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紙幣(2 / 2)

加入書籤

這主要是因為東北地區,特別是遼寧省,在收復數十年以後,其人口規模、經濟生產,都已經完全恢復,而且實現了遠超萬歷年間的繁榮發展。

帶有一定國營性質的海運招商局,如今已經無力完全吃下渤海、黃海和東海一帶的海上運輸生意了,朝廷遂開始完全開放北洋航線,允許商船商運。北洋航線的北端,由天津上延至營口,同遼河聯運。如此,由沙船每年向上海運送的貨物,「關東豆麥,不下五百萬擔」。而由上海運往遼東、京津,主要以鬆江棉布為主,雜以絲茶糖。

上海在此時逐漸由一個默默無聞的小縣城,發展成為南北航運業的要沖,這主要是由於鬆江布市的繁榮,上海作為鬆江府的出海港口,因此獲得了城市發展的便利條件。

江南的沙船業逐漸臻於極盛,上海一直聚集有三千六百號,以每號船造價為萬兩計,其船商所投放的固定資本為天文數字。

正因如此,其在船隻投入運營後,資金難免捉襟見肘,因此所需的流動資本一般都由錢莊融資。一般的操作慣例是這樣的:沙船在出海前向錢莊借入大宗款子,在上海備齊貨物(如棉布、絲茶等),前往南北洋銷售。往北地去的沙船,運回大豆、食油,往閩粵去的沙船,則運回木材。此為無抵押信用貸款,若沙船平安歸來,則船主和錢莊均獲厚利;若遇到風浪沙船傾覆,則錢莊血本無歸,很可能就此破產。

到天法朝的三十年代時,上海錢莊已經有一百二十多家,大多跟航運業關係密切。這或多或少養成了後來上海灘的金融業性格,那就是以信用貸款為手段,大膽冒險,投機為主。

在大順的金融行業,除了金陵人、蘇州人、鬆江人以及後來的上海人十分活躍以外,廣東人和福建人也先後入場。

福建人是此時西太平洋和南中國海上的絕對霸主,其勢力不僅徹底壓倒了荷蘭人,而且還可以在印度洋上同執掌海上貿易路線的呆迷兒帝國商人爭霸。

廣東人則主要依靠移民活動,大量錢莊從業者奔赴南洋,如呂宋的一係列新興錢莊、票號,三分之二以上即由廣東人創辦——青丘州發現金山以後,多數淘金者也是廣東人。

大順朝廷經過了天法朝三十年代初的一係列內外危機以後,雖然對外徹底削平了準噶爾部,結束了曠日持久的東瀛戰爭,對內平定了織工之亂,基本上完成了對科舉製度和教育製度的改革。

但是順朝卻在南洋地區和中亞的河中地區,陷入了同遠較準噶爾部強大的呆迷兒帝國的爭霸戰中,朝廷的財政壓力與日俱增,即便順朝一年的歲入,此時已經達到了二億銀元之多,也難以支撐起如此龐大的巨額支出。

早在十年前,朝廷就強行發行過不兌現紙幣「官票」和「寶鈔」,但由於缺乏準備金,剛落地就大規模貶值,物價則飛速上漲。沒有多長時間,紙幣已成廢紙,戶政府不得不明令廢止,天法年間的第一次紙幣改革徹底失敗。

這場十年前的鬧劇還歷歷在目,因此再怎麼缺錢,朝廷也沒人敢提再次發行紙幣。如此,隻能靠向民間票號謀求貸款,以解決燃眉之急。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我隻想安靜的當一名主播 洪荒之焚天帝君 我在九叔世界當天師 我老婆實在是太強了 英雄聯盟之瘋狂主教 重生之暴利係統 黑夜支配者 失憶神探 我真的長生不老 火影之妖蛇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