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7 章 無責任番外十一(2 / 2)

加入書籤

「我有分寸。」太子又示意他們嘗嘗點心。

昭平君見狀轉移話題,左右與他無關。

年後大朝,果然有人認為樓蘭欺人太甚。太子令其獻計獻策,其建議令大司馬領兵踏平樓蘭。

天子不在京師的大朝其實大司馬不必參加。但以防朝中老狐狸沆瀣一氣給太子下套,每次廷議他都會參加,比劉徹在京師的時候還勤快。

霍去病聞言頓時想罵人,一個彈丸之地算上平民不足兩萬人,也值得他親自領兵。霍去病正想出列反駁,抬頭看到太子的神色又退回去。

太子冷笑:「小小樓蘭也值得大司馬親自領兵?」

很會揣度上意的官員出列附和,「殺雞焉用牛刀。」緊接著舉薦天子長婿,衛長公主夫君趙破奴。趙破奴今日也在,畢竟年後第一次大朝,身為自家人總要給足太子麵子。

趙破奴聞言也想罵人,大司馬是宰牛刀,他就是殺雞刀?他乃從驃侯,最次也是殺豬刀。

太子也沒推脫此事牽扯甚廣,得由陛下親自定奪。太子直言樓蘭可戰兵力不足五千,無需大司馬,也無需趙破奴,依他之見,上書請戰的大夫就可以領兵。

高門殿落針可聞。

有人想反對,可又怕得罪人,因此猶豫不決。霍去病、趙破奴等人了解太子,認為他不至於這麼糊塗,一定還有後招。後招就是太子給其一萬人,令其出兵樓蘭。隨後太子問他一萬人夠不夠。

那位上書的大夫這才反應過來,慌忙解釋他沒帶過兵。太子問他可曾學過「君子六藝」。有資格參加大朝的人幾乎都學過。建章學堂的孤兒也均有涉獵。隻是學藝不

精罷了。

太子又言,既然他會騎射,又飽讀詩書,那他就可以領兵。大將軍、公孫敖獨自領兵前也沒上過戰場。樓蘭並非匈奴,無需深入草原,不必擔心迷路,出玉門關一直往西便可直達樓蘭城。

那人根本不敢殺人,試探地詢問,滋事重大,是不是先請示天子。太子解釋,父皇年後東巡,他不知道父皇此時在何處,等到父皇回復最快也得二月中。屆時籌備糧草,調動兵馬,又得耽擱一兩個月。緊接著話鋒一轉,可以先籌集糧草,等到月底或二月收到陛下回復就直接發兵。

那位大夫很是擔心地問,陛下會不會不同意。太子安慰他,一萬騎兵不是很多,樓蘭這麼欺負大漢百姓,陛下沒理由拒絕。

那人慌忙找友人求救。其好友起身勸太子,此事還是等陛下回來再做定奪吧。

霍去病這時才出麵附和。

太子一臉可惜地表示那就再等等吧。

此後一個月無人再提樓蘭。雖然城中沒有多少樂子,百姓也不再聊樓蘭搶大漢商人財物。蓋因這事跟多數黎民百姓無關。百姓也明白樓蘭不敢侵擾大漢邊關,不擔心邊關狼煙四起,他們當兵的族人親友有可能血灑疆場。

新的流言又出現了,朝廷花費眾多人力財力、博望侯辛苦打通的西域之路要斷了。

其實通往西域的路還有兩條,也不必經過樓蘭。一條出玉門關就往北幾百裡,從樓蘭最北邊往西可抵達龜茲、大宛、烏孫等地。也可以出陽關,從樓蘭最南端,繞過樓蘭再往西,可抵達精絕小國,再到大月氏等國。

