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定義判斷(1 / 2)

加入書籤

春秋戰國,

六國的王公大臣有些不滿於天幕的突然打斷,甚至覺得是吃飽了閒的沒事,才會乾出天幕所說之事。相比之下,他們仍想繼續看小窗,在發現小窗不受影響後,他們就開始一心一用起來。

一邊令侍臣注意著天幕,在說到有關本國利益之時,及時告知於他,一邊又仔仔細細地翻看著彈幕,找出本國的有大才能者,好好重用一番。西漢。

劉徹猛然一抖。

他剛剛就在回放上看到了一堆說「求雨是巧合而已,根本沒用」的話語,正覺得失落不已之際,又看到了一群說他「金屋藏嬌」、 「去母留子」的彈幕。

甚至彈幕上還在為他究竟是不是叫「野豬」而爭論。

這令劉徹覺得極沒有麵子,他何時叫過劉彘了!何時說過要用金屋將皇後藏起來了!皇後又何時叫過陳阿嬌了!幸好在那一堆又一堆言之鑿鑿的「妖言惑眾」中,出現了不少透露以後之事,他正準備——記錄,天幕就開始說話了。劉徹深有感觸地點了點頭: 「野史如何能信?可悲可嘆,明明是胡亂瞎寫,竟被當了真。」

就是不知那兩個皇帝和賢後是誰?下次的回放中,彈幕一定會提起吧。

劉徹默默地在心中記下此事。

到時一定要去看看的。

隋朝。

「因為喜歡孫子而傳位兒子的兩個皇帝?」憂心已久的楊堅在聽到這句話的時候,獲得了力量。他看回放中的彈幕,居然說他的兒子一個都不行,不如直接培養李世民?楊堅看的是血氣上湧,喉嚨口隱隱有血腥之氣浮動。

而現在,他找到了方向。兒子若是不行,孫子呢?

若是能將孫子養好,屆時……也未必要先傳位於子。元朝。

剛看完雜劇《抱妝盒》的人陷入了沉思。

這劇裡頭說的,劉皇後命宮女將李美人之子刺死,宮女卻和內侍將太子藏在妝盒內悄悄送走的故事,會不會就是天幕所說的「一代賢後變妒婦」?明朝。

朱允蚊覺得這世上怎麼會有這樣傳位的事情?

之前的朝代中從未聽說過這樣的情況,是以定然是發生在那清朝!而他們會有此流言,定然是沒有依循嫡長子繼承的舊製。想到這,朱允蚊也是啞然自笑。

/>也是,傳位給誰,還不是當皇帝的說了算。

隻不過,這世上變數千千萬,那兩個皇帝又是怎麼確定,兒子一定會將皇位傳給自己屬意的孫子的?正如他這皇位,雖然是坐上了,卻也坐不久了。

清朝。

康熙對天幕所說嗤之以鼻。

「朕下諭纂修《明史》便是出於此等考量,史如鏡,當據實而來,這亦是給民間百姓以身作則,莫要瞎寫。」[1]

除了第三個不知道在影射什麼事件之外,前兩件,康熙都能說的上來。

不就是明成祖、仁宗、宣宗那點子事,以及宋仁宗之母的事情嗎?

這一者不止在本朝,在元明之時就大有流言。

一說明成祖看不上他那兒子,但又覺得宣宗像他,是以在其年幼之時便加以教誨,最後定了主意傳位兒子。但觀明史,寫的便是嫡長子繼位,更何況仁宗以「仁雅」之名留於史書,深受文臣愛戴,繼位當屬名正言順。至於「賢後變妒婦」,明時所寫的《包公案》,將劉後寫成了妒婦。

可在康熙看來,倒不如說是明人不敢寫本朝之事,隻能假托宋朝罷了。真要論,豈不是明孝宗朱佑樘的出生,更像是《包公案》所寫。【以大家秒發彈幕的速度來看,可見怨念之深。

具體電視劇名字主播就不說啦,怕收律師函。

哈哈哈哈哈。

接下去,咱們步入第三個模塊,判斷推理。圖形推理一如既往,最後兩道立體圖形沒蒙對,咱也不復盤了。

定義判斷錯兩個,類比推理錯三個,邏輯判斷錯一個。

拋開兩道隨緣的立體圖形不看,準確率比上一次高一點。

首先是第一道定義判斷。

情緒智力,簡稱情商,指個體對自身和他人的情緒進行監控,並且能夠通過對這些情緒的識別,加以利用,從而指導自身行動。[2]根據定義,下列屬於的是()

a、麵試時小趙因為緊張,一時間什麼都想不起來,經過自我調整後,他順暢地回答了麵試官的問題。

b、遊樂場服務員小錢被遊客無理投訴後,以專業素養平心靜氣地向遊客解釋,最終替遊客解決了問題。

c、小孫在露營時遠遠看見一隻野豬,驚嚇之餘她克製地慢慢後退,沒一會兒野豬離開

了。

d、小李與表妹發生了摩擦後很不高興,在了解到起因後,主動向表妹道歉。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科幻相关阅读: 七零年代懶媳婦 七十年代海島嫁夫 天邊的雲彩閃閃 我心度君行 精靈之許木 封域 在物價暴跌的世界當神豪 攸墨一夏 那個大佬她重生了 他是我的手下敗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