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回憶·打寶(1 / 2)

加入書籤

臘月二十三,南方的小年,一年到頭的繁忙也告一段落。女兒的一張折紙落在地上,我撿起來隨手疊著,疊著,疊出了一段童年時光……

清晨醒來沒有嘰嘰喳喳的鳥叫,卻迎來紛紛揚揚的江南初雪,真是驚喜!

江南的雪啊,真像個女子,溫婉而來,不像我老家山東的雪,來之前一定伴隨著呼嘯的朔風,若是能下一場平平靜靜的雪,那真是奇了怪了。

伴著雪來的是年味兒,還有奔湧而來的記憶,童年的記憶。

土地上,一群少年圍在一起,其中一個穿著花棉襖的小男孩,高高揚起的手中拿著一個精致的「寶」,眼睛瞅準角度,將月要一扭,重重拍在地上同樣精美的「寶」上,一瞬間,人群歡呼起來,羨慕的看著花棉襖男孩手中的兩個寶。

不必說天還沒亮就出發的趕大集,不必說堆雪人打雪仗放炮仗,也不必說像閏土說過的雪地抓鳥,單單是打寶這一項,就足以說個半天了。

打寶,顧名思義,要打,可是這個寶是個什麼東西,又是如何打,我們又是如何從中獲得樂趣的,且聽我慢慢道來。

打寶之前得先疊寶,疊寶既要有好的材料,也得有好的手藝。如果你的材料太差勁,沒人瞧得上,當然是不會有人跟你玩兒的。於是每逢放年假,我們這群小朋友們就化身偵緝隊,眼睛堪比蜜蜂尋蜜,狼狗嗅肉,隻要大人一發了掛歷——九十年代很時興的新年福利,當然商場裡消費一定的金額也是可以兌換的——他們保準得先藏好,否則,這家的孩子冒著「生命危險」也要偷偷撕下幾張疊寶。「這個封麵反正用不到,能送給我嗎?」「封底也不用對吧」隻要大人不答應,這些問題就會像蚊子哼哼一樣,縈繞耳際久久不散。要是哪家大人準備了一條香煙過年,你看著吧,這家的娃娃得一天問十遍「爹,你啥時候開啊!」還得囑咐二十遍「千萬小心,別撕壞了,我得疊寶。」吃著飯還得跟媽媽說一句「我爸開煙的時候讓我來啊!」然後表現得格外乖巧。

書,也是疊寶的好材料,但是沒人用,那時候是很愛書的,第一是因為書比較稀少,第二是因為書要留著,給弟弟妹妹用,亦或是過兩年打包賣廢紙錢。在我印象中,還真沒有用書疊寶的人。

解決了材料問題,就是手藝問題了。也不知道是從誰開始傳下來的疊寶手藝,期中還有一些門道的。疊什麼樣的寶厲害,能在對抗中占便宜,於是在我們孩子中間就形成了不成文的等級。高手段是不屑於和新手玩兒的,因為新手的手藝不行,贏來的寶也就沒多少價值。那個時候,每天出門,要先把自己的寶整理好,由小到大排列好,像大人夾公文包上班一樣出門,也許當天回來的時候滿滿收獲,也許回家的時候會兩手空空。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我隻想安心養崽啊 女帝去哪了 無聊,隨便寫寫 嘰嘰喳喳和切切察察 快穿之反派宿主演技爆表 佛係修仙人 虛空盛典 [原神]穿成被散兵撿到的孩子 當治愈變逃生遊戲後 從零:夜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