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型岩洞(1 / 2)

加入書籤

我首先看見了一幢至少有三四米高的影壁,是用夯土夯築而成的,上麵不像明清的影壁,並沒有花紋圖案。影壁後麵的兩側是向兩側延生的巨型夯土建築,比前麵影壁的兩倍還要高出不少,頂上仿佛還都是以瓦為頂,牆身有部分夯土剝落的部分可以看出這是木結構建築。

「這是周人的建築。」站在洞口的陳荼忽然開口,道。

我震驚之餘,問道:「周代的建築?據今三千年的東西如今還能立在這裡?這不可能!」

「你看,我們所處的區域,實際上是一個巨型的地下空腔,在這裡幾乎不會受到任何外界因素的影響,空氣流通很慢,這些遺跡就是這麼被保存下來的。」陳荼說道。

我順著陳荼的話抬起頭,發現我們所處之地並不是一個墓室,而是一個半球形的巨型岩洞,腳底被人為鑿平過,頂上最高的地方既然有至少六十米,有一些植物的根莖垂下來,中間還有這大大小小的黑斑。

我又順著頭頂往四周看,發現黑班幾乎遍布岩洞除了腳底的每一處!我眯起眼睛仔細觀察,心裡忽然「咯噔」一下,這可不是黑斑,這分明是大大小小不同的洞口,就和我們身後這條通往「藏經閣」的狹小通道一樣!

我把發現和他們說了出來,老施下巴都快張到了地上:「臥槽,這是他媽的一個巨型馬蜂窩呀!」

「那這每一個洞後麵不會都有這麼一個地宮吧?」老施接著補充自己道。

如果像老施的說法,每個洞口後麵都有像我們一路下來這麼一處地宮的話,那簡直不敢想象……黑峽附近的群山豈不都是被掏空的?我的天……

「看樣子這裡就是目的地了吧,要是這裡還不是我是想不到還有比這裡更牛逼的地方了,你師父他老頭子在不在這裡?」老施問我道。

「我不知道啊。」這個遺跡已經完全刷新我的認知了,在這之前我認為這麼久遠且保存的這麼完好的遺跡根本不可能存在,除非是在小說或電影裡,但這是現實,他們真的出現在了我的眼前!我頓時對師父的目的有了新的改觀,我開始以為師父隻是為了斂財才下墓失蹤,現在看來,這種規模的遺跡和錢已經扯不上任何關係了。

「那次事故的真相……」

我突然想到師父筆記本裡的這句話,事故的真相,一定和這座遺跡有關!

「那我們快往裡走,說不定楊斌他們已經先我們一步了。」我拉著兩個人往影壁後走去。

影壁後的建築中間是兩扇有五米高的木製大門,其中一扇依然堅挺在門框上,另一扇門或許因為門軸腐朽,已經躺倒在地上,木頭上已經長出真菌一樣的東西,踩在上麵會有一個坑,腳感如同棉絮一般,我們在上麵還發現了更小的腳印,想都不用想就知道一定是秦斐。

當我走過這扇門時,前麵是一塊如同中學操場一樣大的空地,再前麵是一幢像堂屋一樣的建築,左右兩側各有數間廂房。我忽然想到了鳳雛甲組遺址的復原圖,一對照好像有好幾分相似。

我回頭指向影壁後的建築:「這是東西門房。」又指向空地和前麵的房子:「如果沒錯的話,這是中院,而這是前堂。」

陳荼點點頭,老施仿佛劉姥姥進大觀園一般,抱著月匈環顧起來。

「誒奇怪,我在電視上看商周建築房頂不都是茅草麼,為什麼這裡房頂都用瓦?」老施指著前堂屋頂的板瓦道。

我曾經把玩過師父收藏的一個物件,就是周代的瓦片,師父和我講過相關的知識,我回憶了一下,對老施道:「其實茅草屋頂是大多數人對商周建築的一種刻板印象,人類用瓦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到了商周,宮殿建築用瓦也不在少數,周原遺址與二裡頭都出土過不少瓦片。」

「但當時的生產水平落後。」我停頓了一下,喘了口氣繼續講:「除非是忽然掩埋,不然有很多建築材料都會被回收重新利用。這種情況其實在近代也發生過,據說曾經有考古學家,在老百姓砌豬圈的石料裡發現了圓明園的殘缺物件。」

老施兩眼放光:「還有這種好事,那我這次出去之後,也去我家老宅挖一下有沒有什麼值錢貨,致富之路啊!」

「趕緊走,旱魃還會來。」陳荼在一旁提醒道,我和老施這才如夢初醒,這座遺跡實在太令人震撼,都讓我們忘記後麵還有個三千年女僵屍在追我們了。

於是我把好奇心揣回肚子裡,拿起手機哢哢拍了幾張照片,就往前堂裡麵走去,堂前左右各有一扇門洞,暫時看不出具體的排列講究,便直接從更近的那扇門進到堂內,內部祭祀用的青銅器按某種規律排列著。上麵屋頂的瓦縫中,從上往下生長著一些厭光的蕨類植物。

我們隨即從後麵走出前堂,視野一下變得寬闊起來,前麵是這座建築的主廊,兩側都被夯土牆圍了起來,如果按照之前的推測,這圍牆裡麵應該是一個院子,我剛從圍牆這邊挪開眼,就見陳荼指著主廊對出的遠處。

「你們看。」

圍牆後麵是後室,建築主體大概五六米高,就在我不理解陳荼讓我看後室的意義時,我的視線聚焦到了後室再往後很遠的位置。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科幻相关阅读: 瓦特尼亞大陸的故事 山不讓塵,川不辭盈 活日錄 費佳,但好人 重生之從收破爛開始 全世界都將奉我為王 釣係遊戲 我的生活變成了遊戲 穿書後我靠玄學爆紅全網 關於我帶著公會穿越獵人這檔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