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前往全國各地去行醫(1 / 2)

加入書籤

自華佗走後,韓宇的四百多人醫療團隊不說醫術精湛,獨立行醫還是沒有問題的。韓宇留下一百人負責醫治軍隊、百姓患者。另外三百多人,以三到五人為單位,分往全國各地,設立醫館,為人民解除病患。另外,鹽池,也就是茶卡鹽湖,因為羌族忙於叛亂。茶卡鹽湖處於半荒廢狀態,隻有五十多人在開采。韓宇命張飛率兵五千去茶卡鹽湖駐守,順便接管茶卡鹽湖。蔡邕隨後派人去茶卡鹽湖開采。據蔡邕說:因流民不斷來避難,現在烏蘭縣、都蘭縣、青海湖登記在冊的人口七十八萬多人。

太常江夏人劉焉看到漢朝王室多難,便想從中取利,於是向靈帝建議說:「各地到處發生叛亂,是由於刺史權小威輕,即不能禁製,又用人不當,所以引起百姓叛離朝廷。應該改置州牧,選用有清廉名聲的重臣擔任。」靈帝一聽,有理,便采納了劉焉的建議,後來的軍閥割據始於劉焉的這個建議。

劉焉內心裡想擔任交趾牧,但侍中、廣漢人董扶私下裡對劉焉說:「星象顯示京城洛陽將要發生大亂,根據天象,益州地區將出現新的皇帝。」於是乎,劉焉改變了主意,要求去益州。正好益州刺史橫征暴斂,有關他的暴政,民謠廣泛流傳。再加上耿鄙、張懿都被盜賊殺死,朝廷就采納了劉焉的建議,選用列卿、尚書為州牧,各自以本來的官秩出任。任命劉焉為益州牧、太仆黃琬為豫州牧、宗正東海人劉虞為幽州牧。各州長官權力的增重由此開始,形成了後來的軍閥割據。

劉焉是魯恭王劉強的五世孫。劉虞曾擔任過幽州刺史,百姓與夷人都懷念他的恩德與信譽,因而朝廷有這一任命。董扶與太倉令趙韙都辭去官職,隨同劉焉去了益州。益州人馬相、趙祗等在錦竹起兵,自稱為「黃巾」,殺死刺史儉,進攻巴郡、犍為,不過一個月,連破三郡,有部眾數萬人,馬相自稱天子。益州從事賈龍等率領官吏及百姓進攻馬相、趙祗等人。幾天後將他們打敗,馬相等人逃跑,益州界內安定。於是賈龍選派官兵去迎接劉焉。劉焉入川後,將州府遷到錦竹,招撫離散叛亂的百姓,為政寬容,施行恩德,以收攬人心。

當初,張溫征調幽州烏桓族的三千名騎兵去征討涼州叛軍,前中山國相、漁陽人張淳請求統領這些烏桓騎兵,而讓涿縣縣令,遼西人公孫瓚統領。部隊到薊縣時,烏桓騎兵因為糧餉拖欠不發,多數人叛逃。返回烏桓部落。張純因為沒有讓他統領烏桓兵而懷恨在心,便與同郡人、前泰山郡張舉和烏桓部落首領丘力居等聯盟,搶劫薊縣,並殺死護烏桓校尉公綦稠、右北平郡太守劉政,遼東郡太守陽終等人,部眾多達十餘萬,駐紮在肥如縣。

張舉公然稱皇帝,張純自稱彌天將軍、安定王。他們發布公文通告各州、郡,宣稱張舉將取代東漢政權,要求靈帝退位,命公卿逢迎張舉。靈帝下詔征用南匈奴兵,分配給劉虞,去征伐張純。南匈奴單於羌渠派遣左賢王率領騎兵赴幽州聽候調遣。匈奴人害怕以後不斷征發兵員,於是右部落反叛,與屠各胡部落聯合,共有十多萬人,進攻並殺死羌渠。匈奴人立羌渠的兒子右賢王於扶羅為單於。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攻略中醫師日常 紅瞳女巫 生活不止遊戲 信息科小林為何那樣 我與陳友諒的日常 紅樓之終結者:神瑛歸來 突然間火了 清穿之悠閒搞錢日常 穿書八零:嬌軟美人撩瘋偏執大佬 錦繡農門小福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