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人還沒來,官職先到(1 / 2)

加入書籤

第242章人還沒來,官職先到

黃河在蘭州西南不遠處有一個巨大的高低落差,險峻不可描述。

方重勇前世的時候,國家在那裡建了一個水力發電站,又叫「劉家峽水庫」。

兼有發電、防洪、灌溉、蓄水等功用,是西北地區很重要的一個基礎設施。

黃河從劉家峽水庫的位置繼續往東走,會分出一條支流,名為「洮水」,往東南而去。

自此洮水與往東北前往蘭州方向的黃河分道揚鑣。

洮水兩岸都是大峽穀地形,但是沿岸幾公裡到十幾公裡不等的寬度是平原,已經足夠屯墾定居。

而距離劉家峽水庫東南一百多公裡的地方,就是大唐的臨州所在。

亦是方重勇前世的臨洮縣。

不過此時它還不叫臨州,如果沒有安史之亂的話,它大概以後也不會叫臨州了。

這裡暫時還隻是蘭州南部的經濟中心狄道縣。

然而狄道縣又是自古以來隴西郡的郡治,金城,也就是蘭州城,隻是在唐代後來居上成為州治。

所以如今的行政區劃已經麵目全非,倒不是唐代以前的古人喜歡作妖,而是隨著隋唐兩代不斷在西北開邊,舊有的政治格局已經跟不上新形勢的變化,行政區劃的變革隻是與時俱進而已。

在狄道縣以東十多裡的地方,有一個規模不算小的驛站,由軍營改建而來。

距離唐軍在附近高山上的一個據點不遠,驛站名為:武階驛。

而這座山叫「高城嶺」,一下山便是武階驛。

高城嶺類似邊防檢查站,守軍數十人而已,但位置非常重要,來往行人途經這裡,都會被值守的丘八嚴格查驗貨物與通關文書。

高城嶺西邊挨著的,便是以武階驛為核心,逐步形成的一個規模不大的集鎮,它有個響當當的名字,叫:龍門鎮!

