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放大猜疑(1 / 2)

加入書籤

在寧遠河右岸,臨時搭建起來的營地之中。

李玉鑒的一眾心腹死忠、軍中眾將,盡數聚集於此,商議軍務。

上首的李玉鑒,此時沉聲問道:

「帶來的輜重,都送進去了?」

一名將校,此時出列回稟道:

「一應輜重物資、米糧軍械,都已經送進去了。」

說到這裡,這名將校回想起在寧遠衛中所見景象,不由心中一顫,聲音低沉地道:

「隻是城中情況,並不太好……當初守城的七千官兵,如今就算加上受傷的,也不足三千人。」

「城中物資盡數耗盡,連飽腹的糧食都沒有了。付千戶說,若是輜重再晚兩日送到,他隻怕都要下令將士食人肉補充體力了……」

聽到這話,李玉鑒微微一嘆,語氣異常凝重,又帶著幾分慶幸,道:

「這次北平府未遭敵寇入侵,全靠著寧遠衛的官兵,於危急之時,挺身而出,為國盡忠,死守孤城。」

「幸而本王率軍及時趕來,否則若是讓這滿城忠勇將士遇難,本王心中不知該如何悔恨啊!」

此時帳中的眾將,自然為這些幸存將士而感到高興。

但更讓他們為之動容的,卻是眼前的這位燕王殿下!

為了馳援寧遠衛,以親王之尊,竟然能不顧危險,僅率輕兵親赴前線。

明明還不過弱冠之年,親臨戰場前線,卻能夠指揮若定,以疑兵之計,成功嚇退高句麗大軍,救下了寧遠衛守城官兵。

有這樣的一位燕王殿下都督遼西戰事,實在是讓一眾將領感到安心。

可此時的高繼勛,在沉默了一會兒之後,卻是忍不住開口勸道:

「殿下,今日一戰,雖說騙得高句麗大軍退兵。可這不過是對麵未曾察覺,這是疑兵之計而已!」

「不需幾日,甚至很可能明日,高句麗那邊就會察覺出不對勁。到時候大舉來攻,我部僅有五千兵馬,又如何能擋?」

為了盡量瞞住對麵高句麗,梁軍在寧遠河右岸,紮了連片,足夠數萬大軍入駐的營帳,甚至連造飯之時的炊煙火堆,也是特意弄出了許多。

可這些小手段,也不過能瞞過一時而已。

隻要這幾日沒有大批援軍進駐寧遠衛,高句麗那邊反應便是再遲鈍,也能夠發現不對勁。

「末將認為,還不如趁著高句麗沒有反應過來,連夜將寧遠衛官兵接出來,撤回山海關,憑雄關固守,方可抵禦大軍啊!」

此時高繼勛的這番話,倒也並非完全出自私心。

如今他們手下,攏共就五千兵馬。麵對的,卻是對麵數十萬大軍。

這神仙仗,誰能打?

與其讓燕王涉身險地,倒不如撤回山海關,憑借雄關還可從容固守呢!

一眾將領,亦是頗為認同地點了點頭。

李玉鑒聞言,也是麵露遲疑。

可沉吟了片刻之後,她眼神卻是再次堅定起來,搖了搖頭,道:

「不動,或許還能瞞住敵軍幾日。可若是連夜撤軍,高句麗恐怕立時就會反應過來……別忘了,對麵可還有瓦剌騎兵呢!」

弓馬嫻熟,來去如風的瓦剌騎兵,雖不擅攻城,卻最擅長追擊。

連夜撤走,隻怕都走不到山海關,就要被瓦剌騎兵追上,讓撤退變成一場大潰敗了!

眾將聞言,也頓時意識到了這一點,臉色不由沉重起來。

進不能進,退不能退,著實讓人頭疼……

可此時的李玉鑒,卻是突然發話道:

「送去瓦剌那邊的金銀布帛,可曾準備好?」

一旁的心腹,連忙接話道:

「已經裝車了,明日便啟程送去!」

高繼勛聞言,不由開口問道:

「殿下是想要賄賂瓦剌可汗,讓瓦剌退兵?」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仙俠相关阅读: 諸朝都在直播間看我考編 七零年代懶媳婦 七十年代海島嫁夫 天邊的雲彩閃閃 我心度君行 精靈之許木 封域 在物價暴跌的世界當神豪 攸墨一夏 那個大佬她重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