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0 章 一切都與錢有關(十三)(1 / 2)

加入書籤

【銀本位、金本位是現在經濟學上賦予的名詞,那時候其實還沒有像現在這麼深的認知,大家也不懂這些東西。】

【但牛頓很敏銳的察覺到了其中的區別,以及未來的趨勢,並且據此重新製定了英國的金銀比價。】

牛頓徹夜伏案工作。

隻是,這次他書桌上的各種科學書籍和數字變成了一堆堆其他人統計過來的英國與歐洲各國的金價以及銀價。

以他的數學功底,很快就計算出了這些年英國流出的白銀和黃金。

「情況很不樂觀。」他對蒙塔古以及英國國王道,「我們的金銀比價是1:155,而歐洲大陸的金銀比價是1:145。」

蒙塔古還在算,英國國王顯然有些懵。

牛頓頓了一下,解釋得更清楚:「也就是說,在英國,155盎司的白銀可以兌換一盎司的黃金,但是在歐洲,隻需要145盎司。」

蒙塔古脫口而出:「投機者們會將英國的白銀帶到歐洲去,這樣就可以兌換更多的黃金。」

「然後他們將黃金帶回來,兌換更多的白銀,周而復始。」牛頓點頭。

「這裡就存在一個問題,英國的白銀正在流失。而且,全球範圍內,白銀都在減產,反倒黃金更稀缺,價值更高。而且作為金屬來說,它的特性要更為穩定,損耗也更小。」

國王深以為然:「白銀經常因為保存不善而變得烏黑,讓人不喜。」

蒙塔古對英國國王道:「艾薩克說得對,歐洲大陸的黃金正在變得越來越受歡迎,甚至是國內,也有很多人現在更願意用黃金。」

牛頓拋出自己的觀點:「我覺得英國需要開始重視和貯備黃金,它將會取白銀而代之。」

【1717年,在牛頓的建議下,英國頒布了一條法令,規定一盎司的黃金可以兌換162盎司的白銀。】

【這樣就造成了英國的白銀相較於歐洲大陸更加的便宜,很多投機分子就把英國的白銀運到歐洲去換取黃金,再把黃金帶回英國去收購白銀。】

【這樣,英國所積累的黃金越來越多,流通的貨幣也開始更多的采用黃金,形成了事實上的「金本位」。】1

【後來,依賴於逐漸變高的黃金價值,英格蘭這些巨額的黃金儲備在全球爭霸的戰場上發揮了它們的作用,不僅是金融還有軍事,都讓英格蘭站在了巔峰,成為威名赫赫的日不落帝國。】

【牛頓,一位當之無愧的跨越了時代的天才。】

【而將天才放在適合他的位置上,是多麼的重要!】

唐朝。

李淳風依然在欽天監高高的天象台上和同僚們一起觀看仙畫。

「是數學!」他脫口而出。

旁邊的人丈二扌莫不著頭腦的看過來。

李淳風解釋道:「牛頓是數學家,而我發現,那些慣於使用數字和對數字有天賦的人總是能很

快的發現一些隱藏在其中的規律。」

就像是牛頓發現金銀比價中的貓膩一樣。

同僚們也深以為然:「確實,算術出色者,十分擅長於分析事物規律。或許這就是仙畫所說的邏輯思維吧。」

這幾位欽天監的官員都是天下知名的算家,在長安大學成立之後也順理成章的成為了數學係的老師,這兩年經常接觸到一些算術出色的學生。

李淳風撫須笑道:「各位,或許數學係的學生在畢業後也不一定非要進欽天監。」

戶部才是他們更好的去處。

別說,戶部尚書和侍郎們已經在心裡盤算著,或許該提前把數學係的那些學生們給定下來,一個個都是好苗子啊。

李淳風的思維跳躍,很快又飄到了另一個點:「黃金的特性的確是要比銀子穩定。」

除了數學家之外,他可還是一位道教的煉丹師,平時沒少接觸這些金屬。隻不過,對之前仙畫所提到的危險金屬,他還是敬而遠之的。

唔,聽說孫思邈孫仙長對此頗感興趣,不過被陛下嚴令禁止他做各種危險實驗。

星官們七嘴八舌的:

「咱們大唐,一直都是更喜歡黃金的。」

「何止大唐,從商周開始就喜歡金光閃閃的了,吉金就是如此。」

「誰會不喜歡金光閃閃的呢?」

大明宮內。

李世民也在問一個問題:「朕記得,仙畫曾提起過海外的金礦?」

旁邊的筆吏們立刻翻到之前的記錄:「是一個叫菲律賓的國家,應該在東南亞。不僅有金礦,而且白銀儲量也很豐富。」

李世民想到南美那極大的白銀礦,心裡火熱,又問:「船隻還未造好?」

從下旨到現在,已經兩年了!

