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5 章 無責任番外九(1 / 2)

加入書籤

張湯身後有個貨架,最早放他和主父偃吃的用的。如今上麵全是一些可以賣的書稿。

小劉進推開父親往外跑。

太子伸手抓住他:「你個不愛讀書的小懶蟲。」

小劉進點頭:「我是懶蟲,不愛讀書!」理直氣壯,不怕挨訓。

張湯忍俊不禁。小孩眨眨眼睛,摟住父親的脖子:「逗我啊?」

太子搖頭。小孩又看看張湯,他滿眼笑意,像是在看熱鬧,「不是就不是。我玩去啦。」

「不許往外跑。今日風大,出來的時候你怎麼說的?」太子問。

史良娣不建議他出來,小孩跟母親保證他在馬車裡不出去。小劉進一臉無辜地望著父親,仿佛說,一時忘了,父親見諒。

太子:「出去也行。」

一個「也」字提醒小孩還有後續。小劉進耐心等他說完。太子笑著把他的帽子和圍嘴戴好,又令兩個小黃門跟著他。

小劉進不喜歡裹著嘴的圍脖,下意識伸手抓。太子眉頭一挑,小劉進停下,一臉無奈地看著父親,就差沒明說,真拿你沒辦法。

太子氣笑了:「他們都是我的人。」瞥一眼小黃門。

小孩以前試過嚇唬父親的人,也曾威逼利誘過,比如用美食玩具賄賂他們。然而他們收下東西就呈給太子。小劉進差點驚掉下巴。打那以後他再不敢籠絡父親的人。

小劉進聽懂了,父親的意思一旦被小黃門發現他把圍脖和帽拿掉,他別想再出去耍。

「你的你的,都是你的!」小劉進不敢反駁,也不敢陽奉陰違,隻能叫囂幾句過過嘴癮。

太子溫柔地笑笑,一臉寵溺,頓時把兒子笑的沒脾氣了。小孩心裡有氣,嘟著嘴出去。

雖然今日有風,也有暖陽。小商小販不舍得錯過賺錢的機會,就把攤子支在書樓東牆胡同裡。北有建章學堂,南有比武場,院牆很高,雖是通風的胡同口,卻比在涼亭遊廊下暖和。

小劉進跑出來就看到東邊很多人,還能看到濃濃的白煙,隨著白煙飄來香味。小劉進經常上街,聞到香味就知道那邊有賣美食的。他本能往那邊跑,跑出去幾步,停下,轉身,回到書樓。

太子:「累了?」

小劉進撲到他懷裡,沒等坐穩就朝父親月要間扌莫。太子頓時明白:「沒錢了?」

「忘啦。」小孩抱住他的脖子撒嬌,「父親,給我一個,我,我我還你兩個。」

太子給他一枚銅錢。小劉進伸手接過去,一雙眼睛繼續直勾勾盯著荷包。太子微微搖頭,一臉抱歉。小孩又趴在他懷裡撒嬌歪纏。

太子:「要錢買什麼?」

「我去看看,不買什麼。」

太子點頭:「我給你十個,你還我二十個,下次出去可就沒錢了。」

「那那你給我五個呢?」

太子掏出五枚銅錢:「回去還我十個?」

小孩連連點頭。然而他此時不渴不餓,不吃米糕,

不要油炸之物,挑挑揀揀,花一個銅板買一份麥芽糖稀。小劉進接過去就要吃。小黃門提醒他風大,小孩伸手,小黃門快速把他抱回書樓。小劉進拽掉圍脖,窩在太子懷裡嗦完麥芽糖稀就困了。太子帶他回去。

下午,太子一邊煮茶一邊盯著兒子練字。

小劉進寫完一張,宦官為他換紙的時候小孩趁機問:「父親為何不用寫啊?()」

太子接過他的筆在竹紙上寫下兒子的姓名。太子拿過小孩剛剛寫好的字:哪個好看?▽()_[(()」

小劉進很想違心自誇,可他誇不出口,小孩的小腦袋埋他懷中,一副沒臉同他比較的模樣令太子哭笑不得,也令伺候的宦官忍俊不禁。

太子:「父親不止不用練字,也不用練劍。可知為何?」

「父親學會啦。」小孩低聲說。

太子拉起他:「你如今才五歲,而父親練了十五年。」

托太子經常領他出去買東西的福,沒人教他算術,他也知道三個五是十五,五個銅板能買幾個雞蛋,幾斤板栗等等。

聽聞這話小劉進不敢信,掰著手指確定一下,驚得張大嘴巴。

太子笑著點頭:「繼續吧?」

小孩捧著他的臉:「父親好辛苦啊。」

「我們所有人都是這麼過來的。」

小劉進好奇:「不學會怎樣啊?」

「會被人嗤笑,會被人欺負。還記得衛伉表叔嗎?他以前不好好練劍,誰都敢欺負他。」

小劉進疑惑不解:「為什麼欺負他?」

「因為有的人很壞。不是每個人都像進一樣懂事。他們看到路邊的狗都會上去踹兩腳。父親教你識字,以後他們動嘴的時候,你有詞反駁。父親教你練劍是為了他們辯不過你跟你動手的時候你好反擊。不然你得一直跟著父親,或他們。」太子看一眼小黃門,「父親和他們保護你。」

小劉進做夢都想一個人上街,聞言連連搖頭。他一直想不通為何要識字練劍。雖然有時候很好玩,但有時候很無趣。他又不是不認識錢。聽到這番話,小劉進茅塞頓開,拿起筆繼續練字。

