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鮮血染官袍(1 / 2)

加入書籤

方重勇有信心,王德福一定還會回夔州的。

因為,唐朝人喝酒,已經到了喪心病狂的程度,日常幾乎是無酒不歡!

過節一定要喝,平時也要喝點。高興的時候要喝,不高興更要喝!

適合他們口味的酒,就一定不愁銷量。這也是方重勇不去搞什麼蒸餾酒,搞什麼燒刀子的重要原因。度數太高的酒,成本也很高,弄出十幾度的曲酒,就已經可以拿出來浪了,沒必要搞什麼四五十度的那種燒酒。

唐朝人口味偏甜,喜歡甜酒,有時候如果酒不甜,甚至還要加糖(不是白砂糖)。

色澤鮮紅清亮,口感柔滑又帶著甜味的紅曲酒,很容易受到那些達官貴人們的追捧。

盛唐是酒的國度,無酒不歡。

唐朝官方統計的官釀,一年產量約一千萬鬥。把民間私釀也算上,酒水消耗總量約為五千萬鬥,隻會算少不會算多。

不僅如此,真正的好酒,不僅不缺市場,而且價格高得嚇人,無數酒鬼還趨之若鶩,昂貴的酒錢也無法嚇阻他們。黃酒本身就屬於貴族階層宴會當中的常客。

因此方重勇非常確信,上好的紅曲酒,在此時會有「異軍突起」的效果。畢竟此前沒人見過嘛。

昂貴的釀造成本(傳說紅蓮稻為原料),上好的口感,新奇而高檔次的賣相,注定了紅蓮春會有很多人願意捧場!

李白《將進酒》中有詩「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高端酒水哪裡會有賣不完的呢?喜歡美酒的人,賣衣服賣馬也要去買酒啊!

長安中樞機構光祿寺負責掌管膳食供酒,下設「良醞署」「食官署」之類的部門統籌宮廷和京城官府用酒,也就是所謂的「官釀」。

良醞署「令掌供奉邦國祭祀五齊三酒之事」,遇皇帝祭祀天地,良醞署便帶領部下來布置、陳放大量酒器。如果是做官者,便提供「春暴、秋清、酚釀、桑落等酒。」

官釀具體事務都是由「良醞署」和「食官署「負責,二者常年有人手,如良醞署掌管釀酒的有30人,有釀酒手藝負責青銅製酒器的有120人,還有雜工13人。

雖然官釀已經很強大了,但「高手在民間」的道理,唐代也依然適用。各地進獻的貢酒當中,有不少都是相當能打的。王元寶一類的豪商,自然也經營著長安城內的酒水生意。

甚至還有不少酒肆酒樓等產業。從各地販運不同風味的酒水到長安,賺取大量利潤。

如果不依靠外力,紅蓮春再好,也不可能短期內聲名大噪,在酒鬼們那裡口口相傳。因此隻能靠豪商私下裡「廣而告之」,發酵炒作輿論,最後才能「一炮走紅」。

這是一場雙贏的買賣。

果不其然,還沒到新年,王德福又來了,同意收購紅蓮春,卻又提出了三個要求。

第一個,第一批紅蓮春收一千鬥,價格必須降到20貫每鬥。以後的價格,根據長安的市場行情調整。不排除會漲,但也有可能下跌,甚至不收了。

一千鬥的體積,跟方重勇前世一千瓶兩升的可樂差不多,一兩艘漕船就能裝下,運輸的風險也很低。不得不說,王家不愧是長安豪商,將一切都算計得死死的。

如果紅蓮春不受歡迎,他們也賠不了多少錢,慢慢賣也能回本。

如果紅蓮春火了,那麼他們進貨價雖然高,但賣得更貴,同樣不會虧!

和這些商人打交道,他們的算盤打得劈啪響。你或許會賺,但他們永遠不虧。

方重勇十分敞亮,欣然同意,還簽了契書,給王德福吃下了一枚定心丸。

第二個,王德福請了「品酒專家」來夔州,負責核定要交付的成品酒品質如何。在得到首肯後,才能批量進貨。

關於這一點,方重勇亦是自信滿滿,想都沒想就同意了。

第三個,王德福希望獲得「紅蓮春」的釀造方法以及酒曲製法。他們原意出高價收購,哪怕十萬貫也不是不能商量。

圖窮匕首見,這一條大概才是王元寶此番來夔州的真實意圖。

方重勇想都沒想,直接拒絕。看到他斷然拒絕,王德福在失望之餘,也是鬆了口氣。

不賣是正常的,因為對酒有信心,知道這是一棵搖錢樹,所以不能賣。如果迫不及待的想將釀酒秘方賣出,那才是心裡有鬼。

王德福反倒是不敢買了。

想到紅蓮春不要多久就要出窖,王德福一時間內心亦是患得患失,焦急的在夔州府城等待著。

……

「叔父,來嘗嘗府城的紅蓮春如何。」

巫山縣外的唐軍東陽府大營的某個乾欄高腳屋內,方重勇提著一壺昨日剛剛出窖的紅蓮春酒,就來跟王忠嗣套近乎。

看著年紀不大,卻有八百個心眼子的毛腳女婿,王忠嗣無奈一笑,接過酒壇子,撕開封口,就聞到了一股濃鬱的酒香。

「酒不錯。」

王忠嗣一口將杯中酒飲下,放下陶製的老瓦盆(民間酒杯的一種,中下層社會常見),回味了一番之後,又倒了一杯。

這回他可不肯一口悶了,而是端起老瓦盆,細細品嘗,美美回味,直到喝得一滴都不剩,最後才戀戀不舍的將酒杯放到一旁,深深嘆息不止。

「叔父,可是嫌這酒不好?」

方重勇一臉好奇問道,昨日王德福與他請來的「品酒專家」,已經假公濟私喝得爛醉如泥,對紅蓮春的品質那是贊嘆不已,說是風味獨特,不遜頂尖的官釀美酒。其色其味皆是獨樹一幟!

要不今日方重勇怎麼敢拿到王忠嗣麵前獻寶呢!

「非也,此酒甘醇綿長,乃是一等一的好酒。若是在長安,隻怕一鬥不下十貫,可以買好幾把橫刀了。」

不由得想到邊關之事,王忠嗣忍不住唏噓感慨。邊關將士,實在是太苦了,很多裝備甚至需要自備。至於酒水,別說是紅蓮春這種檔次的,就連最平常的「綠蟻酒」,普通士卒都很難喝到,而且隻有等輪換或者打仗的時候才有可能分到酒。

唐代很多人,或許一輩子都沒辦法知道紅蓮春這一檔次的酒,究竟是什麼味道。

畢竟,這些都是貴人們的專利。

「叔父,某大概要回長安了。」

方重勇沉聲說道。

紅蓮春被王德福運走後,貨款會由豪商王元寶派人直接送到宮裡。夔州這邊發運,長安那邊直接給現錢,都不過方重勇和鄭叔清的手。相信上元節以前,李隆基就會下令調鄭叔清回長安述職。

當然了,上任之前肯定是先「閒置」一下,不會立即授官。

但鄭叔清入主中樞為度支郎中(簡稱度支郎),應該問題不大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開掛替身 你錦姐我會的不多 路過的少年 萊頓女王 靈源世界lll神界奇遇 涼薄帝王廢妃難求 替身99次,禁欲傅總對我上癮 絕命皇太子 神使亞歷克斯 雙穿靈異,修魔的我無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