負責此事的閻立本回道:「陛下,造船用的大龍骨就需要自然風乾至少一年,這的確是快不得啊!且此船比前往東瀛的船還要更大,更不能急。」

造船本就是很耗時間的事情,尤其這樣大型的船還是首次,更需要扌莫索。

不過他知道,民間有些船隊甘冒著風險已經往南邊走了,隻是目前都還沒有什麼音訊傳回來,也不知道生死。

李世民自然明白,隻是想要盡快見到而已。

他嘆一聲:「朕知道了。」

又浮起念頭:這要是後世那種鋼鐵巨船,就好了。

算了算了,先想想,隻要方向對了,以後總是會有的。

【說到英鎊,它的紙幣化其實和咱們國家的交子差不多,在一開始的時候也是作為金銀的存款憑證。】

【後來,它演變成為了債券。】

【十七世紀末的時候,法國擴張,英國加入到了歐洲大陸的反法同盟軍,開始了「九年戰爭」。1694年,是九年戰爭的第五年,英國已經無力支撐這樣的用度。】

【簡單來說,國庫沒錢了。】

【但在五年

前,議會通過的《權利法案》又限製了英國政府征稅的權力,也就是說,王室不能再隨隨便便的給老百姓想加稅就加稅了。】

威廉三世在議會大發雷霆:

「如果再不能籌措到足夠的資金,我的海軍將全軍覆沒!

「英國對法國的戰爭將失敗,而我將逃亡到印度。2

「新教將會覆滅。

「你們,則將成為亡國之臣!」

【為了募集軍費,英國在資產階級新貴族們的牽頭下,成立了英格蘭銀行。】

【當時,英國國王帶頭認股,但貴族們卻更熱衷於傳統的投資方式,對此並不太感興趣。】

【反倒是一些商界新貴們看到了其中的商機,紛紛出錢認購。】

代表著王室利益的一派與代表著其他各方利益,比如議會、比如商界的貴族和議員們在議院裡吵翻了天。

王室和政府,簡稱甲:「英格蘭銀行募集到的資金必須借貸給政府。」

牽頭成立銀行的貴族以及商界代表,簡稱乙:「可以,但是需要政府每年支付12%的利息,以及四千英鎊的手續費。」

甲:「那這筆貸款必須要長期。另外12%的利息太高了。」

乙:「利息可以商量,但為了確保你們有能力支付利息,需要劃定一部分現有稅收作為擔保。」

乙:「另外,為了確保你們有能力支付本金,我要求取得發行相應數目銀行券的權益。」

甲忍氣吞聲,最終點頭:「可以。」

【最終,它成功的募集到了120萬英鎊的資金,然後英格蘭銀行將這筆資金以8%的利率借給了王室。而作為回報,它可以發行120萬英鎊的銀行券。】

【這些銀行券,也就是英鎊的初始形態。】

【之前說英王朝回收舊幣,所出的資金也是用這樣的方式從英格蘭銀行借出來的。所以,英格蘭銀行一開始呢走的就是給國家放貸款的路線。】

【後來,到1759年,英格蘭銀行又發布了10元麵值的英鎊,1793年,又發布了五元麵值的英鎊,英鎊的紙幣之路逐漸成型。】

民間的百姓們嘖嘖稱奇:「原來西洋也會有國庫危機啊。」

之前老聽仙畫講自家事兒,感覺哪個朝代都缺錢,沒想到原來國外也是如此。

「瞧你這話說得,這天底下沒有新鮮事兒,咱們這兒有的,其他國家當然也會有。」

「不過他們這解決方法也是挺別出心裁的,居然向民間借貸。」

這英格蘭銀行可不就是在放印子錢嗎?隻是人家更拽,放的對象是朝廷!

「他們也不怕收不回來。」有人咋舌,「敢給朝廷放貸,膽子不大可真不行,小心虧了夫人又折兵。」

其餘的商人也都搖頭:「換我也是不敢的。」

要是朝廷什麼時候不想還了,一道旨意下來,這借款的文書就得作廢呢。

「不過,

想也知道,這些認購了英格蘭份子的,也不會是什麼省油的燈。雖說都是商人,這小商人和皇商可不是一碼事兒。」()

在他們看來,那些英格蘭的貴族就好像現在的世家門閥,當他們聯合起來的時候,的確即使是皇帝也得要掂量掂量其分量,輕易不會做出欠債不還的事情。

14想看火星少女寫的《科技強國,向秦始皇直播四大發明》第 190 章 一切都與錢有關(十三)嗎?請記住本站域名[(()

但換成普通老百姓,那就難說了。

倒是他們這個限製王室胡亂征稅的什麼法案,聽上去還有幾分意思。

秦朝。

嬴政皺起眉,感覺這英國的王室似乎當得也沒什麼權威。

君主,並不擁有無上的權力。

這讓他略微有些不適和天然生出一種警惕,但他卻並不覺得輕蔑,反倒是隱隱生出幾分憂思:「是不是這樣,反倒形成了某種平衡的結構,反而更能持久?」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科幻相关阅读: 冷颯醫妃讓殺神王爺追斷腿了 我在香江當神算[玄學] 嫦娥沒有奔月 我內卷了整個修真界 在男團選秀假扮海外選手 女配她真的想走完劇情 攻略對象有點冷 漂亮親媽七零養娃日常[年代文] 深情吻 鬥羅:魂穿戴華斌,開局三生武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