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第103章(1 / 2)

加入書籤

張鎬的到來隻是剛開始而已,轉眼到了天寶三載,新一年的春闈考完,考出了不少青年俊彥。其中一個叫岑參的,也不過是二十出頭,他得了進士出身,便受同族叔父之邀到了藍田縣。他這位同族叔父不是旁人,正是與李白相交甚歡的岑勛。

岑勛去年年底受三娘邀請過來小住,來了就沒讓走了,拉著人幫忙修縣誌以及講課。

想到自己一不小心痛失自由身,岑勛便把主意打到岑參這個後輩身上,這新鮮出爐的進士不得拉出來溜溜嗎?

正好新科進士有三年守選期,說明這三年他都沒啥事乾,除了探親訪友之外都可以來乾活!

岑勛成功把岑參拉了過來,給了三娘極大地啟發,開始給自己的同年們廣發英雄帖:最近有啥事乾?沒啥事乾來藍田縣玩啊!

至於來了以後能不能走,那可就是另一回事了。

三娘沒高興多久,便知曉賀知章開春終於成功辭官,自請回老家去。他還跟李隆基申請要修個道觀,說是叫千秋觀,一樁樁一件件都安排得極其妥當。

賀知章走的時候,李隆基挺舍不得,在興慶宮親自設宴相送。

等走到藍田縣,賀知章和三娘她們喝了幾杯酒。

三娘很是不舍,一路送賀知章到藍田關。

這有名的「藍關」在她眼裡都多了幾分愁緒。

賀知章性格灑脫,即便到了離別時候仍是朗笑著說道: 不用送了,等我到了家中便給你們寫信。

三娘隻得站在藍田關下看著賀知章一行人遠去。

十五六歲的年紀本還不應知曉別離的滋味,這一刻她卻很清楚賀知章這一去再也不會回長安來,而她興許也沒有機會前往會稽郡看望賀知章。

長安歸江南,走水路還是挺快的,賀知章一路走走停停,竟是趕上了故裡的春天。可惜他離鄉五十多年,昔日鄰裡大多都已不在人世,隻有幾個小孩好奇地探出腦袋來看大,有膽大的還笑嘻嘻地問他是從哪兒來的。

他看著滿目春光,心情出奇地好,詩興也隨之高昂起來了,當場提筆寫了兩首詩,題為《回鄉偶書》。

/>

說起來也是稀奇,他的故裡明明在這裡,他的故友卻大多都在長安。

大抵是因為世上背井離鄉的人多不勝數,而長安又是他們最為向往的去處。

三娘收到賀知章的《回鄉偶書》時,已經迎來自己在藍田縣度過的第二個夏天了。

讀到賀知章寫的「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三娘隻覺這果然是賀知章寫的詩,分明沒什麼奇詞異句,讀來卻叫人久久難以忘懷。

三娘二話不說替賀知章把《回鄉偶書》投稿給《兩京文選》。

如今《兩京文選》仍由東宮負責刊出,按李隆基的意思就是「子承父誌」。其實《兩京文選》本就是由李儼他們建議故太子李瑛弄的,如今倒算是物歸原主。

李泌近來在東宮做事,新一期的《兩京文選》刊出時他也第一時間拿到了。他自然也讀到了賀知章的新詩。

李儼與他聊起來時,李泌說道: 「憑著這兩首《回鄉偶書》,後世定然會記得賀監。」

李隆基如今也是愛讀《兩京文選》的人,時不時還因為上頭的文章問起作者其人,以至於連李林甫偶爾也會讀上幾篇文章。

免得接不上李隆基的問話。

比如此時此刻,李隆基就和李林甫聊起了賀知章的新詩。賀知章都致仕了,李林甫自然隻會誇他好。

他也確實覺得賀知章這詩寫得挺好,至少連他都能讀懂,而且讀完後還覺得餘韻悠長,可見賀知章寫詩確實有一手!

李林甫誇起人來那是一套一套的,聽得李隆基頓覺自己慧眼識人,這麼多年一直都待賀知章十分優待。

相比於賀知章的功成身退,李白在長安的處境卻並不怎麼好。

送走了賀知章,他在長安說得上話的人越發少了,他自恃是天子近臣,和李隆基說話從不避忌,得罪了不少人。

常年在禦前伺候的高力士更是把他各種狂妄話都聽了進去,對他很是不滿,便掌著李白為楊玉環寫的《清平調》中的「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說事:你看他把你比作趙飛燕,分明是輕賤你啊!

趙飛燕的下場可不太好,最後被廢為庶人並自殺。

人家文人都是誇班婕妤的,哪有誇趙飛燕的?大多可都是罵趙飛燕是禍水!

文章這種東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科幻相关阅读: 小皇子今天被滅國了嗎 財神崽崽在娃綜爆紅了 網遊真香指南 科技強國,向秦始皇直播四大發明 冷颯醫妃讓殺神王爺追斷腿了 我在香江當神算[玄學] 嫦娥沒有奔月 我內卷了整個修真界 在男團選秀假扮海外選手 女配她真的想走完劇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