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陛下來得正好(1 / 2)

加入書籤

而劉永錫在這件事卻保持著不急不徐的態度,他回復大清國的使者:「我的條件已經說得很清楚了,一個字也不能改,大清國如果有誠意的話就趕緊答應下來,省得到時候所有人都抄家滅族死無葬身之地!」

大清國這邊實在想不到劉永錫的態度如此強硬,甚至到了「一個字也不能改」,但是他們也知道不管多麼無理的條件大清國都必須答應下來,不然豪格就可能攻入北京城大事報復。

之前豪格還會說上幾句「身不由已」,但現在手段越來越狠毒,而且殺戮也越來越毫無顧忌,新仇舊怨一並清算。

他是皇太極的長子,更是大清國皇位理論上的第一繼承人,但是最猖狂的時候整個大清國似乎在刻意針對他,所以豪格報復起來也是毫不留情,一心想把當初遭受的全部鬱悶都發泄出來,所殺者十有**都是不該殺不應殺的對象。

豪格現在是沒辦法走回頭路,即使想走回頭路都有無數仇家在等著他。

過去滿蒙親貴都覺得承天皇帝窮凶極惡,是當之無愧的殺人魔王,但是他們卻越來越覺得承天皇帝有著一片慈心,歷史抓到的清軍俘虜大多都得以保全性命。

其中有些俘虜被俘之後一直堅貞不屈,不肯與越明軍合作,但依舊活蹦亂跳,反倒是大清國派去的使者苦口婆心地勸說他們,他們才明白形勢發生了怎麼樣的變化:「這不可能吧?大清國這麼快要完了?咱們又成了大明朝的臣民?」

雖然有很多人都不願意接受這樣的事實與變化,但是很多老人卻站出來勸說大家應當接受這樣的巨大轉折,畢竟在努爾哈赤七大恨起兵之前,女真人一直是大明的臣民,現在既然戰事不利,大家也隻是回到努爾哈赤起兵前的狀況而已。

為了這件事大清國可以說是吵翻了天,各方甚至不但當麵大打出手而且鬥出了人命,唯一能讓大家團結起來的隻有肅親王豪格這個殺人狂。

現在連多鐸都沒想到豪格降明之後居然會喪心病狂到這等地步,更糟的是許多降明的清軍統帥原本還想著跟大清國盡量保持一團和氣,但豪格這麼一位愛新覺羅親王都對承天皇帝如此「忠誠」,這些降明將帥自然也隻能照方抓藥大肆報復,因此他隻能苦笑一聲:「都說劉永錫是殺人魔王,但現在看下來劉永錫活著咱們女真與八旗才有出路啊!」

不僅僅是多鐸,在場的八旗親貴都知道「大清國」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現在最重要的事情是怎麼把幾十年來的勝利果實盡量保存下來,因此有人當即說道:「實際我們也不必把希望寄托在明國天子身上,咱們不進關的時候日子也照樣暢快啊,隻要回到關外,咱們想乾什麼就乾什麼,何必受這份一字不改的氣!」

但馬上就有人反駁他:「可承天皇帝不是萬歷、天啟與崇禎這樣不成器的明國皇帝,他是真正的開國皇帝,咱們就算退出關去他照樣會追上來,何況他現在還有這麼一個肅王狗腿子!」

一說到肅親王豪格,在場的清國權貴都是鴉雀無聲,他們既然是大清國的頂層權貴,過去肯定多多少少得罪過了豪格,而現在豪格已經是睚眥必報,哪怕隻有一點小恩小怨也要抄家滅族,以大家過去折騰豪格的勁頭肯定是死路一條。

大家隻恨豪格失勢的時候沒能殺掉豪格留了他一條小命,現在成了大清國的心腹之患,但正因為有豪格在大家才會覺得承天皇帝劉永錫特別可愛:「肅王,你跟承天皇帝打交道最多,最了解承天皇帝,你跟我們說說,這份城下之盟還能改動嗎?承天皇帝劉永錫有沒有足夠的誠意?」

大清國諸位權貴之前已經提出了一個在他們眼中格外屈辱的城下之盟,那就是參照忠貞營與大西軍故事,在北京設置皇後行營總督北邊軍務,以後承天朝的北邊就交給在場這些八旗權貴來鎮守。

但是劉永錫卻是毫不客氣地駁回大清國眼中無比屈辱的這份協議並要求大清國在投降之後全麵退出關外,而且關外也將是承天朝的地盤,就連盛京都會設官直接治理,隻有黑龍江以北的苦寒之地才會完全交給在場的八旗權貴全權鎮守,除此之外漠南與西域則交由八旗蒙古與外藩蒙古鎮守,而承天朝會全力支持諸位女真、蒙古貴族向北與向西擴張。

對於諸位清國親貴來說,即使是努爾哈赤七大恨起兵之前後金占有的地盤都要比這更大,如果不是豪格逼迫太急,大家根本不會考慮這件事有沒有可行性。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好萊塢往事 美利堅的田園道士 魔氣復蘇的世界 電競大佬的戀愛手冊 獸世寵愛法則 女總裁的近身護衛 被最野的他一見鍾情 重生六零我養活了五個大佬 穿書後大佬她成了團寵 末世特種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