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五如六十一東岱(1 / 2)

加入書籤

返回的時候,方重勇沉默不語,腦子裡一直都是河西走廊的壯闊場麵。牛仙客的敘述,讓他覺得自己要做的事情,並不僅僅是簡單糊弄一下鄭叔清,糊弄一下朝廷就完事了。

這或許關係到河西漢民的生存與發展。

「你是不是覺得事情難辦?某也覺得非常棘手,河西兵製敗壞,隻怕長此以往,要出大亂子。」

鄭叔清看方重勇不說話,忍不住感嘆了一句。

「這個……罷了。」

想了想,方重勇感覺鄭叔清一直都「不太聰明」的樣子,很多想法告訴對方,也不過是雞同鴨講而已。

河西的兵製還叫崩壞?那幾乎已經是整個大唐兵製維持得最好的地方了!

如果這個地方都出了問題,那大唐藥丸啊!

方重勇都不知道要怎麼說鄭叔清這個人才好。這個人會做官,但做事的本事很一般。

河西走廊因為廣泛屯田,番上的府兵又無法返回原籍,隻能在河西落戶生子,代代相傳。

因此,雖然他們的後代如今都不是府兵,而是參與「兵募」「土團」一類的「製外兵」,但因為軍屯的性質,以及河西「地廣人稀」的屬性,其本質還是原來府兵的那一套。

當然,是待遇弱化了以後的版本,賞賜什麼的就別想了。

基礎裝備自購後交給軍屯保管,絕大多數人都有自己的田地,家屬亦是居住不遠,番上可以抵除部分勞役。

一人逃跑全家遭殃,自給自足自成體係,再加上河西的土地兼並,被高強度戰爭與高比例從軍家庭所抑製,這讓所有在河西的士卒都隻能眾誌成城為生存而戰!m

河西要是出不了強軍,那才是咄咄怪事。

老鄭的狗腦向來都是形而上學,不能對其期待太高。

「如果你有難處,也不是不能想想辦法,河西這樣的情況,某也是覺得束手無策……」

鄭叔清心有戚戚的說道。

此時二人已經穿過春明門進入長安城內,宵禁的鼓聲已經在敲,就要關城門了。

「某隻是感慨先輩披荊斬棘,為了生存,不惜冒著生命危險開拓河西走廊,打通勾連西域之路罷了。如今河西有事,那自然要盡一份力的。

鄭侍郎請勿慮。」

方重勇對著鄭叔清行了一禮說道。

「好說好說,事成之後必有重謝。你身邊還沒仆從服侍吧,我家裡有四胞胎女仆,過兩天我就把她們送過來。」

鄭叔清一臉肉疼的說道。

「呃,即使你派人送過來,我也用不上啊。」

方重勇一臉無奈看著鄭叔清,不知道要怎麼評價才好。

四胞胎女仆,鄭大人還真是會玩!一桌麻將都夠了!

「嗯,倒是忘了這一茬了。不過沒有關係,待你再年長一些,某再給你物色一下。

好多事情啊,沒試過是不知道樂趣所在的。你不要那麼排斥嘛,這些應酬,等你為官之後都會遇到的,先適應一下也不錯。」

鄭叔清意味深長的拍了拍方重勇的肩膀,自顧自的走了。前麵就是興慶宮,該避嫌還是要避嫌的。

一身疲憊的回到家,方重勇就看到方大福等人都是麵有憂色。

「為何你們都是這樣一幅表情?」

方重勇看著平日裡話最多的許遠問道。

「小郎君,今日宮中來人前來知會,國子監不必去了。」

誒?

「說不去就不去了?」

方重勇一愣,萬萬沒想到李隆基辦事這麼隨意啊!

「呃,那倒不是。那位宦官有說辭,說國子監必須年滿十四方可入學,郎君沒有資格。聖人雖然開了口,但仍被國子監祭酒拒絕。」

許遠麵色尷尬說道。其實他們都知道有這個規矩,但想著方重勇背景也不太一般,或許有特例呢?沒想到還是不頂用。

不過想想也是,國子監乃是類似張九齡那樣傳統文人的自留地,硬頂李隆基也不是稀奇事,方重勇對此倒是非常理解。

「不去就不去吧,我還樂得一身輕鬆呢。」

方重勇嘆了口氣,誰被這樣耍一下,都會覺得很不爽的。

「對了,那位宦官還說,會給小郎君指派一位老師來講學。小郎君想學什麼,他便教什麼。」

許遠湊過來小聲說道。

「明白了。」

方重勇點點頭,跟方大福說了一聲,讓對方收拾出一間專門的書房來。他自己則是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臥房,在桌麵上鋪開大紙,點上蠟燭,冥思苦想。

鄭叔清拜托的事情,那是不能不做的,否則連帶的把牛仙客也得罪了。再說了,穿越到這個世界,也不能如一條蛆蟲一般的活著,隻管混吃等死。

以河西的涼州為中心,對吐蕃用兵,那必定是一場長期而全麵的戰爭。從牛仙客那邊了解的信息看,對陣吐蕃的短期戰爭,與長期戰爭,物資準備是完全不一樣的。

青藏高原缺氧!

這個念頭在方重勇腦子裡來回的旋轉跳躍。

因為缺氧無法克服,所以唐軍對陣吐蕃,有一條明顯的「地理等高線」。海拔上來了,唐軍就打不過吐蕃士兵了,這是無法克服的。

這一條,便注定了大唐對陣吐蕃,隻能等待對方國內大亂,否則,就算偶有大勝,吐蕃人最後還是會卷土重來的。

鄭叔清要上位,就不能把重點搞錯了。撈錢是手段,保障河西戰事的後勤,才是目的。

方重勇提筆在紙上寫下了一行字:

軍備無法自產。

這是河西走廊局勢當中最大的缺陷與軟肋。

製造軍備所需的木料、冶金、鍛料,那邊都無法提供。原因很簡單,生態環境無法承受。事實上,河西走廊的經濟因為生態環境的限製,作出了很多讓步。

這個問題,也是長安的問題。

因為生態環境的限製,唐代開元年間,長安城內並沒有大規模的武器生產基地,主要靠外地調運。武器裝備最初儲備在太極宮東牆下的武庫內。

軍備不能吃不能穿,在國家安定的情況下,不必安排在首都附近占用自然資源。中樞機構「軍器監」負責管理武備的生產和調度。

牛仙客在河西乾得好,很多人包括張九齡在內,都認為他不過是個出色的「庫房管理員」而已。

這種看法雖然有歧視的成分,卻也不能說完全沒道理。起碼,軍備無法自產,就讓他這個地方大員的含金量遜色許多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開掛替身 你錦姐我會的不多 路過的少年 萊頓女王 靈源世界lll神界奇遇 涼薄帝王廢妃難求 替身99次,禁欲傅總對我上癮 絕命皇太子 神使亞歷克斯 雙穿靈異,修魔的我無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