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1 / 2)

加入書籤

高力士離開之後,張九齡見譚昭昭坐在那裡怔怔出神,凝望著她沉靜的容顏,腦子裡飛快閃過些什麼,太快,且仿佛有些荒唐,使得他不禁失笑搖頭。

過了一陣,張九齡見譚昭昭還一動不動坐在那裡,眉頭微蹙,關心地道:「昭昭,你怎地了,可是遇到了難題?」

張九齡聰慧過人,譚昭昭心裡一驚,怕被他看出端倪,忙整理了情緒,道:「沒事,我是在感慨,初見三郎的時候,他才這麼點大。」

本是為了岔開話題,譚昭昭卻很是感慨萬千,抬手比劃起高力士的身高,「可憐得很,如今已經長得人高馬大,哪有半點以前的模樣。先前我看到他發髻間已夾雜著好些銀絲,歲月如白駒過隙,倏忽間就過去了。」

張九齡道:「高三郎比你我都要年輕十餘歲,卻早生華發。他位高權重,覬覦他位置的人也多,定是要操勞些,這個位置難做啊!」

譚昭昭沒好氣地道:「高三郎這個混蛋,他就是活該!」

張九齡見譚昭昭生氣,趕緊擁著她勸道:「昭昭別生氣了,高三郎就是怕你知曉,見著我的時候總是說,昭昭易怒,讓我切莫在你麵前透露口風。我也懶得與他費口舌,他就是掩耳盜鈴,高三郎一出門,就他那陣仗,長安城三歲小兒都知道。他真以為能瞞得過昭昭。能有個人製住他也好,比起他以前的囂張,如今已經算是收斂了。」

高力士深得李隆基的信任,加上李隆基開始懶政,遞到禦前的奏折,李隆基都吩咐交到他手上,讓他過目之後,再送上去。

如此一來,朝臣對他愈發恭敬,甚至皇室宗親王公貴族,見到他都要避讓三分。

太子李亨敬稱其為「一兄」,皇子公主皆稱其為「阿翁」。

除了在長安的諸多宅邸,迄今為止,他在李隆基的寢宮旁都留有一間院落,供其在宮內居住,權傾朝野也不為過。

高力士如今已今非昔比,能在她麵前掩飾一一,已經是對她極大的尊重,她無奈道:「隨他去吧,我隻擔心他,爬得高,以後跌得也重。一旦陛下一朝天子一朝臣,他能否全身而退,他是聰明人,心裡定當有打算。」

譚昭昭說到這裡,聲音不自覺低了下來。

李隆基身體已經開始起了中毒的反應,以現在的醫術,基本上就是藥石無醫,不經治療,器官很快就會衰竭,活不了多久。

要是李隆基駕崩,高力士的地位就尷尬了,新帝登基,有自己身邊的一眾人馬,哪有他的容身之處?

何況貴為太子的李亨與一個閹人稱兄道弟,事後清算之事並不鮮見,太多人巴不得高力士墜入塵埃,好趕上去踩一腳。

張九齡見譚昭昭愁眉不展,清楚她雖然嘴上罵高力士,卻始終放不下他。

這些年來,在長安與她真正交好的,除了一縷香魂的雪奴,就隻有高力士。

張九齡沉吟了下,道:「我會再多勸勸他。隻是昭昭,三郎在其位置上,想要

下來的話,估計也難了。」

譚昭昭何嘗不明白,高力士一旦失去了權勢,隻怕很快就會屍骨無存。

張九齡見她沉默不語,一時也沒了別的法子,輕撫著她的發髻,逗著她道:「昭昭放心,你依舊是滿頭烏發,而我,卻真的老了。」

馮氏已近八十歲的高齡,在這個時代,是遠近聞名的高壽,依然精神矍鑠,頭發還有一小半烏黑發亮。

譚昭昭已年過四十,估計是隨了馮氏,加上隻生育了張拯一人,一點都不見老,頭烏發黑壓壓,肌膚光潔飽滿。

張九齡一向勞心勞力,為了大唐殫精竭慮操勞過度,身形雖始終清瘦挺拔,兩鬢角卻滿是銀絲。

譚昭昭暫時將高力士之事拋開,笑著打量張九齡,道:「大郎仍然是鳳儀無雙,提起張相,天下無人不識,皆以大郎的裝扮為時興,爭相效仿。」

大唐的朝臣入朝時,隨身攜帶表明身份的魚符,張九齡嫌棄捧著麻煩,又不雅觀,便做了個精美的囊袋裝著,斜掛在月要間。

久而久之,用囊袋裝魚符便流傳了出去,有魚符的官員月要間都掛著各式囊袋,爭奇鬥艷。

大唐人愛趕熱鬧,追求時興,長安的風流郎君們,避諱開魚符的形狀,月要間的荷囊,變成了各式趣致的樣式。

張九齡笑起來,眼角的皺紋隱隱,譚昭昭迎著他的笑,先前內心的慌亂徹底散去,變成了安定。

她亦並非隻是出言安慰他,比起年輕時的驕矜,如今的他沉靜如山,溫潤如玉,偶爾間還會如烈火般燃燒。

至親至疏夫妻,他們做到這般,兩世都難得。

譚昭昭道:「我們老了,還有年輕的後人在呢。大郎且看王摩詰,杜子美他們,才華橫溢,若留下完善的規矩律法,大唐以後的國君平庸也不怕,至少還能繼續維個幾十上百年。」

張九齡琢磨著譚昭昭的話,頓覺著眼前豁然開朗。

太子李亨乃是元獻皇後所出,資質平庸,遠不能與當年的李隆基相比。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科幻相关阅读: 地球神話人物,在星際炸裂 [清穿]側福晉她表裡不一 玫瑰無原則 皇姐為夫 真千金下山回豪門,哪有不瘋的 女扮男裝後我掰彎了男二 帶崽暴富後,戰死的相公回來了 誤入眾神之間聊天群之後 失算 豪門拍賣會,真千金鑒出百億寶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