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英王自請多福(1 / 2)

加入書籤

既然找到了導致清軍一敗再敗的罪魁禍首,諸位滿族親貴自然是毫不客氣地帶著親軍、甲兵來解決讓他們無法過河的吳三桂與尚可喜,但他們不清楚吳三桂、尚可喜的想法實際跟他們差不多。

吳三桂與尚可喜最初還覺得阿濟格留下來平定叛亂的計劃有一定可行性,但是現在他們已經後悔了:「英王再這麼固執聽不進金玉良言的話,咱們兄弟們就要考慮後路了!」

吳三桂覺得尚可喜說得很對:「是啊,再不過河的話,恐怕又是第二個燕子磯之役,而且英王這支大兵如果折在黃河南岸的話,大清國將無兵可用,既然如此咱們得痛下決心才行!」

雖然之前的幾場戰鬥之中就數吳三桂與尚可喜的兵馬下手最狠,但形勢既然發展到今天這一步,吳三桂與尚可喜也沒有什麼可留戀的:「英王現在是真糊塗了,不該撤的時候總是想著撤,該撤的時候又不肯撤,我們都得替自己與下麵的兄弟們找條出路,我們畢竟是大明忠臣!」

現在吳三桂隻字不提每次阿濟格準備撤退的時候他總是第一個贊同,而且對付「義軍」、「義兵」更是殺人如狂,但現在既然準備要改換陣營,「大明忠臣」自然就脫口而出。

尚可喜更覺得這是一件順理成章的事情:「如果不是迫於形勢,誰願意為建虜賣命,而且現在已經不是崇禎朝與弘光朝,是承天朝的天下!」

吳三桂也覺得自己是承天朝的棟梁之臣:「既然阿濟格自取滅亡,那麼我們就要擇明主而仕,英親王可是人才難得!」

承天朝自金華起兵以來戰果不計其數,不知斬殺了多少大清貝勒、貝子、固山額真,但唯一的美中不足就是沒能乾掉一位大清國的王爺,所以不管阿濟格是死是活,現在吳三桂與尚可喜都準備把他作為一件奇功。

尚可喜更是催促吳三桂:「這件事一定要快,絕對不能猶豫,一猶豫就有人搶在我們前麵去!」

現在與吳三桂、尚可喜爭奪阿濟格的人可不在少數,不僅有高一功、李過、王普祥、趙誌傑這樣的明軍大將,清軍之中也有不少人在磨刀霍霍,隻是吳三桂正準備動手的時候,外麵已經傳來了滿洲親貴的嚷聲:「殺吳三桂啊!」

「殺尚可喜!」

「殺吳三桂,殺尚可喜!」

而吳三桂、尚可喜聽到這樣的聲音也是橫下來,他們帶著家丁就殺出來:「殺阿濟格!」

「殺了阿濟格,這輩子的榮華富貴就不用愁了!」

「不僅這輩子的榮華富貴不用甃,下子都不用愁了」

「隻有乾掉阿濟格,咱們兄弟才有活路!」

雖然之前已經有過好幾場大廝殺,但是吳三桂、尚可喜與滿洲親貴的這場廝殺才稱得上真正意義上的大廝殺。

一時間白兵相接生死相搏,而且越來越多的清軍參與進來,不管是滿洲八旗、蒙古八旗還是漢軍八旗、外藩蒙古兵、綠營兵、新附軍都必須選擇自己所在的陣營,結果就是戰鬥變得更加慘烈起來,廝殺聲此起彼伏,到處都是屍體與傷員,甚至到了無法立足的地步。

「殺吳三桂!」

「殺尚可喜!」

「殺阿濟格!」

至少幾十個營頭與牛錄陷入了這一場血戰,雙方甚至到了不留俘虜斬盡殺絕的地步,不管是站在什麼陣營都是狗急跳牆亡命一擊,所以局麵越來越混亂越來越失控。

很多牛錄與營頭打到最後隻有個位數的甲兵還能繼續戰鬥,而且各方之所以參與這場大混戰隻有一個非常簡單的原因:「既然英王不肯帶我們過河,那我們總得殺出一條生路來!」

阿濟格幾乎是最後一個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情況的人,看到眼前血流成河的一幕阿濟格是腸子都悔青了:「都是本王誤事,現在就過河,馬上過河,過河!」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好萊塢往事 美利堅的田園道士 魔氣復蘇的世界 電競大佬的戀愛手冊 獸世寵愛法則 女總裁的近身護衛 被最野的他一見鍾情 重生六零我養活了五個大佬 穿書後大佬她成了團寵 末世特種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