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3 章 各行祖師af(1 / 2)

加入書籤

【比如:煤炭和石油天然氣?

天然氣指藏於地層中的烴類和非烴類氣體混合物,它是我們現在主要的燃燒用料。

古時因運輸技術限製下對天然氣的開采僅限於當地,隻需在地上打一口井,天然氣便能自然噴出燃燒,所以古人把天然氣稱為『火井』。

如四川自貢就是利用天然氣煮鹽,節約木材和人力】

不等眾人有所反應,天幕語速開始加快:

【石油國外被叫作『魔鬼的汗珠』、『發光的水』,咱們老祖宗稱它為石漆、石脂水、猛火油、火油、石腦油、石燭等,它的作用除了用來照明外,也用於軍事作用。

如北周武帝時期,突厥圍攻酒泉,守將用石油燒毀突厥的攻城器械,打退突厥人。

但石油除了地表層好取外,位於深地層非常難采,所以南北朝時期曾通過貿易的方式,進口石油作為軍事儲備】

聽著天幕熟悉的語速加快,眾君臣心慌伸手:此番講述快結束了?

別啊!後人你離講完三百六十行還早著呢,你慢慢講,朕等著聽!

吳曉思:你們想累死我就直說!

【到時宋時,石油更是成為戰爭進攻武器的必備物,『武經總要』中的『火車』,便是用石油裝入罐中,在必要時將此車沖入敵軍中行火攻。

除此之外,古人探索出石油其它功能,比如用來殺蟲治瘡,甚至用來製墨。

製墨人是北宋沈括,用石油灰製出石油墨,顏色漆黑透亮,是世界石油造炭墨的人,他見石頭隙中流出黏稠似漆,便將此取名為『石油』。

於是石油的稱謂一直用於現在,他在寫『夢溪筆談』時,化身預言家:「此物在後世定有大用。」

為何?

他認為石油之生於地中無窮無盡,不像鬆木有限被人用竭】

「沈括大才啊!」李世民拊掌輕嘆,沈括之名他已從後人口中聽到數次,雖不是治國大臣,但卻是技藝能臣。

他收回目光細想大唐天然氣與石油相關記載,幾l息後遲疑道:「朕聽軍中將士閒談時,似乎高奴縣有石油?」

李靖接過解釋權:「回陛下,高奴縣稱為石脂水,浮於水上如漆,當地百姓采之用於照明。」

李世民頷首:「高奴縣上下倒也不擔心生火做飯。」

整個長安城一日三餐燒水煮茶,不知要用多少薪材,若不是高奴縣離長安太遠,他都想遣人采石做長安燃料,以此緩解長安少材的困境。

【沈括隻說對了一半,石油的確是有大用,製衣的化纖織物、塑料製品、化肥、殺蟲劑等大都是從石油中提煉出來的。

但石油在地球中有數,為奪石油戰爭硝煙都復燒了好幾l次,再不提戰爭後的政治風雲。

事實上咱們對石油的探索一直都在推進,把它作為潤滑劑、防腐劑、黏合劑等等,明代時已初步掌握煎煉石油之技,再稍稍完善就

能得到煤油和柴油。

但是呢就那樣吧】

聽到後人一言難盡的最後一句,沈括不由得好奇:後人怎麼這麼嫌棄?

明朝後麵是哪朝來著?

但更讓他驚訝的是石油竟然能做成衣裳?

黑乎乎如漆之物怎麼煉製出衣裳還有化肥的?

另外化肥塑料製品又是什麼?

一時間沈括腦子全是問號,正覺得頭昏腦漲時,就聽到仆從喜氣洋洋的聲音:「老爺,官家有旨請老爺進宮。」

仆從望著沈括離去的背影,自豪地挺月匈:仙人第二次提到老爺啦,老爺真厲害,作為老爺的仆從也很厲害!

朱元璋揉了把臉,滿心疑惑:大清除了被英國用大炮打開國門外,還乾了些啥?

後人嫌棄得連都大宋都比不上?

趙匡胤狂罵:你禮貌嗎?你禮貌嗎?

【無論是天然氣還是石油,他們都有一定的限製性,真正能暢行並推廣天下的,還是煤炭。

在三大化石燃料中,儲存量最多的是煤炭,目前世界上存量高達十萬億噸,可供開采的七千億噸,按目前開采速度,可維持兩百餘年;

石油在兩千億萬噸到六千億萬噸之間,但目前可采儲量不到九百億噸,按每年耗油量核算,約30年用光(不算油頁岩和油砂中的油)

而天然氣在一千八億到四千億噸之間,可采天然氣在281億立方米,能滿足約150年左右的用氣需求】

秦始皇劉徹李世民朱元璋朱棣:你們後人怎麼如此奢費?

難怪你們要大力發展科學,再不發展連生火做飯都不能!

