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董卓遷長安(2 / 2)

加入書籤

他的手下人自然不願放過這個發財時機,結果城中百姓再次遭受橫禍。

到了兵亂的第三天,王存這才下令整頓秩序,嚴肅軍令,並且派兵巡視街道,禁止任何人再度搶掠。

到這天晚上時,蔡州城中的動亂完全結束,那些劉行琮的心腹部將不是被殺,就是被王存收編。

這場隻持續了三天的鬧劇就這樣以極快的速度結束了,除了一開始外,其餘大部分時間士兵都在忙著搶掠。

最終王存成功掌控了整個蔡州,將士們也跟著發了一筆大財,算是皆大歡喜的結果,唯有城中百姓和已經死去的劉行琮倒了大黴。

而此時,王安率領的五千吳軍才剛剛到達新蔡,距離蔡州還有一百多裡路程。

得知蔡州城中的變故之後,王安除了感嘆一聲「劉行琮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外,也沒有別的辦法。

他的兵力畢竟隻有這麼點,想要攻城顯然是不可能成功的;至於等待後續的李簡再發兵前來,隻怕那時候梁軍的後續軍隊也到了。

不過到底還是心存著一絲僥幸,所以王安並沒有立刻撤軍回去,而是暫時駐兵在新蔡城外,想看看還沒有新的變故發生。

可惜在幾天之後,蔡州城中的局勢完全被王存所掌控,並沒有出現新的機會。

倒是留守開封的博王朱友文在得知蔡州變亂的消息後,立即就發兵討伐,可惜後來被朱溫派人製止了。

對朱溫來說,王存雖然是打著鎮壓劉行琮暴亂的名義起兵的,不過他的心思到底如何,朱溫自然也明白。

但就如同王存所預料的那樣,此時朱溫若是對蔡州逼迫得太緊,那麼蔡州就有可能倒向吳國一方。

所以朱溫最終也隻能捏著鼻子任命王存為新的蔡州刺史。

到了此時,蔡州局勢塵埃落定,吳軍也沒有了繼續入侵的立場,隻好撤軍回去。

……

蔡州兵亂的消息迅速被傳到了金陵,引得朝堂眾臣一個個都嘆息不已,覺得如此良機卻最終功虧一簣,實在有些可惜。

不過在眾臣的嘆息之中,也有人看到了一些不同之處。

「大王,各位大人,此次蔡州變亂雖然的確可惜,不過諸位也沒必要太在意!」郭崇韜捋著下巴上的一小撮胡須,臉帶笑意向眾人說道。

陳彥謙也向眾人大聲道:「不錯,有了第一次就會有第二次。這一次僅僅是一個高邑之敗,就使得蔡州出現動盪,那劉行琮更是有意主動來投。」

「雖然這一次失敗了,不過等以後梁國勢力更加衰落的時候,肯定會有更多人主動歸順我朝的!」

眾臣聽了臉色才好了許多。

的確,如今梁國大致上還能維持穩定,再加上朱溫還在,梁國自然難以亂起來。

但將來朱溫不在了,梁國失去了這位梟雄的帶領,其局勢必然會更加動盪。

別的不說,楊渥就知道歷史上在朱溫被其子所弒後,梁國內部為了爭奪皇位曾經有一段劇烈動盪的時期。

在這段時期內,晉軍固然是趁機大舉入侵,一連奪取了大片梁國領地;梁國內部更是人心惶惶。

在梁國與吳國交界的地區,就有不少人主動南投,其中就有一些乃是梁國的地方官員。

所以說這次蔡州之變的確隻是一個開始,將來這種事情隻會越來越多。

「看來對朝中眾臣來說,他們雖然看著吳國一日日的興盛起來,但「中原」這個概念對他們還是有著極大的影響力,讓他們下意識的覺得梁國就應該代表著強盛,以至於還沒有完全意識到如今梁國的衰微和吳國的強盛啊!」楊渥看著眾臣的欣喜神色,心中暗暗想著。

前段時間他的昭容何依依給他生下一個兒子,這也是他的第二個兒子,讓整個吳國上下一片歡呼。

當初楊渥雖然已經有了一個長子,而且還是嫡長子,年僅三歲就被冊封為王太子。

不過一個兒子畢竟還是不保險,在這個年代,別說是不到十歲的小孩子,就算已經成年的人都隨時有可能病亡,光一個兒子若是夭折了怎麼辦?

所以以前後宮遲遲沒有新的子嗣誕生,這讓許多大臣心中有些不安。

如今第二個兒子的出生正好讓眾臣放心不少。

此外,更讓楊渥感到高興的是,他的另一個妃子徐氏,最近也懷了身孕,這就意味著不久之後他將再多一個孩子。

等到這些子嗣一個個長大後,吳國的傳承才算徹底穩固下來。

正當楊渥在心中想著心事之時,樞密院副使嚴可求突然站出來道:

「大王,以前南方各國若是有刺史來投,大王一般都會在留用一段時間後就改為他用。這一點隻怕會讓那些有意歸順大王的梁國地方刺史等心懷顧慮。所以臣請大王將這一點加以變更!」

楊渥聽了頓時有些不悅,「變更?那麼嚴卿打算如何變更?」

「大王可以向那些主動來投之人許諾,若是地方刺史來投,在加入吳國之後他們的職務不發生任何變更,可以繼續擔任地方刺史,並且他們手中的權利也不會發生任何改變,一切都按照他們之前在梁國時的來,以安其心!」嚴可求道。

「那麼若是敵方將領來投呢?孤是不是也要按照他們原本的職務給他們安排職位?然後讓他們像以前那樣目無軍紀?」楊渥聽了更加不悅,當即提高了聲音道。

那些主動來投的敵方刺史或者將軍們,一般都帶著一些桀驁不訓,畢竟他們在原本所處的梁國中都有些極大的權利。

梁國的地方刺史一般都是同時執掌著軍權、司法、稅收、人事等大權,這與淮南當初軍政分離之前是一樣的。

若是向這些人保證一切照舊,那麼當初楊渥在吳國辛辛苦苦推行的軍政分離等一係列的措施,豈不是一切都要被推翻了?

此外,若是向這些外來者開了口子,那麼原本吳國的大臣們也要求同樣待遇,這樣一來整個吳國還不得亂套了。

所以楊渥對於嚴可求的提議極為不滿,不過他更加好奇的是,以嚴可求的聰明才智,不至於看不到這麼做的後果,那麼他為什麼還會這樣提議呢?

想一會兒沒有想出嚴可求的目的,楊渥當即道:「嚴卿,你要記住,軍政分離乃是我國的國策,這一點不可商議!」

「至於說吸引更多人來歸順之事,隻要我吳國足夠強盛,又何必擔心沒有人來歸順呢?」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豺狼人不能練武 海賊之天龍收藏家 仙源歸來 我在殺戮中誕生 紅龍皇帝 我能幫你加點 夢幻西遊大玩家 我要王炸 玩遊戲刷黑科技 海賊之無限武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