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一線城市(2 / 2)

加入書籤

於是乎,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商幫,和他們運用頻率最高的一條商路,出現了。

這就是山西晉商的茶馬道。

「南茶北馬」在明朝隆慶萬歷之前,其實就有了,但是規模有限,聲勢還不大。隨著「俺達封貢、經略遼東」的實現,這條路迅速繁榮起來。

由此導致,在明朝隆慶萬歷年間,漢口,成了另一條重要性僅此於大運河的南北大路,中繼點、貨物集散地、批發零售中心。

從南方福建來的茶,一直走水路,到了漢口,就要準備舍舟上路,改走旱路了;從北方南下的牲畜與各種畜牧業產品、山貨土特產,以大宗批發形式到了漢口,就不在繼續南下,而是在這裡改大批發為小批發或零售。這樣一樣,漢口就成了東西方向(長江水運)、南北方向(河南旱路轉鄱陽湖水運)這個大十字架物流渠道的中心。同時,又是商品的集散經銷中心、轉運中心。

所以到明末的時候,地理學家劉獻廷在他的著作《廣陽雜記》中,曾提到天下的繁華景象,總結有「四聚之地」——北京師、南佛山、西漢口、東蘇州。

而湖廣是世祖李來亨的龍興之地,漢口是楚闖早期最重要的經濟中心之一,地位更勝於隨州、襄陽。

世祖朝後,漢口城市得到朝廷的政策傾斜,商埠通衢要地的優勢地位,又一次次大大加強了。

明朝的俺達互市,僅限於漠南蒙古土默特、鄂爾多斯、喀喇沁等少數部族。

到了大順,隨著大順軍對漠南、漠北、漠西蒙古的全麵征服,把整個西域、蒙古,甚至一部分中亞河中地區都納入版圖,北方草原市場對茶葉等南貨的需求量繼續劇增。

而且這個時候在北方還出現了一個新鄰居,那就是在貝加爾湖以西和大順已經直接接壤的俄羅斯帝國。

俄國人喝茶的嗜好,一點不比中國人差。他們和蒙古人相同,也是喝發酵的紅茶、緊壓茶。所以大順和俄國簽署了貿易條約,建立了一係列邊境貿易城鎮,開辟俄國市場。

隻要內陸貿易存在,漢口作為大順內地運河、長江、漢水的一個交匯點,它作為商品集散中心的地位就不會削弱。

三鎮在世祖朝中期合並為武漢府,經濟政治的地位就又上升了。

雖然湖北士人一直謀求推動武漢建京,使其成為東京開封、興京長安、北京北平以外又一個陪都。

但這可是延安、金陵、上海、蘇州、廣州、江戶和昭南,都沒有謀求到的地位。

武漢最終沒能設京,也不足為怪,但它作為順朝內陸交通網的一大中心,經濟繁榮,規模是不下於開封的。

所以在當時,也就是世祖朝,大順的一線城市應該說是「東金北漢」,興京長安都要稍遜一籌的。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我隻想安靜的當一名主播 洪荒之焚天帝君 我在九叔世界當天師 我老婆實在是太強了 英雄聯盟之瘋狂主教 重生之暴利係統 黑夜支配者 失憶神探 我真的長生不老 火影之妖蛇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