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7 章 結盟和親(1 / 2)

加入書籤

韓子仁忍著笑附和:「太傅哪能跟殿下比。」

太子殿下白了他一眼。

韓子仁傻了,這樣也不行啊。

吳琢:「殿下不過隨口抱怨一句。聽著便是。」

小太子瞪他:「就你知道!」

吳琢閉嘴。

韓子仁差點笑噴:「殿下,豬肉可比羊肉香,何況還有豬油。奴婢覺著陛下在宣室殿都能聞見。」

他還別說,劉徹真聞到了。

前一日張賀來報,博望苑有兩頭小豬長大了。韓子仁叫他今早先送一頭,另一頭等殿下去博望苑避暑時再殺。博望苑諸人早睡早起,卯時將至就把燙豬毛的熱水燒好了。

宮門一打開,去掉頭和蹄子以及豬下水的豬就送到太子宮。那時各宮才開始做早飯。廚子利索的把幾條腿分了,由韓子仁等人送去椒房殿、宣室殿以及長信殿膳房。小太子又挑幾塊給大將軍府送去。

送去的及時,劉徹早上吃到一份香蔥小炒肉。劉徹潛意識認為豬肉來自上林苑。離晚飯還有近一個時辰,劉徹聞到濃鬱的香味意識到不對,一問春望,果不其然,豬肉是兒子孝敬的。

劉徹透過窗欞朝太子宮方向看去:「做什麼吃呢?這麼香。」

春望:「熬豬油吧。以前的豬油沒這麼香,離近了聞還有點腥。」

劉徹微微搖頭:「朕感覺廚子在炸什麼東西。」

廚子確實在炸東西——油餅。

飯碗那般大的圓形發麵餅,擀成半指厚,放在熱油鍋裡刺啦一聲,滿院飄香。有事稟報的官吏都忍不住駐足,問宣室殿外的侍衛:「哪兒這麼香?」

站如鬆的侍衛扌莫扌莫肚子,一臉幽怨:「還能是哪兒?太子宮。」

「太子殿下又殺牛了?」來人壓低聲音問。

侍衛搖頭:「牛肉哪有這味重。豬肉。」

近日長安都在傳豬肉變美味了,來人不信。可侍衛都這樣說了,來人半信半疑。休沐日,此人到家就令奴仆去東西市打聽,有沒有變美味的豬肉。

有是有,但是被食肆包了。

周建德從不進庖廚,家中大小事皆由其夫人打理。他不知道如今市麵上閹割後的豬極少,很多還沒長大,他到家就令奴仆買豬肉。

廚子盡最大努力做出來的豬肉又柴又硬,腥味極重。

翌日上午周建德無事可做就問石慶知不知道太子宮做的豬肉哪兒買的。

石慶好笑。

周建德惱羞成怒:「很好笑?」

「殿下吃的那種豬肉隻有博望苑有。」

周建德:「你是說上林苑吧?」

「上林苑有牛有羊有很多牲畜不假。可也正是因為牲畜多養的糙。豬圈髒,像如今天熱了,花草茂盛,豬多是吃野草野花野菜。博望苑最多也就養十二頭豬,可供殿下一個月殺一頭。這些豬一個人也忙得過來。豬圈乾淨,豬不吃屎喝尿,吃菜葉子爛果子,喝刷鍋水,熱了趕河裡

洗得乾乾淨淨。說句毫不誇張的話,鄉野小民都不一定有殿下的豬乾淨。這樣的豬肉能不香嗎?」

周建德搖頭:「也不該差這麼多。」

「確實不止這些。殿下的豬還是小豬崽的時候就閹割過。」石慶是個老實人,不擅含沙射影,但也不好明說,給他個眼神叫他自己意會。

周建德想想宮裡有不少沒有胡須的男子,他恍然大悟。

「既然閹割後的豬肉鮮嫩,陛下為何不昭告天下?」

石慶心說,這人怎麼比他還不知道用腦子。

用竹子或楮樹皮做紙,就算沒做成,也不過損失幾把石灰,費點時間。瘦豬肉便宜,但可以熬油的肥豬肉貴。小豬崽可比石灰貴多了,尋常人家不敢嘗試,東西市自然沒有多少美味的豬肉。

石慶同周建德大概解釋一遍,末了道:「陛下把造紙的法子公布出去,誰愛做誰做。無論楮樹還是竹子都不用花錢買。他若令平民劁豬,萬一豬死了,他們怨誰?」

肯定沒法怨豬。也沒人舍得怪自己。那麼這樣一來隻能怪陛下。

周建德懂了。

周家在長安城北有很大一片地,周建德就令在此伺候土地的奴仆們養幾頭豬。

其他有地且聞到豬肉香味的官員也學他一樣令奴仆買豬。

連著幾家買十多頭小豬崽,引起行內人注意。劁豬也不是自家獨有的秘方,賣豬仔的人找買豬仔的人打聽,買豬仔的奴仆自然沒理由藏著掖著。再說了,他們家也不指望靠豬賺錢。買那麼多頭蓋因府裡人多,一次得殺一頭。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這個上雖然隻是公卿世家,黎民百姓也忍不住爭相效仿。此事沒過多久,一些劁豬出欄,食肆要不了那麼多豬,養諸人賣給屠夫,世家公卿以及有錢的商賈之家吃到味美的豬肉,腥臭的豬肉連著幾日無人問津,不敢冒險的人也不得不學著劁豬。

