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年許(1 / 2)

加入書籤

S:這章有點短,別介意!實在太累了,算是第三章了吧。

S:這章其實就是交代下第二卷的背景。

興和三年,新皇成人,行冠禮,主政事。

時年,太後尚虞主動放權隱去後宮,皇帝趙吉當政,頓時朝令一新,若有批復,百官莫敢不從,頗有一番明君氣度,但幼時的欺壓,造成趙吉做事上又多了些許乖張和輕佻,信任昔日伴當小桂子(童貫)和小南子(李彥)多過信任百官之言。

兩年前童貫任供奉官時舉薦幾年前因濮王一事而受牽連的蔡京入汴京,後庭李彥代內務總管以及如妃稱贊其有宰相之才,又有左司諫王黼幫襯,很快受到趙吉的關注,招入朝堂問對一番,也覺得此人確實有宰相之才,任命他為右相。

不過提到王黼,不得不說起趙吉當年征伐薛延,與高斷年進相州尋樂子,此人剛好為相州司理參軍,又因長的金發金眼,嘴很大,善於巧言令色,很快就巴結到了當時少年心性的趙吉,並引為心腹,如今卻是坐到了禦史中丞的位置。

作為人,都有自己的喜好,趙吉也不例外,除了喜好書畫外,尤其是對奇花異石和蹴鞠感興趣,甚至到了瘋狂的程度,於是又有朱勔其人,通過蔡京引薦,投其所好,為趙吉找來不少異石,並在杭州開設迎奉局,靡費官錢從中牟利,百般勒取『花石』從淮河、汴河運入東京,名曰:「花石綱」

興和四年

中原多地出現大旱,連綿數月不見滴雨落下,百姓苦不堪言,淪為流民乞討流竄,湧向周邊大城,就連汴京輻射的周邊也有不少前來投奔,以期活命。途中死於飢餓者不計其數,易子相食更是司空見慣,此時東南等地出現一教,曰:明教。

有叫方臘者大肆發展教眾,並自號聖公,在東南等州縣,大施仁舉,擁戴者達十多萬人,更有江湖豪傑紛紛前往投靠。

除去東南方臘,更有巨寇呼聚山林,打劫富戶。其中如田虎、王慶之流以及山東王倫等人,小寇卻是不計其數,大小山頭,占山為王者多的讓人膛目結舌。

如此一來,苦的依舊是百姓。

然而,對於這些事情,朝堂幾人緘口不言,依舊歌頌太平盛世,天下大吉。

********************************************************************************************

山東鄆城黃泥崗動十裡的安樂村。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仙俠相关阅读: 小學的那些糗事 這個雜役不好惹 侯門惡婦(穿書) 無名過往 雨溺 我的妹妹不可能這麼狗 我有一座美食城[基建] 盛唐小女官 小皇子今天被滅國了嗎 財神崽崽在娃綜爆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