一些商人從玉門關往西去樓蘭城蓋因城中有美玉,還有西域商人,西域人需要絲綢,大漢公卿世家需要美玉,他們可以在城裡直接交易。

樓蘭官吏敢要五成收稅,就是因為大漢一塊茶磚可以換一塊同等大小的美玉。大漢商人不放棄這條線也是因為來錢快又賺錢。

精絕小國也很富饒,也有大漢商人去那邊交易。而精絕離邊關甚遠,路上有狼群有風沙,他們是拿命賺錢。前往樓蘭的商人還稱不上拿命賺錢。

同樣出玉門關往北再往西前往大宛等地的商人也是拿命賺錢。北邊那條路不止有狼群風沙,還有可能有往西遷徙的匈奴部落。

改往大宛和大月底等地去的商人聽到「西域之路要斷了」的流言嗤之以鼻。

往樓蘭去的商人隻是一小部分。他們不能往樓蘭走貨,黎民百姓也隻是少賺幾文或幾十文。這些錢對貧民而言可能是救命錢,但對擅織布做紙的人而言隻是少買一頓肉罷了。

太子令他的侍從官查清楚這點就不再過問此事。不過典客那邊該怎麼去信依然怎麼去信詢問。

少走一趟貨就少賺幾百貫錢。太子沉得住氣,賺快錢賺習慣的商人急了,終於舍得花錢請人。初秋時節,千人車隊出玉門關,往西前往樓蘭。

到樓蘭照常被收一成財物。這個稅其實不算多。商人乖乖交了。樓蘭官吏卻因此認定大漢當真不會因此出兵,又生貪念,東西到手不給美玉

雖說拿人錢財為人消災,但不包括拚上性命。護衛不拚命,這一支商隊堪堪裹住本,還得倒貼請護衛的錢。與此同時,太子同老父親商議,在樓蘭城外建城。

劉徹難以置信,叫他再說一遍。

太子:「樓蘭敢出兵阻撓大漢建城嗎?()」

劉徹搖頭。

太子:從酒泉、敦煌,張掖等地各抽兩萬人,再從關中抽調幾萬將士。兒臣記得樓蘭依湖而建,樓蘭在西北,我們就在湖東南方向。

豈不是陽關附近??()」

太子點頭:「陽關往西百裡,同樓蘭隔湖相望。」

「那邊不是大漢疆域。」劉徹提醒兒子。

太子好笑:「大漢派兵十萬在那裡建城誰敢反對?」

劉徹張了張口,兒子怎麼跟強盜似的,比他還厚顏無恥。

「那邊算起來屬於樓蘭國。」劉徹再次提醒兒子。

太子:「既然是樓蘭國,為何不圈起來?」

劉徹無語又想笑。

「難道不是嗎?」

劉徹:「依你之見,你在人家門外劃一片地,那片地就是你的?」

太子搖頭:「尋常百姓過日子自然不能這麼做。我在鄰居門口賣東西,鄰居也不會找我要五成財物。他們不仁就別怪咱們不義。兒臣請三舅算過,發兵樓蘭所需糧草,如果有將士戰死沙場,撫恤金以及以前培養將士花費的錢財,足夠蓋一圈城牆。」

劉徹:「長寬各幾裡?」

「十裡。兒臣打算內城十裡,外城二十裡,挨著樓蘭城用的那個湖。」

劉徹揉揉額角:「你這真是在人家門外建房。」

「進城不必交稅。」

劉徹:「拿什麼養守城將士?」

「可以在外城種田放牧,內城修鋪子和房屋。房屋可以買賣,鋪子隻租不賣。短期租金貴,長期便宜。這可比拿下樓蘭城合算。」

劉徹挑眉:「你最初計劃是等著商人出錢請求朝廷出兵吧?」

「確實如此。」太子什麼都料到了,唯獨沒料到那些商人那麼固執,寧願財物被搶也不便宜朝廷。

劉徹又想笑:「在人家院裡建房,這事,朕想想都替你臊得慌。」

「父皇,他們可沒修城牆把那些地圈起來。我們不用也是便宜匈奴人。以前那邊是冒頓單於的地方。匈奴占得,我們用不得?」

劉徹:「此事百官不會同意。」

「他們以前還喜歡跟匈奴和親呢。」

劉徹揉揉額角,令黃門把關外地圖找來。

黃門覺著太子殿下此舉甚好——你厚顏無恥,我比你更無賴。他小跑去找收藏嚴密的地圖。劉徹見狀很是無奈。太子看著黃門的背影笑了。

劉徹:「笑?你等著挨罵吧。」

「父皇是天子。」太子提醒他。

劉徹呼吸一窒,可不是嗎。修城這麼大的事,就算他推到太子身上,黎民百姓也不信。

「父皇,邊關將士不出關也得朝廷養。雖然修城建房辛苦,我們可以把用來打樓蘭的糧草換成錢,發給修城的兵卒。每月多十文俸祿他們都很滿意。城有了,將士們有錢了,大月氏等地商人來了,城中明碼標價,龜茲、大宛等國商人也不介意多走百餘裡。樓蘭不攻自亡。」!

() 元月月半向你推薦他的其他作品:

希望你也喜歡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隨機debuff的我陷入修羅場 我在垃圾桶撿反派 為了退休我披上美強慘馬甲 論魔法杖的自我素養 捏臉係統使我超神了 忍者咒高散步日常 治愈係橫濱 繁星永遠都在 他青衫年少 再見盛夏以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