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救生靈羅山初會 戲神珠雙龍定情(1 / 2)

加入書籤

詩曰:先有鴻鈞後有天,混元一氣塵微玄。

三教共議封神榜,周室代商八百年。

老子騎牛出函穀,道德經書廣為傳。

始皇東進掃六合,高祖斬蛇乾坤安。

太平道起黃巾散,三分天下司馬攬。

賈後奪宮八王替,五胡亂華國更弦。

華夷紛爭滄桑變,衣冠南渡盡移遷。

大羅歸真洞世事,羅浮抱樸明心田。

葛洪入世扶社稷,布玄興道度人間。

金丹正果列仙位,兩晉演義古今傳。

話說東洋大海之中,有一處仙山,名曰蓬萊仙山,浮在海麵,終年雲遮霧障,靈秀縹緲,好景色,有詩為證:

日照圓海,月映曲巒;奇峰妙崖,穀潤泉歡。嵐光鎖翠,雲霧幽還;浪湧飛石,虹疊半山。喬鬆萬載,修竹千年;靈獸鬥野,玄鳥鳴喧。琪花瑤草每每秀,寶樹仙果處處生。霞彩若隱顯,凡眼難識顏;遙望似在前,隨波卻不見。正是,無限風景蓬萊好,瑤池闕宮隻如然;一脈元根擎霄漢,世上何人到此間。

仙山之中,有一萬年老龜,乃是這仙山的馱島神龜。這日,老龜正在海邊一塊碧雲石上打盹,忽聞得一陣玉石瓏璁之聲。睜眼看來,原是一女子,青螺眉黛,梅簪挽絲,雙瞳剪水,羅紗輕擺,纖手搖曳,玉足點沙,正翩翩起舞。怎見得,有詞為證:

盈盈翠步,輕紗搖影燦霞目。百鳥鳴放繞姿柔,一曲曼舞,不見幾人歌。口吐香蘭啟碧朱,若仙似靈向長河。美眸含笑轉秋波,送歸何所,姻緣自有數。

老龜搖首,說道:「三公主,你不在東海宮內陪你父王,又到此山玩耍來了?」三公主止步,小嘴一撅,應道:「龜太公,我在宮中煩悶得很,父王常提婚嫁之事,我不樂意,到此散心來了。」老龜笑道:「你乃龍王之女,二位姊妹皆已嫁出,如今你已到婚嫁之齡,不知龍王欲擇哪方佳婿?」公主垂首,回道:「父王欲結天龍之好,令我嫁予太真玄龍,也不問女兒心意。」老龜聞言,嘆道:「你父王已是海龍之首,卻仍想攀龍附鳳,不顧子女幸福,也是不該。三公主,那你如何是好?」公主聳一聳肩,兩手背扣,足尖圈地,歪頭撇嘴,俏道:「還能怎樣?先應付著,父王定於八月初十出閣,尚有三月,我欲四處走走,忘卻煩心。」老龜笑道:「蓬萊仙山星馳石湧,百花鬥奇,不遜那璿宮瓊宇,在這散心也可。」公主回道:「我打小就在此山玩耍,早已膩煩,龜太公,你可知好去處?」老龜笑道:「略知一二,我這把老骨頭陪你走走,如何?」公主喜道:「龜太公見多識廣,四海之內爛若披掌,可要帶我好生看看。」不待老龜答話,連忙跳上龜背,老龜仰頭笑道:「如此心急,也不怕老龜承受不住,摔壞了你。」公主笑道:「龜太公,可別再嘮嘮叨叨,速速行來要緊。」老龜道一聲:「且坐穩身子」,龜殼一轉,瞬間駛向海麵,出了仙山。