戍堡;驛站;途經此地,且來往不絕的商賈官吏,以及叫「龍門鎮」的集鎮。

武階驛門前,方重勇一陣恍惚,懷疑自己是不是穿越到了電影當中。

在他記憶裡,當年徐克拍的那部《新龍門客棧》還挺好看的。

方重勇把驛道的地圖拿出來反復查看,然後發現這些地名就堂而皇之的寫在地圖上,這才意識到所有的一切都隻是巧合而已。

「你為什麼不進驛站呢?」

何昌期等人都進驛站打點行裝了,裴秀看到方重勇站在驛站外麵發呆,疑惑問道。

「刀劍無眼,江湖路遠;英雄氣短,兒女情長」

方重勇有口無心的回了一句,他壓根不知道自己在說啥。

這一路以來的地名,讓方重勇深感不安。

因為古時候的地名,之所以會叫那些名字,往往都是很有來歷的,常常都與戰爭有關。

一個名字或許就是一場大型戰爭的注腳。

比如說他們即將到達的「狄道」,狄者西北諸胡的泛指,狄道是啥意思無須多言。

再有他們之前經過的「伏羌穀」「安戎關」等史書留名的地方,也是因戰爭而得名。

足以說明現在他們待的地方,遠沒有想象中那麼安全。

「誒,你這四句不錯,雖然詞不達意,但感覺朗朗上口啊」

裴秀忍不住贊嘆了一句,在她印象裡,方重勇就是個孔武有力的丘八,沒想到狗嘴裡居然也能吐出象牙來。

「這裡已經是邊鎮範圍,你別亂跑就行了」

方重勇無所謂的擺了擺手,隻當做沒聽見裴秀那句話。

一行人在武階驛的飯堂內落座,驛卒端上來胡餅、羊肉、羊湯等飯食,剛要退下,方重勇連忙將其叫住問話。

「這裡會有吐蕃人偷襲麼?」

方重勇壓低聲音問道。

要不是他身上穿著紅色官袍,驛卒都差點罵娘了。

「回官爺,那怎麼能呢,狄道縣幾十年沒有大戰了。

不過當年打得那叫一個慘啊,死了幾萬人。

武階驛那時候還是唐軍屯兵的軍營呢。

戰場就在狄道縣北麵不遠的長城堡,王海濱王將軍在那裡拖住了幾倍的吐蕃人。

幾路唐軍將數萬吐蕃人圍殲在山穀。

此役斬獲蕃軍首級共計兩萬,繳獲戰馬八萬匹,盡收吐蕃所掠牛羊總計四萬頭啊。

不過王海濱將軍卻是犧牲在戰場上,殊為可惜」

這位驛卒是個「軍迷」,對幾十年前武階驛附近發生的戰爭娓娓道來,說得繪聲繪色好像自己親臨現場一般。

一聽到「王海濱」三個字,方重勇頓時來了興趣,因為此人不僅是王忠嗣親爹,而且正是因為這一戰,王忠嗣才有機會被李隆基收養在宮中,得到最好的教育。

沒想到當年的戰場居然就在附近,王海濱當年就是屯兵武階驛!

除了這位驛卒之外,在場所有人都不自覺的看向方重勇,畢竟,他們都知道,方重勇是王忠嗣的女婿,王忠嗣則是王海濱的兒子。

這位方衙內聽到嶽父老爹當年的光輝戰績,心中不免也會有些異樣的波瀾吧。

「來來來,坐下好好說,有賞」

方重勇從袖口裡扌莫了十幾個開元通寶,遞給那位驛卒說道。

「誒?好好好」

驛卒大喜,說幾個段子就有十幾文錢可以拿,這種好事對於他們這樣,鞍前馬後為貴人們服侍的人來說,可真不多見。

唐代貴族對於下人,可不像是某些影視劇裡麵說的那樣「待之如兄弟」。

史書有記載,有一次,一個下仆偷吃了某個權貴的鹽,事情敗露後就被這位權貴給直接打死了。

一點鹽才多少錢?

這年頭,權貴們的思維就是這麼直白,喜歡用物理方式解決問題,樸實無華。

此時此刻,武階驛的這位驛卒深感方重勇這樣地主家的傻大兒不多見。

「幾十年前啊,別說是武階驛了,就是更東麵的渭州,都是吐蕃人偷襲的目標。

那時候吐蕃人的騎兵神出鬼沒的,我們就隻能固守幾個縣城,對吐蕃人一點辦法都沒有」

驛卒開始說起開元初年時隴右所麵臨的軍事壓力,一句話概括:百姓惶惶不可終日!

當年因為吐蕃崛起,唐軍被吐蕃名將論欽陵打得抬不起頭來,因此隴右地區處於極度缺乏精兵的狀態。

開元初年的時候,吐蕃軍是處於攻勢的,當年隴右的軍事形勢,比天寶年間要壞得多。

現在方重勇所在的武階驛,那時候都是前線,而武階驛以西的地方,更是沒有一處是絕對安全的,全都在吐蕃人的襲擊範圍內!後來唐軍才通過幾年一次的大戰,逐漸將戰線推進到臨近青海湖的地方。

而武周以前的歲月,大唐對這一帶的控製非常薄弱。

屬於「伱說是你的那就是你的,但我們隻看誰拳頭大」這樣的狀態,屬於純粹的地圖開疆。

現在大唐對於這塊地盤的實控,有一說一,確實是基哥的功績,當然了,這也是基哥的政治包袱。

武周時期在隴右對吐蕃有不少退讓,基哥卻是一步也不能退。

挨了打就必須得把場子找回來!

這塊地盤是在開元年間,才被牢牢掌控在大唐手裡的。

所以基哥無論如何也不會讓吐蕃人奪走,這裡就是基哥的功勞簿,要是丟了,政治影響極壞。

換句話說,無論隴右邊境的這塊地盤是雞肋也好,是肥肉也罷,哪怕是一塊不毛之地,隻要基哥還是皇帝,大唐都是會拚盡全力去固守的。

唐軍跟吐蕃之間的戰鬥,隻要大唐這個政權還在,那麼你死我活的鬥爭就會一直持續,除非吐蕃願意自己退回高原老老實實的吃石頭。

聯想到歷史上大唐與吐蕃關於石堡城的激烈爭奪,幾乎已經到了不計傷亡,舉國之力的地步。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開掛替身 你錦姐我會的不多 路過的少年 萊頓女王 靈源世界lll神界奇遇 涼薄帝王廢妃難求 替身99次,禁欲傅總對我上癮 絕命皇太子 神使亞歷克斯 雙穿靈異,修魔的我無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