等到七月底初秋時節,長安轄地內的豬幾乎都是劁豬。

這期間還發生一件大事,五月底關東發水。

關東地廣人稀好躲避,無人淹死。由於很多人選擇種水稻,雨停了水退去水稻還活著,甚至還可以把被水沖走的水稻撿回來補種,損失不甚嚴重。又因去年水稻大豐收,家家戶戶都有些存糧,遼東太守都沒請朝廷支援,僅僅是上奏此事。

劉徹看到奏章禁不住跟春望感慨,「以前據兒提議在關東試試水稻,朕還覺著他胡扯。」

春望接道:「應當試試。不試試怎麼知道行還是不行。陛下起初令大將軍為將的時候不也是這樣想的嗎?」

劉徹笑著頷首。

批完奏章劉徹去太子宮找兒子,高興地揉揉兒子的臉,驚得小太子還以為伊稚斜單於死了呢。

小太子當時也是這樣問的。劉徹回到宣室殿就給邊關去信,打聽打聽單於王死了沒。

七月底,邊關送來消息,伊稚斜單於命硬。

劉徹決定明年令霍去病探探匈奴的底。大漢這幾年休

養生息,匈奴一定也是。匈奴號稱百萬之眾。前些年俘虜和斬首的匈奴人加一塊也沒有八十萬。

匈奴全民皆兵,任由幾十萬匈奴繁衍下去,三五年後又得成為朝廷心頭大患。

沒等劉徹同衛青商量此事,朝中收到邊關消息,張騫回來了。同他一起回來的還有烏孫使者。劉徹龍心大悅,當即令太子負責此事,典客協助。劉徹隻有一個要求,令烏孫使者相信大漢強盛,大漢離西域諸國甚遠,但要滅了烏孫也不是什麼難事。

典客回到府裡就同屬下抱怨,太子殿下才幾歲。

太子殿下十四歲,一團孩子氣,天天不是遛鳥就是逗狗,或者夥同一些宦官踢球。再者就是禍害陛下的蓮池。聽說前幾日還在蓮吃邊野炊,嚇得宮中侍衛以為那邊走水了。

陛下也由著他。

小太子確實不懂如何接見外國使者。所以他把聽政改成跟典客學習接待事宜。

張騫一行還得十來天才能到。小太子跟著典客學五日就去找三輔,令三輔嚴查作奸犯科之人。隨後他又令巡城侍衛打掃街巷,叫長安令吩咐各村裡正,管好村裡的牲口以及流氓。

裡正把長安令的吩咐交代下去,各村流氓不樂意,憑什麼把他們跟牲畜放一起。每個村的裡正都是這個村最富有或者最德高望重之人。這些人可不怕流氓。裡正反駁,牲畜也包括牛,你還不如牛。

長安西北很是荒涼,地廣人稀,看起來甚至不如烏孫繁華,烏孫使者很是失望。隨著一行人入關,村落越來越多,道路越來越寬廣,秦始皇留下的直道、大漢時常修成,如今直道依然又寬又平。烏孫使者認為快到張騫口中的長安了。然而又行三日才看到高大的城牆。可惜還沒進城。此乃外城牆。一行人又行半日,抵達長安城西城門。

烏孫使者望著高聳入雲的宮殿,一改往常的漫不經心,臉上寫滿了難以置信。

劉徹令小太子負責此事,小太子沒有親自迎接烏孫。小太子問金日磾有沒有聽說過「烏孫」這個國家。金日磾告訴他聽說過,烏孫現在的王還是冒頓單於養大的。

小太子不算也知道烏孫國不大。小國還不值得大漢太子親自接見。

典客安頓好烏孫使者就去太子宮向小太子稟報,小太子令其把高門殿布置一下,在此接見烏孫使者。

「那是陛下接見群臣的地方?」典客很想說,儲君不是君。

小太子微微頷首:「孤知道。烏孫是小國,離得又遠,可正因如此我們才應當隆重招待他們。」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隨機debuff的我陷入修羅場 我在垃圾桶撿反派 為了退休我披上美強慘馬甲 論魔法杖的自我素養 捏臉係統使我超神了 忍者咒高散步日常 治愈係橫濱 繁星永遠都在 他青衫年少 再見盛夏以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