連寫四張紙小劉進才可憐兮兮的伸出西小手喊累。

太子遞給他一杯茶湯,又餵他吃塊點心:「陪父親下棋?」

「不想下棋。」小劉進脫口而出。

太子:「好吧。」

小劉進不敢信,懷疑他聽錯了。

「你已經很聰明了,不學也無妨。」

小孩眨了眨眼睛,此話何意啊。

小黃門低聲同小孩解釋,下棋可以讓人變得更聰明。太子故意瞪一眼小黃門,小劉進以為父親不希望他聰慧過人,蓋因太子平日裡沒少嫌他聰慧,眼珠一轉一個主意。小孩放下茶杯,拉著太子的手要學圍棋。

太子慢吞吞拿出圍棋,小劉進忍不住催他快點。在小孩身後的小黃門低頭忍笑——小皇孫啊小皇孫,跟太子殿下耍心機,你還嫩了點。太子殿下可是連陛下都敢糊弄。

() 太子以前休沐日很少去椒房殿和宣室殿。前者難得清靜一日,太子不好打擾。後者多半在後宮,太子過去也見不著人。自打有了孩子,茲劉徹在長安,太子就跟公卿一樣五日一休,第五日傍晚回北邊太子宮。

太子貼心,劉徹反而不滿,認為太子寵孩子。今日休沐,劉徹哪都沒去,問身邊人太子是不是又回太子宮了。

小黃門自然不敢隱瞞。劉徹不由得想起兒子曾經說過,他不想登基為帝。劉徹懷疑兒子手把手教孫兒,正是打著這個主意。

劉徹氣得月匈口疼,霍然起身。殿內宦官嚇一跳,慌忙跟上。劉徹跨步到殿外,冷冷的北風一吹叫他冷靜下來。

翌日下朝,劉徹留下兒子,屏退左右。

太子仔細想想,這些天無大事啊。

周邊小國雖然蠢蠢欲動,但他們懼怕皆懼怕大漢大將軍和大司馬。幾個月前跟匈奴一戰,霍去病沒能手刃單於王,周邊小國依然認為單於王突然病逝跟霍去病脫不了乾係。以至於往年逮住機會就刁難大漢商人的西域小國這幾個月大開方便之門。端的怕惹怒大漢天子,令大司馬盪平西域。

至於天災,幾乎年年有,不是暴雪就是大風,要麼就是乾旱。這種情況憂心忡忡也無用。國庫有錢有糧,大農令甚至無需請示天子就能把此事辦妥。

「出什麼事了?」太子問。

沒有外人,劉徹有話直說,問兒子是不是希望他直接傳位給孫兒。

小劉進才五歲,考慮此事著實過早,是以太子愣了片刻才反應過來:「父皇——」

「朕不想聽你解釋。」

太子:「看父皇的身體人到七十也不難。那時進也有二十一二歲了。」

「不後悔?」

太子粲然一笑。

劉徹頓時覺著他問了一句廢話。

太子斂起笑容:「父皇,您看何時立進為太孫?」

「那是你兒子。」劉徹言外之意太子聽懂了,立不立,立什麼都是太子的事,與他無關。

太子苦笑:「父皇別說氣話。進是長子,為了朝堂穩固,以後也得立他為太子。兒臣倘若不親自教他,日後哪敢傳位於他。」

劉徹轉向兒子:「朕沒聽錯吧?你剛剛說的是太子?」

太子:「父皇不同意他繼承皇位,隻能兒子先為帝不是嗎?」

劉徹頷首,嘴角露出一絲笑意。

太子笑不出來:「父皇,孩兒要是今日登基明日退位,又有什麼意義?」

劉徹:「那是你的事。你不怕百官跪地挽留,朝野動盪,上午登基下午退位也行。」

太子揉揉太陽穴,老父親說笑呢。

劉徹見兒子一臉無語,他心裡很是暢快:「你確定進堪當大任?少時聰慧不見得長大後精明。」

「兒臣明白。」太子認為在他悉心教導下兒子定能成為撐天之柱。

考慮到世間事沒有一定的。比如小劉進調皮,從馬上摔下來。太子並非詛咒兒子,而是皇

家有皇位要繼承,他不得不做好萬全之策。

回到宣室隔壁的太子宮,太子屏退左右,從荷包裡拿出幾個銅書案上一扔,卦象令太子很意外,小劉進跟他幼時為自己算的那一次很像。細想想也正常,他是父,劉進是子,他安然無恙,小劉進方可無憂。可如今皇家隻有他一位皇子,老父親已年過半百,兒子的卦象怎麼還跟他一樣乃是大凶之象。

難不成老父親有可能為他添個弟弟。

太子想為老父親卜卦,隨即一想不如看看兒子凶中藏吉的一線生機。太子研究片刻,確定一線生機是指子孫後代。太子其實不擅卜卦。但算算兒子子孫福方麵於他也不是什麼難事。

子孫後代福澤綿長?太子又倍感意外,進兒有個好兒子,他有個好孫子嗎。若是這樣好像也不可直接傳位於孫兒。進又不是他,他不想當皇帝,不等於兒子也不想當皇帝。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隨機debuff的我陷入修羅場 我在垃圾桶撿反派 為了退休我披上美強慘馬甲 論魔法杖的自我素養 捏臉係統使我超神了 忍者咒高散步日常 治愈係橫濱 繁星永遠都在 他青衫年少 再見盛夏以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