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6章 怯薛軍的組成和官銜!(1 / 2)

加入書籤

「我承認!宋朝的武器和文化確實牛逼!」

「再牛逼也沒用,沒有武將啊!」

「宋朝的武將中的人才確實異常的單薄,整個宋朝中期,能夠拿得出手的將領,也隻有一個狄青了。」

「有一定能力的要麼被殺,要麼最終沒有得到很好的利用。」

「嶽飛:老鐵說的沒毛病!」

「辛棄疾:狠狠地贊同!」

直播間的觀眾們感慨萬千。

提起宋朝,確實有諸多意難平。

江南清了清嗓子,繼續道:

「宋朝的武器被金人弄走之後,蒙古人又從金人手裡把武器拿走。」

「緊接著,蒙古人沒有創造那些武器,但是卻把那些武器發揮到了極致,最終遠征歐洲。」

「最後能夠建立全球麵積最大的龐大帝國,從宋朝搶來的兵器也是出了一份力。」

「其實,我國在唐末已經開始使用火藥於戰爭中。」

「甚至出現了火藥箭。」

「還曾有「發機飛火」的記載。」

「即用拋石機投擲火藥包、火藥彈作燃燒性兵器。」

「而拋射火藥的裝備,在春秋時期就已出現。」

「「礮」,便是拋石機的古稱。」

「另外一種武器,便是熱武器槍。」

「1259年,南宋匠人製造出以巨竹為筒、內裝火藥的突火槍,蒙古帝國在此基礎上,發明創造了銅鑄火統,號稱銅將軍,以火藥的爆炸為推動力的武器,在戰爭中越來越發揮重要的作用。」

「而且到了宋金遼時期,隨著戰爭的越來越頻繁,使得火藥武器在北宋快速發展。」

「而且還建立了專門的火藥作坊,能製造火藥箭、火炮等以燃燒性能為主的武器和霹靂炮、震天雷等爆炸性較強的武器。」

「然而,昏庸的北宋王朝根本無法抵禦女真人輕騎箭雨、重甲長矛的攻擊。」

「1127年的「靖康之難」,金國不僅俘獲了北宋徽宗、欽二宗,先進的武器裝備、禮儀文化包括技術匠人都席卷一空。」

「當蒙古攻打金國的時候,守城的火器尤其讓成吉思汗感興趣。」

「一炮轟來、傷害性大,戰馬嘶鳴、將士膽寒。」

「但是後期金國的將士已經不願意打仗,上層也非常的腐朽。」

「雖說進攻是最好的防守,奮勇前進是最好的反擊,但是若沒了銳氣,再高大的城池、再厲害的武器,也抵擋不住成吉思汗大軍的進攻。」

「最後,金國被滅,蒙古鐵騎就掌握了這些先進的武器和文明。」

「而且非常重視。」

「隨著他們照單全收、充分利用,再加上當時的自身強大戰鬥力,簡直就是如虎添翼,橫掃歐洲自然無往而不利。」

「其次,地形,建築太限製。」

「為什麼蒙古大軍不直接一鼓作氣先拿下南宋再西征,畢竟幾十萬蒙古騎兵和幾萬蒙古騎兵還是有很大差距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地形和建築限製。」

「成吉思汗時期蒙古和南宋根本沒有直接接壤,他們中間夾雜了金國。」

「而在當時,蒙古早已經打通了前往歐洲的道路。」

「更為重要的是在前往歐洲的路上他們麵臨的是一望無際的大草原和坦盪無奇的平原。」

「反觀南下,則需要麵臨黃河天險,潼關天險等。」

「而且南下路上還有很多崇山峻嶺和狹小棧道。」

「甚至還有可能麵臨山高穀深,水網密布的情況,兩相對比之下蒙古自然是將主要精力放在了西方。」

「沒辦法,蒙古擅長在大草原作戰,這樣搶地盤也快。」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這個決策是非常正確的。」

「其次,當時的歐洲大多是城堡建築,就算有高大的城牆也是很稀少。」

「而且因為西方很少經歷遊牧民族的入侵,所以沒有非常有效的防禦手段。」

「反觀南宋,自秦朝時期就一直和遊牧民族戰鬥,一千多年的歷史總結讓他們具備了豐富的防禦手段。」

「且南宋對於蒙古的入侵,也是早有準備。」

「凡是中型以上城市,都有高大的城牆,還有完備的防禦工具。」

「如果強攻,那麼蒙古人必然要付出巨大的代價,這些自然不是他們願意看到的。」

「翻開史料不難看到,忽必烈建立元朝以前,歷代蒙古統治者如成吉思汗,窩闊台,蒙哥等都曾對南宋有過想法。」

「但事實證明,他們還是不行。」

「成吉思汗是沒機會。」

「窩闊台是有機會沒能力。」

「蒙哥亦是如此。」

「南宋從建立之初,就一直在和遊牧民族戰鬥,因此他們不但繼承了前輩的經驗,甚至還發展出了屬於自己的經驗。」

「比如,南宋時期第一次出現出現了用火器對敵。」

「而且因為自身的戰馬不足,南宋還培養了專門的馬勾部隊。」

「就是身穿重甲站在隊伍的最前方,在蒙古騎兵沖鋒時用馬勾將馬腿砍斷,然後再由後麵的重步兵收尾。」

「最重要的是,南宋是正兒八經的建立在南方。」

「南方水多,故而南宋有非常發達的水軍。」

「水軍是蒙古人,乃至所有遊牧民族,都不願意觸碰的傷痛。」

「因此蒙古大軍隻要一天沒有自己的水軍,就一天不能徹底打敗南宋。」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神豪從看透刮刮樂開始 重返九零,找未來嶽父拿第一桶金 天下第一駙馬爺 穿越大秦,開局單挑文武百官 玄幻:從神墓中走出來的強者 攜萌寶炸翻京城,眾大佬爭當爹! 八卦天師:從離婚開始現世! 絕世狂梟(龍王令) 萬古第一邪神 羸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