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1 / 2)

加入書籤

【「悠悠萬載歲月,華夏沉沉浮浮,幾度興衰,每每翻看史書,總是讓人感慨不已。

大家好,我是主播李一。

今天閒來無事,我們就來聊一聊歷史好了。

有道是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這話不假,賢明的君王懂得借鑒歷史,接受好的事物,規避不好的東西,比如唐太宗,這句名言也正是出自唐太宗口中。

大家都知道唐太宗是一個明君,善於納諫,貞觀一朝最有名的諫臣魏征死的時候,唐太宗悲悸之下感嘆道:「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而今他卻失去一麵鏡子。」寥寥數句卻告訴我們要以史為鏡、以人為鏡,對於成敗得失,都要引以為鑒,以免重蹈覆轍,是不是說得很有道理?

這又讓我想到了鄒忌諷齊王納諫,也是以小見到的事跡,可見從古至今的偉大的人總是善於發現別人發現不了的,看見別人看不見的,以此聯想到國家的發展,所以人家能名留青史不是沒道理的。

當然,他們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唐太宗就不必多說了,鄒忌諷齊王納諫也是以前課本必備的文章,大家也是知道的,我們也許成為不了像他們那樣了不起的人物,但是多了解了解歷史總是不錯的。」】

貞觀元年,李世民剛登上皇位大半年,才解決一連串讓人頭皮發麻的事情,筋疲力盡,此刻難得休閒度日,誰知天空一道白光大作過後,出現一個天幕,天幕上有一個衣著古怪的女子正在說話。

「護駕——」

「陛下小心。」

天空突然出現如此詭異的畫麵,讓人不禁驚恐,麵對未知的事物更是謹慎緊繃,場麵兵荒馬亂。

李世民當即先控製住宮內的局麵,再召喚百官,又吩咐長安戒嚴……等一係列操作後,才看向天空,思索那衣著古怪的女子的話。

鄒忌諷齊王納諫這個典故他也知道,至於唐太宗,唐…難不成是他唐朝?

那唐太宗會不會是他……還有魏征,李世民品味那句名言後,心裡很是贊賞,被誇是明君更是心花怒放。

「陛下。」房玄齡等人匆匆而來,剛要行禮就被免去,李世民示意他們看天幕。

被死亡的魏征也在府中皺眉,先太子已然逝去,那這唐太宗必然是那位,善於納諫,死後悲悸,難道他們以後真的君臣相得不成?

作為太子府的屬官,在太子已死,秦王得位的如今,他的處境不可謂不尷尬,可是魏征卻依然鎮靜自若。

秦王並非目光短淺之人,殺他隻會擴大事態,讓朝廷陷入動盪,如此也就更不需要擔心家人的安危。

隻是,他以為他的前程也會隨此而終結

而另一個時期,李淵當朝的時候,聽見魏征,頓時看向太子李建成,畢竟魏征就是太子府的。

李建成更是心中一喜,他一直忌憚二弟李世民,他實在是戰功赫赫,手握大權,如今看來以後他還是順利登基,成為明君,流芳百世了。

「恭喜大哥。」李元吉立刻湊上去道賀。

此時的魏征心想:難道是太子聽了他的建議,殺了秦王了?不然也不能順利登基?

秦王一係的官員卻都麵色不好看,有人更是冷聲道:「不知道是什麼妖物在此妖言惑眾,陛下不得不防啊?」

李建成微笑,別有深意道:「焉知不是神跡顯現,為我大唐指明大道。」

何為大道?自然是太子繼位,秦王當廢!

秦王李世民不動聲色道:「大哥說的也有道理,眼下也沒別的辦法,不然繼續看?」

李建成看了他一眼,「自然,神跡現世,豈能錯過如此機緣。」

李世民笑了笑,以他對朝廷的掌握,難道今後還真的會敗給大哥?若真是如此,那大哥的城府倒是比想象中的來的深,他當以此為鑒,更好應付接下來的局麵當然,誰又能知道唐太宗是誰?未必不是他!

魏征是太子屬官不假,但若是有才,他便是上位難道就不能加以重用嗎?

皇位之爭,鹿死誰手,猶未可知。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歷史上那些明明很厲害卻過分短命的大一統皇朝好了,畢竟不是誰都能天胡開局,然後又如流星一般劃過天空,讓人遺憾又可惜又深惡痛絕的。」

「要說華夏五千年歷史,朝代更替,建國者無數,可是真正的大一統王朝卻隻有11個,也就是秦朝、漢朝、新朝、西晉、隋朝、唐朝、武周、北宋、元朝、明朝和清朝。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科幻相关阅读: 曬斑遐想 我隻想被我拯救的反派拋棄 你好可愛 披星戴月的想你[婚戀] 論消滅王子病的可行性報告 隆京夜獻 心軟的神[快穿] 俺爹 浩然一生如長歌 抱歉,我是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