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最後一天(2 / 2)

加入書籤

他已有七十多歲了,相貌卻日漸和不曾有過血緣關係的太祖太宗越來越像。

方以仁甚至錯以為,自己回到了五十年前,重新見到了太宗皇帝的禦容。

皇長孫回答道:「皇爺爺,南洋戰事又告捷了。呆迷兒國圍攻昭南府失利以後,又在印度洋上被王師海軍捕捉到了主力,一場激戰以後被王師俘獲了一百多條戰船。」

皇長孫沒有將所有戰況都告訴李來亨,他沒有說南洋各州府在這場戰爭中付出的重大損失,也沒有說大順遠征軍一萬五千騎兵在阿富汗山地裡全軍覆沒的事情,更沒有說順軍在錫蘭的據點被明軍全部拔除的事情。

隻是專門挑選了順軍打贏的幾場大捷,大長公主也在一旁渲染了這幾次大戰的勝利是如何宏偉,好像漫長的南方戰爭終於快要結束了。

李來亨聽了這些話,自顧自搖了搖頭:「待朕死後,就停戰罷——再打下去也沒有什麼意義了。天不絕明,使其在海外又立一國,朕何苦絕人社稷呢?」

李來亨又讓眾人將方以仁帶到禦床前,他緊握住方以仁的手,兩個人說了一陣話,但其他人都聽得不大清楚。

後世關於世祖最後和方太師究竟說了什麼話,有很多猜測。

但因為方以仁在這以後沒有幾個月的時間,也跟著離開了人世,所以這個問題終歸成為了順朝歷史上的不解之謎。

皇長孫最後又上來詢問,大順的國政還有哪些需要改革的要點?

他那些勢力強大的叔叔們,又該要怎麼處理?

「皇爺爺,皇爺爺一生最佩服的人是誰?」

李來亨想了想,回答說:「朕這一生,遇到的最厲害的人物隻有一個人,他叫皇太極,是滿洲人以前的一個汗王。」

皇長孫很疑惑:「不過是滿洲一部的汗王而已,如此人物,在王師席卷天下時,係頸俯首的何至於千百個?皇爺爺為何佩服他?」

「哈哈,不是,朕並不佩服皇太極。他的確是朕那個時代最高明的人物,但朕最佩服的人隻有太祖爺。」

太祖李自成,在順朝歷史上有開創之功,但很多人並不認為他的歷史地位會在天法皇帝之上。

李來亨隻是喃喃地說:「明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方天下鼎沸之時,唯有太祖順天應人,起仁義之兵救百姓於水火之中,前不負忠孝,後無虧仁義,於百姓無愧,於天下有功,朕不佩服太祖,又能佩服誰呢?」

天法皇帝的眼神突然又變得明亮了起來,好像充滿了睿智的洞察力。

他叫來皇長孫和大長公主,說:「朕德薄,不比太祖寬仁,潤石,今後不要效仿朕,要效仿太祖。」

皇長孫又問及大順的立國之本是什麼。

李來亨的腦海中迅速飛過了各種各樣的畫麵,包括他在隨州是怎麼分裂出一支屬於自己的軍隊,他在北上時又是如何在楚地保存實力,還有後來是如何解決田見秀和李雙喜的事情。

最後李來亨告訴他的孫子:

「太祖起仁義之兵,救民水火。太祖、太宗與朕,三代人披荊斬棘、篳路藍縷,方才有今日事業。

仁義二字,即大順立國之本。朕至晚年,窮兵黷武,一意播皇威於四海,切勿效仿。朕去以後,汝當修文德,與民更始休息,這才能開大順萬世國基。」

隻有一旁的方以仁,知道李來亨這一生的底細,但他什麼話也沒有什麼,隻是站在一旁微笑著。

最後方以仁也對皇長孫說:「陛下順天應人,以布衣之身輔佐太祖太宗,以至於有今日天下。此李氏有德,天命於此,後世子孫承其福澤,必有成就,無須憂慮了。」

皇長孫好像沒聽進去這些話,他走到床前,還想再問問李來亨有沒有治國理政的方略可說,但李來亨這次卻毫無反應了。

眾人對視一眼,趕緊讓太醫上前。

「陛下……陛下,駕崩了。」

天法五十年,順世祖李來亨去世,葬於天保府延安帝陵。

世祖以後,大順又經十一帝共二百一十年,爆發第一次共和革命;後中宗復辟,恢復皇室,又經歷五帝共六十三年,爆發第二次共和革命,共和國遂至於今。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我隻想安靜的當一名主播 洪荒之焚天帝君 我在九叔世界當天師 我老婆實在是太強了 英雄聯盟之瘋狂主教 重生之暴利係統 黑夜支配者 失憶神探 我真的長生不老 火影之妖蛇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