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章 燕子來時還新社,梨花落後已清明(1 / 2)

加入書籤

城西望江樓向來人滿為患,朱紅雕花紋木樓,上下隻有兩層,卻格外雅致怡人,來得此處大多京中貴人,或是知名才子聲名遠揚之人。

望江樓和與之同名的詠月閣是不同的,詠月閣是文人騷客傾慕之地,並非因為那是一處消遣風月之地,而是因為那是判東京國子監陳鈺大人開辦的酒樓。

陳鈺大人官至正三品翰林學士,差遣判東京國子監,而且本人才學出眾,酷愛詩詞歌賦,特別是詠月詞賦。

所以每逢年過節都會在自家詠月閣中舉辦詩會,到時京中諸多大人物都會到場,所以無數有學識之士擠破腦袋想要去展露一番。即可博得才名,又說不定謀得出人頭地的路子,若被陳大人看中,還能進東京國子監。當然必不可少的時常也有才子佳人的佳話。

每年都會有大量詩詞歌賦從詠月閣流出,而一旦到詠月閣詩會之時,更是京都一盛事,不隻在京都,景朝天下各地學子都有聞名。

久而久之,詠月閣便成京都學子心中的聖地,而外地學子若來京都也必會去那詠月閣。

望江樓則不一樣,望江樓之所以聲名遠揚全因一首詞。

據說當年晏相曾在望江樓興之所至,意氣風發,此潑墨寫下《春景》,詞句還被裝裱,就高高掛在望江樓二樓正中,於是望江樓一夜成名。

其實時至今日少人有記得晏相是否真在此處寫的詞,隻是人們都這麼說的,日久天長大家都認為如此,而那高懸廳堂的文墨也就是晏相真跡了。

有了這麼一個噱頭,外加經營得當,望江樓日日人滿為患,隻要不是逢年過節,到此一睹晏相風采的人比詠月閣還要多。各地才子佳人,官員旅客,必到此處一睹當年晏相風采,畢竟晏相可不止文采出眾那麼簡單。

穿白灰棉衣的男子坐在二樓回廊雅間,他二十來歲,麵部棱角分明,一看便不像文弱書生。此處安靜雅致,隻要抬頭便能看到高懸堂上的晏相文墨。

端著手中酒水,他忍不住輕輕念起:「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

話音落下便有人接上,「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鸝一兩聲。日長飛絮輕

巧笑東鄰女伴,采桑徑裡逢迎。疑怪昨宵春夢好,元是今朝鬥草贏。笑從雙臉生。」

來人是一錦衣男子,一臉富貴之相,臉麵圓滑,二十六七的樣子。他念得抑揚頓挫,轉折停頓無一錯處,看得出很有詞賦功底,念著念著自顧自在桌對麵坐下,絲毫不客氣。

「元昭久等了!」錦衣男子作揖,白衣男子回禮。

「晏相這詞京中孩童都能熟記,酒肆青樓處處傳唱,去年詠月閣上元詩會挑來選去也無好詞,我父親失望之極便又讓蘭華姑娘唱了一遍。一年到頭我不知聽了多少遍,可每次聽起便又覺得停不下來

上闕「燕子」「梨花」「碧苔」「黃鸝」「飛絮」,五色雜陳,秀美明麗,寫足春色之嬌嬈媚人。下闕村姑惟妙惟肖,天真爛漫之姿一筆寫足。

每每細讀總是輕快靈動,美不勝收,月匈中意氣風發,想要寫上幾句,卻又黯然形愧,不敢落筆」說著他無奈搖頭。

白衣男子拱拱手:「誌學兄何以自愧,晏相之才豈是我等能比肩的。」

「哈哈哈,是了是了,元昭這麼一說我才醒悟,確實是我自大,竟然妄想與晏相之才相提並論。」錦衣男子灑脫的道。他是翰林大學士陳鈺之子陳文習,字誌學。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穿書女主蘇炸了 穿書後大佬讓我養他 穿越國漫動畫之天賦係統 煉屍係的崛起 穿書之女配隻想修仙 我成了二周目BOSS 重生八零成為億萬繼承人 重生邁步從頭越 網遊之逍遙仙魔 夫人護好你的小馬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