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大捷的定義(1 / 2)

加入書籤

在場的八旗親貴都覺得豪格簡直是瘋了,這麼望風而潰一路狂奔肯定要在撤退途中遭遇重大損失,在曹州附近的三十個牛錄甲兵與六十營如果運氣好的話可能隻需要損失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五的兵力與三分之一的輜重,如果運氣不好的話就是損失近半兵力與輜重。

而且更重要的是明軍雖然突然發動北伐,但是清國現在連金華賊投入的具體兵力都沒弄清楚,隻聽說明軍投入了上百個營頭,但是明軍有沒有這麼多兵力都是個問題。

如果越明軍隻是用偏師發動北伐,那麼豪格與大家就會成為整個大清國的笑話,甚至會引發一連串的餘波,但是在場的八旗親貴稍作思索都贊成豪格的決定:「趕緊撤過黃河!」

「隻要過了黃河,咱們就安全了!」

「可以在河南保留一兩個據點接應從曹州退下來的王師!」

「越快撤越好!」

大家之所以作出這樣的判斷,不僅僅是因為前次南征多鐸、代善、豪格率先逃跑事後卻毫發無損的緣故,關鍵還在於現在他們已經是不折不扣的藩鎮。

藩鎮依賴軍事實力才能擁有地盤,雖然阮大鋮認為大清國在實施藩鎮化之後,諸位王爺、貝勒為了保住自己的地盤肯定會與越明軍拚死一戰,但事情的發展卻與阮大鋮以及諸位王爺、貝勒的估計完全相反,現在各個大小藩鎮最關心的問題是怎麼保存實力。

隻要保存住實力,就有辦法控製新的地盤,如果實力盡失,那麼守住現有的地盤也毫無意義,所以豪格才能拋棄還在曹州附近苦戰的八旗三十牛錄與六十營綠營兵決心直接撤過黃河。

要知道現在越明軍主力還在魯南作戰,即使有少量斥侯遊一路向北急進也是剛剛抵達魯中而已,豪格與諸位八旗親貴完全可以在濟南外圍組織抵抗,看到形勢不對再作決定,但是豪格卻已經決定拱手把幾乎整個山東都讓給越明軍。

而諸位八旗親貴也完全贊同豪格的決定,甚至有人說出了真實想法:「隻要退過了黃河,金華賊就是想追上咱們也得先解決英親王再說,咱們在黃河南隻要留有幾個城頭堡就能隨時發動反攻!」

這也是豪格的真實想法,反正曹州附近的三十個牛錄幾乎都不在豪格名下,綠營兵也多半是朝廷經製之師,反正不管出了什麼問題都可以讓英王阿濟格先扛過去,等看清楚了形勢自己再動手也不遲。

豪格很快就發現自己作出了正確的判斷,從徐州席卷而來的越明軍至少有一百五十個營頭,考慮到他們還能得到曹州賊和其它流賊、土寇的全力配合,大清國不管用什麼辦法都無法守住黃河以南,他及時退走是最明智的策略。

當然在曹州附近作戰的三十個牛錄甲兵與六十營綠營兵就成了最大的犧牲,追殺他們的可不僅僅是越明軍與曹州賊,在知道豪格直接放棄濟南已經撤到黃河以北的時候,整個山東都在全力追殺這支倒黴透頂的清軍

等撤到黃河岸邊的時候,所謂六十營綠營精銳已經隻剩下不到三千人,平均每個營頭的戰兵、輔兵加起來還不到五十人,但是最慘的是三十個八旗牛錄。

雖然八旗牛錄的戰鬥力比綠營兵,在突圍中表現更佳,但這也導致他們成了越明軍與流賊、土寇全力追殺的首要目標,很多時候是幾倍甚至十幾倍的明軍、義軍全力追殺這些八旗兵,而且釘入戰場的越明軍越來越多,清軍即使占據了上風也不敢久留,結果就是雪崩一般的局麵。

現在名義上仍然是三十個牛錄,但是兵力最少的一個牛錄即使把剛剛披甲升旗的包衣計算進去也隻有區區七人而已,其它牛錄的情況雖然稍好一些,但也強不到哪裡,現在三十個牛錄的甲兵加在一起隻有區區五百人而已,即使把包衣、奴仆算進去也就是八百人而已。

但豪格反而慶幸自己及時撤到了黃河以北:「把南岸的幾個牛錄都趕緊撤回來,隻要咱們跑得快,金華賊永遠也別想追上咱們!」

越明軍能不能追上豪格自然是一個重要問題,但是短時間內大家都不知道答案,因為越明軍已經把主力目標指向了一直沒怎麼遭受明軍打擊的阿濟格所部。

原本越明軍雖然有全殲阿濟格所部的決心,但一直認為這是北伐第二階段甚至第三階段的安排,但是豪格的配合太給力了,所以劉永錫與前線的明軍將領覺得不全殲阿濟格都不好意思。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好萊塢往事 美利堅的田園道士 魔氣復蘇的世界 電競大佬的戀愛手冊 獸世寵愛法則 女總裁的近身護衛 被最野的他一見鍾情 重生六零我養活了五個大佬 穿書後大佬她成了團寵 末世特種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