公主坐在龜背,如鳥出籠,似馬脫韁。看著天空,白雲飄盪,海鷗盤旋。極目遠眺,雲水交匯,海天交融。一輪紅日,懸於雲霞,盡染碧浪。海麵之上,彩蘊流瀉,波光粼粼。排排海浪,拍打礁石,激盪漣猗,如鍾磬鳴樂,鼓鑼奏歌。風拂驛動,珠花晶瑩,微濺青絲。一路景色,令人神清氣爽,心曠神怡。公主不禁大悅,煩憂盡解,纏著老龜,問東問西,說個不停,老龜也不嫌煩,一一作答。不覺之間,出了東海,進入南海,又是一番景象。隻見白浪滔天,銀花四濺,海水五光十色,變幻莫測,珊瑚海礁,鬼斧神工。綠藻浮遊,猶如翡翠,群島聳立,似那星石。公主正領閱異域風情,老龜忽停下來,不由抬眼一望,見前麵有座高山,雲氣往來,峰處海空,氣勢恢宏,令人神往。

公主問道:「龜太公,前方是何山?」老龜望道:「此是羅山,乃嶺南第一山。」公主喜道:「上去瞧瞧如何?」老龜笑道:「山上住有人家,你乃龍女,人神有隔,若被認出,恐為不美。」公主兩眼一轉,嬌道:「我化作尋常姑娘,哪裡有人認得出,龜太公,就許我上去走走,無需多時,自便回來。」老龜拗不過,隻好說道:「莫要貪玩,速去速回。」公主見老龜答應,喜道:「老龜且放心來。」又問:「此山可與別處不同?」老龜答道:「此山生百草,棵棵有奇效,此地百姓稱為福靈之所。」公主再問:「此山可有好去處?」老龜應道:「此山之顛有一地,名曰龍岩,羅山飛瀑流泉九百八十處,皆出此處。」公主笑道:「那我便去龍岩看看。」老龜遊至海邊,收了殼甲,說道:「老身有些乏了,就在此處歇息,你自去走走,待會回來,喚我便是。」遂遁入沙中,消失不見。

公主搖身一變,月要係長帶,青衣素裙,雖未施粉黛,儼然一副村姑模樣,卻也掩飾不住風流旖旎,端得是一個美人兒。公主手提藥鋤,肩挎藥籃,走進羅山。一路所見,卻未見老龜所說景象,眼前盡是蟬喘雷乾,焦金流石,赤地千裡,良田黃埃,飛鳥絕跡,塘魚乾竭,有詩為證:

一雨如金未曾見,大旱雲彌不濡田;

滿目唯見蒿萊長,隻盼雷雨澤四淵。

公主心中生疑:「此山盡是死灰槁木,飄蓬斷梗,乾泉枯水,毫無生氣,哪裡是甚麼福靈之地。且到龍岩看看,再是這般景象,便回去罷了。」於是攀至山頂,來到龍岩,見一塊十丈青岩,形若飛龍,張牙舞爪,口含明珠,盤旋而立,似騰似臥。公主走到龍岩下,正待細看,忽聽耳邊「吭嗨」之聲,循聲望去,見一阿哥,身長九尺,濃眉如墨,雙目炯炯,麵若弦月,唇似塗脂。上身赤膊,月匈脯橫闊,猶如震天雄獅仰頭嘯;骨健筋強,拔山扛鼎,好比撼地貔貅舞利爪,端得是威風凜凜,相貌堂堂。阿哥手舉大鋤,正在掘地,那地好生奇怪,一鋤下去,現一小坑,轉瞬之間,坑中又冒出土來,復回平地。再看那阿哥,也不嫌煩,一鋤一鋤,鍥而不舍。如此往復,阿哥再有氣力,也是汗如雨下,疲憊不堪,可那土仍是掘一鋤,長一鋤,不見變化。

