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6章 百人斬!僅四人!(1 / 2)

加入書籤

「抱歉!百人斬裡並沒有白起!」

「百人斬指的是在沖入戰場,連殺百人,全身而退。」

「這百人中有的是千戶長,有的是百戶長,甚至有的是萬戶長,每一個都是精銳中的精銳。」

「白起雖然被稱為人屠,但他是在戰鬥結束以後,屠滅成千上萬士兵的。」

「真正的百人斬,不是小說裡麵的「萬人敵」,也不是電視劇裡麵的「單騎救主」,就是普普通通的戰場上真刀真槍地一次性格殺一百名以上的敵軍。」

「古代的名將,大多是在中軍指揮,亦或是與地方將軍一對一單挑。」

「即使作為先鋒,也有排頭兵,很少有主將身先士卒、沖在最前麵的。」

「因此,百人斬大多出現在先登、陷陣中的幾率比較高,而在三軍統帥中的幾率比較小。」

江南連連搖頭,並做出解釋,道:

「百人斬中的第一位就是大名鼎鼎的千古一將——項羽。」

「他不僅僅是百人斬,更是四人中唯一的千人斬。」

「項羽基本上是打遍秦末無敵手,就連同時期的猛將彭越、樊噲、周勃、灌嬰,包括項羽自己的「四大將」龍且、英布、季布、鍾離眛這些都被他遠遠地甩在身後。」

「羽之神勇,不必我多言。」

「第二位便是武悼天王——冉閔!」

「此人字永曾,小字棘奴,魏郡內黃人,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內黃西北人。」

「父親冉良,是十六國時期冉魏政權建立者。」

「冉閔的父親冉良在年幼時,曾被後趙石勒俘獲,命石虎收為養子。」

「冉良生下冉閔後,自然也在軍中效力。」

「長大後,冉閔身高八尺,驍勇善戰,勇力過人,足智多謀,先後擔任過後趙的建節將軍、北中郎將,封修成侯。」

「冉閔所處的時代為五胡亂華之時,中原大地戰火紛飛,屍橫遍野。」

「尤其是漢人百姓,在西晉政府的頹廢下,幾乎被殺光。」

「公元304年,匈奴、鮮卑、羯、氐、羌等五胡南下劫掠中原,除了搶劫了無數金銀財貨外,還擄走數萬名漢人少女。」

「回師途中,他們一邊大肆亂搞,一邊將這些漢人少女宰殺烹食,用作軍糧,美其名曰「兩腳羊」。」

「對漢人最為殘暴的,當屬羯族。」

「其建立的後趙政權殺人最多。」

「後趙皇帝石勒在與晉軍的戰鬥中,僅河內之戰中就活埋降卒數萬人。」

「在其征伐中,屠城略地上千裡,殺人無算。」

「石勒的兒子石虎更為殘暴,他與鄴城北修華林苑,征發男女壯丁十六萬,因暴雨而不停工,鞭打催工死傷一半。」

「修洛陽行宮,征發漢人四十萬,隨意殺害,造成屍橫遍野、血流成河。」

「後趙軍隊在每次打勝過來,都會掠殺漢人百姓,並將人頭斬殺做成「景觀」,恐嚇世人。」

「漢人的使者從長安進過洛陽到達鄴城,一路之上城牆上、房屋上、大樹上到處都是殘肢碎肉,令人不寒而栗。」

「殘酷的血腥屠殺和民族壓迫,造成北方漢人數量從兩千四百銳減至四百萬。」

「自此,北方土地上赤地千裡、無人耕種。」

「存活下來的漢人也是到處躲藏,無家可歸。」

「當時,北地滄涼,衣冠南遷,胡狄遍地,漢家子弟幾欲被數屠殆盡。」

「簡單地說,中原漢人已經到了快要滅種的危險了!」

「冉閔對於胡人的暴行熟視無睹,但是仇恨的種子已在心中萌芽,隻是等待機會的爆發。」

「公元349年,後趙皇帝石虎病死後其子孫自相殘殺爭奪皇位。」

「冉閔支持石鑒,卻被後者暗算。」

「公元350年,冉閔殺死後趙皇帝石鑒,同時殺滅石虎的三十八個子孫,盡滅石氏。」

「同年,冉閔自立為帝,國號大魏,年號永興。」

「冉閔認識到胡人的殘暴,知道「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也知道隻有把漢人團結起來,才能使自己壯大,免於滅頂之災。」

「於是,冉閔頒布了歷史上著名的「殺胡令」。」

「諸胡逆亂中原已數十年,今我誅之,若能共討者可遣軍來也,暴胡欺辱漢家數十載,殺我百姓奪我祖廟,今特此討伐,犯我大漢者死,殺我大漢子民者死,殺盡天下諸胡,匡復我漢家基業,天下漢人皆有義務屠戮胡狗,閔不才受命於天道特以此兆告天下。」

「此殺胡令分為三段。」

「第一段殺胡令是冉閔在鄴城囚禁石鑒時所頒布。」

「內外六夷,敢稱兵者斬之,就是說有敢拿武器的胡人一律斬殺。」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神豪從看透刮刮樂開始 重返九零,找未來嶽父拿第一桶金 天下第一駙馬爺 穿越大秦,開局單挑文武百官 玄幻:從神墓中走出來的強者 攜萌寶炸翻京城,眾大佬爭當爹! 八卦天師:從離婚開始現世! 絕世狂梟(龍王令) 萬古第一邪神 羸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