣做事全憑想象,何愁打不贏仗,百姓衣食無憂?」

周瑾川耷拉著眼皮,發泄了一早上,他心中的怨氣這才稍稍消散了一些,隻是說話還是忍不住夾槍帶棒的,一番話說下來將衛巍陰陽得臉都紅了。

「可……」

「曜王言之有理呀,皇上,這些日子又是打仗又是水患的,國庫早就不堪重負了,哪裡還有錢用來修建大壩呀,況且如今還未到收成的時候,這樣費時費力的工程實在不宜,還是先將就著吧,皇上,當務之急還是荊州人口流失的問題需要解決,荊州上百畝土地因為旱災顆粒無收,荊州刺史回稟,大多數荊州的百姓已經開始離開荊州往別的州郡而去了,長此以往,荊州危矣!」

戶部的劉尚書趁機插嘴道。

「劉尚書還真是大愛,那照你所說難道荊州百姓是陛下的子民,台州的百姓就不是陛下的子民了嗎?」

工部的趙尚書一甩袖子,冷聲道。

「趙尚書可莫要給老夫扣帽子,隻是事情該分輕重緩急,相較於修渠修壩這種耗費人力物力的事情,解決人口流失才是重中之重,國之根本便是民,若是民都沒有了,那你修壩又有什麼用?」

「那你不修壩,若是水患更嚴重了,最後害的還不是百姓嗎?」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未來少女當王妃 這個仙君不乾正事 狗東西 是你不將就 都市:天帝歸來 流放後,靠囤貨空間嬌養病弱首輔 夫人你又欺負我 司少今天追回老婆沒 修仙長生不死 別怕,我不是悍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