公主甚覺奇怪,走上前去,問道:「阿哥,你這是作甚?」阿哥頭也不抬,答道:「掘井。」公主又問:「為何掘井?」阿哥又答:「救人哩。」公主追問:「救何人吶?」阿哥方抬起頭來,見眼前女子,雖荊釵布裙,衣不擇采,卻亭亭玉立,楚楚動人。阿哥甩一把汗,聲如洪鍾:「你這姑娘,可是化外而來,莫不知曉這裡遭了大災?」公主奇道:「如何大災,可否說來聽聽。」阿哥放下鋤頭,說道:「此山名曰羅山,三年前,原是山清水秀,翠色欲流,百花爭艷,綠草如茵,奼紫嫣紅,風景如畫,可一旱三年,河乾泉涸,地裂禾枯,花凋樹朽,五穀絕收,人食野草,狗吃泥沙。我在此掘井,欲取水而救生靈。」公主俯下身子,手捧土沙,問道:「方才見你掘井,掘一鋤,長一鋤,如此往復,便是千年萬載,也難掘一口井來,這又是何故?」阿哥聽公主發問,登時雙眼噴火,嗐聲跺腳,疾言怒色,說道:「此乃東海老龍作孽,使萬物生靈,不得安寧。」

公主聽阿哥辱罵父王,心中又氣又疑,說道:「此處為南海境地,該由南海龍王興雲布雨,與東海龍王何乾?」阿哥說道:「你且坐下,待我敘來。」遂搬過一塊方石,讓公主坐下。公主也不推辭,坐道:「我還不知你姓甚名誰,如何稱呼?」阿哥相對坐下,說道:「我乃南海龍王的三兒子,姓敖名澤,你喚我小黃龍便是。父王為何不耕雲播雨,其中卻有內情。三年前,我見此地旱魃為虐,天雨不降,萬物凋死,生靈塗炭,心中不忍,便去求父王降雨救民。可父王卻不答應。」公主奇道:「四海龍王司職興雲布雨,水滋生靈,你父王為何不答應?」小黃龍擦了擦汗,公主見了,遞過羅帕,笑道:「看你滿頭是汗,用此擦擦。」小黃龍接過羅帕,道一聲謝,又道:「此事尚從三年前,昊天上帝得玉清元始秘授赤字玉文而開天執符,移駕靈霄,四海龍王聚首商議慶賀事宜說起。我父王見南海羅山煙波浩渺,山明水秀,故設筵在此。四海龍王駕臨羅山,龍出九天,形現彩雲,當地百姓見雨潤澤林,歲稔年豐,以為我父王澤瑞羅山,保得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便建了龍廟,感念父王。此事傳開,西海、北海兩位龍王倒不在意,卻獨惱了東海老龍。」公主問道:「東海龍王為何惱怒?」小黃龍回道:「聽父王之言,東海老龍心中有氣,怪罪百姓分明見了四海龍王,卻獨謝父王,不將他等放在眼中,故令羅山五載無水。」

公主恍然大悟,嘆道:「這倒是父王的不是。」小黃龍問道:「哪個父王?此話怎講?」公主回過神來,忙掩飾道:「你誤聽了,我說此乃東海龍王的不是,何苦與百姓為難。若是這般,你可求你父王暗地降雨,他為南海龍王,羅山在其域內,當有責權。」小黃龍答道:「父王說,東海老龍乃四海龍神之首,行雲布雨,若無東海兵符雨牌,誰也不敢妄動。無奈之下,我隻好去求東海老龍。」公主連忙追問:「東海龍王如何說?」小黃龍氣道:「不去還好,一去求之,東海老龍非但不答應,反倒將我大罵一場,說我目無尊長,尊卑無序,竟敢妄自乾涉龍神決議,還要責罰父王。我也是氣極,莽撞回道,如不降雨,我便掘井,不救下生靈萬物,決不罷休。」公主急問:「東海龍王如何回你?」小黃龍答道:「東海老王嗤笑,讓我盡管去掘,掘一鋤,長一鋤,除非獨龍成雙,雙龍戲珠,否則休想掘出水來。我不理會,便到羅山掘井,果真掘一鋤,長一鋤,正不知如何是好,你便來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仙俠相关阅读: 瘋言瘋語話人生 被封印的靈魂 閃婚罪妻:冷血總裁寵太深 起初是驕陽 係統實在是太給力了 重生七零悍妻當道 替身新娘被大佬抓包後撩慘了 權臣嬌寵:空間醜媳藥翻天 空兮隨筆 震驚!便宜老公說要給我一個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