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1 / 2)

加入書籤

朝堂上鬧得很是厲害,朝臣們還是要臉麵,絕口不提結黨營私,隻堅持稱舉薦製乃歷朝歷代的規矩,以德以才選士,不可輕易更弦改轍。

隨著朝堂的爭論日盛,逐漸分為了三派。

姚崇保持中立,張說成為了守舊之首,宋璟堅決支持張九齡。

陛下李隆基看似公允,卻連著罷了舉薦上來的官員,在開元之初,堅持州郡官員的重要性,下令考核州郡的官員,從刺史到縣丞,皆必須經過考核。

各州郡的刺史,節度使,乃至縣令縣丞,大多都是世家子弟,舉薦出來的官員。

事態蔓延開來,朝臣們徹底看明白了李隆基的態度,猶在努力掙紮,試圖做最後的抵抗。

京城貧寒,投靠無門的讀書人,紛紛出來抗議。

科舉是開拓了貧寒弟子走上仕途之路,但這條路,本就狹窄,還要努力鑽營。

大唐的官員,以到長安做官為榮,從長安到一州郡任刺史,都算是貶謫。

州郡縣的官職,都被有門道的人占據,他們要出仕做官,這條道算是懸崖峭壁。

以前無人敢提及此事,如今被張九齡撕開,有了人領頭,他們如何能不憤怒?

這一場鬧,直到年後都未平息。

武夫人得知了朝堂上的紛爭,這天外麵日頭好,春光燦爛,太陽照得滿樹粉嫩的櫻花,遠看去像是一樹煙雲,她趁著歇息時,拉著譚昭昭去賞花。

兩人在櫻花樹下轉悠了一會,武夫人欲言又止,終是未能忍住,低聲問道:「我聽說了朝堂上鬧得厲害,張相可會有事?」

高力士上次離開時稱張九齡會沒事,看李隆基的舉動,實則在支持張九齡。

算上讀書人以及宰相宋璟,張九齡的勝算應當很大。

但事情最終未有定論,譚昭昭與張九齡都不敢妄下決斷。

譚昭昭靜默片刻,坦白地道:「我不清楚。」

武夫人一愣,倒也是,這次不比從前,張九齡的主張,是要斷了許多等著攀附關係之人的路,他們如何能善罷甘休。

「換作以前,我倒會以為張相是大題小做,不過是給自己博虛名罷了。如今看來,我倒以為,那些靠著關係得了官做之人,終是走不長遠。」

裴光庭與武氏皆出生世家大族,武氏的娘家親族,裴氏皆因此出仕。

不過如今武氏幾近沒落,李隆基後宮武氏出生的嬪妃,隻有定王的女兒l,被封為了婕妤。

武氏數次親歷巨變,近親之人慘死,早已不如以前那般,看重家族權勢富貴。

對於兒l孫的富貴,武氏已經夢醒,一切端看他們自己的本事,家族能庇護他們,一旦覆滅,他們會因此小命都不保。

譚昭昭挺意外看了武氏一眼,被她橫了回來,柳眉一揚,道:「怎地,你竟是不相信,我隻知曉吃喝玩樂,也能有此般見解了?」

譚昭昭忙賠不是,笑道:「我是挺意外,夫人變了

許多。」

武氏揀了片落花拈在指尖,粉嫩的花瓣嬌艷,不知何時掉落,已經失去了水靈,開始枯萎褪色。

「富貴權勢,就跟這花一樣,嬌嫩經不起風霜。」

武氏惆悵萬分,拂去落花,挽著披帛,緩緩往前走去,眉間的金絲花鈿,在太陽下熠熠生輝。

譚昭昭看著她的落寞,不知如何開解,默默隨著她走到回廊,依偎在廊柱下,望著滿園春色。

武氏側頭,突然道:「那人,回來尋我了。」

譚昭昭頓了下,一時半會沒能明白那人是指誰。

武氏杏眼圓睜,嗔怪地道:「就是從前我同你說的那人。」

此刻,武氏似嬌似嗔,如少女般嬌俏,眉眼盈滿了春意,勝過庭院裡的春,曾經讓她輾轉難眠,魂縈夢牽者的就隻有李林甫。

譚昭昭徹底愣住,情不自禁暗暗擔憂起來。

武氏雙眸閃亮無比,朦朦朧朧望著遠處,聲音幾近低喃:「他又回來尋我,述說離情,稱他永遠忘不了我。」

她轉過頭,雙手攏在了月匈前,喜悅噴薄而出:「他忘不了我呢。他稱我比小娘子還要嬌艷,是最動聽的樂聲。」

譚昭昭怔怔問道:「夫人又與他在一起了?」

武夫人笑容更甚,頭一歪,發髻上的點翠梅花簪隨之晃動,咯咯笑道:「你猜?」

譚昭昭搖頭,道:「我猜不出來。」

女人傻得很,會相信甜言蜜語,一頭紮進去。

其實不隻是女人,男人亦一樣,會相信甜言蜜語,人皆喜歡聽好話。

男人與女人不同之處在於,一邊是逢場作戲,一邊是死心塌地。

至少武氏曾如此,否則,她不會在裴光庭剛去世時,就迫不及待去替李林甫謀求宰相的差使。

武氏嗬嗬一聲,臉上的笑容漸漸散去,直起身子,修長的脖頸透著高傲:「說來奇怪,聽到他說這些話,我當時會心動,回味起來時,亦覺著甜蜜。隻我不會再一頭撲上去。前日他曾差人送信來,說是邀請我出城去賞春,學堂裡有事忙碌,我想都不想就拒絕了。在閒暇時,我可能見他,享受著他的奉承,他的萬般殷勤討好。」

說到這裡,武氏朝譚昭昭眨眼,「有何嘗不可呢?」

譚昭昭暗自鬆了口氣,隨著她一起笑起來。

是啊,有何嘗不可呢?

閒暇寂寞時的消遣罷了,跟大多數男人一樣。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科幻相关阅读: 地球神話人物,在星際炸裂 [清穿]側福晉她表裡不一 玫瑰無原則 皇姐為夫 真千金下山回豪門,哪有不瘋的 女扮男裝後我掰彎了男二 帶崽暴富後,戰死的相公回來了 誤入眾神之間聊天群之後 失算 豪門拍賣會,真千金鑒出百億寶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