【地球上能有如此龐大的煤炭儲存,主要源於石炭紀的氣候變化。

石炭紀是以巨型昆蟲植物為主導的溫室星球,氣候變化使植物大量死亡,隨著沼澤一起埋入地裡的沉積物中,經過數百年的地化學反應,植物從泥炭轉為我們今天見到的煤炭】

劉徹聽到巨大的昆蟲植物,神情沉思:先前有侏羅紀恐龍,現在有石炭紀,那他…

他眼神下移,盯著龍袍突然道:「仲卿,後人言地球經過12紀元,你說這些紀元中是否有龍紀元?」

高祖是赤龍所生,隆準而龍顏已讓人訝異,後來更是抽刀斬白帝之子起義抗秦。

若無天意相助,高祖怎麼會在短短數年間就建起大殿?

劉徹篤定:十二紀元中定有龍紀元!

跟不上陛下思維的衛青:啊?

見愛臣疑惑,劉徹耐心解釋:「龍為華夏圖騰,神跡降臨前有誰見過真龍降世?說不定外太空還有龍星,裡麵住著高祖等人呢?」

陛下說法讓群臣臉色空白:陛下你說的每字臣都懂,但連在一起咋就看不懂呢?

龍何時與外太空有關係?高祖又怎麼跑到龍星上了?

並且公孫弘

欲言又止:「陛下你忘了天幕曾講龍是蛇鹿等拚接而成的嗎?」

世界迷霧之多,後人不是神並不能全知!

劉徹振振有詞:再則世間何曾無真龍?曾在咱們眼前遊走的是什麼?

那麼大隻金燦燦的金龍!

【華夏是世界上最早發現煤並利用煤的國家之一,新石器時代的新樂遺址(在沈陽)中,出土了大量煤精做成的煤製品,可見古人不僅把煤炭作為燃燒燃料,還用於裝飾。

春秋戰國時煤炭叫做『石湟』或者叫『湟石』,到三國時煤有了新名稱:石墨,魏晉時期『石墨』與『石炭』並稱,石湟這名號不再被人提起。

到了元朝時間改名為『煤』,有『白煤』、『黑煤』、『石炭煤』等。

現在我們叫的『煤炭』是明朝時間定下,一直沿用至今】

秦始皇撐著頭,半垂眼簾聽底下博士講解:「天幕所說的煤也叫煙塵解,最初時人將其投入甑中,誰知煙氣過甚,隻能將食物丟棄,隻在兩軍交戰中燒出濃煙,以煙幕克敵。」

對於博士的解說歷史,秦始皇無甚反應,隻輕輕瞥向墨家鉅子:為大秦計卿細聽。

墨家鉅子:陛下,墨家要承擔紡織機、修馳道機械等等器具,墨家弟子的命也是命,求愛惜!

秦始皇:

【煤礦開采後先洗煤,分辨出煤礦等級,在進行焦化及碳化處理。

最後進行煤厭氧處理進行氣化,液化或者是加工轉化等等。

當然古時主要進行到第二步,氣化及液化是新世紀工藝】

【煤炭首個發展高峰期在西漢時期,主要代替木材用來冶鐵;

不代替不行,且不說軍中盔甲武器需要用鐵,別忘了鑄錢是西漢全民活動,咱們的漢武帝為取得貨幣戰爭勝利,屢次更改貨幣樣式,每次鑄幣柴火助力呀!】

劉徹盯著眼前的『豬豬撞幣』黑了臉,後人,朕是不是該謝謝你沒說豬豬陛下?

(豬豬怒氣跳腳但沒用)

他大漢律有規定:伐樹木禾稼者,按盜竊罪處置,後人,朕大漢很愛護樹木山川的,知不知道!知不知道!

【由此可見漢時柴火花費多大?

按史書記載推算,漢時冶鐵每煉一千公斤鐵水,需要約七千公斤木炭及約三百斤的石灰石和兩千斤鐵礦。

七千公斤木炭得燒多少木材?

燒到漢朝人自己都有疑問:四季砍伐林木卻不加禁止,水旱兩災的出現,是不是因濫砍樹木造成?

水旱災禍的增加的確是因樹木減少後,水土流失容易引發山洪等自然災害。

所以煤代替木炭,極大地減少對植被的損害,為了更好發揮煤的燃燒性,漢朝用黃土作為粘合劑,與煤灰混成煤餅用來冶鐵。

煤炭傳到南北朝時,煤炭在民間屬於小眾愛好。

貴族富人家中用特製模具製作煤餅,製作時還會往裡添加香料,使其燃燒時發出香

味(),這種煤餅被叫作『發香煤餅』】

民間

百姓精準捕捉到災禍二字?(),紛紛議論開來:「原來官府說的是真的,沒了樹木山神要發怒。」

一長袍中年男子扌莫頭長嘆:「是啊,往日官吏大人勸我等種樹,俺還嫌麻煩不願意,今聽了仙音方知種樹重要。」

是啊是啊,俺決定回家在院裡種棵樹。

我要在門前種樹。

宋簪花的富家子弟冷淳反對:「神跡胡言亂語,什麼發香煤餅?此餅雅號為『香餅』!」

發香煤餅既無意境又無雅致,直白得像民間俗名,那裡是他們慣用雅稱?

『奇香分細霧,石炭搗輕紈』後人可懂?

製作香餅必須用石炭搗為粉末,再用輕紈篩之,最後合入梨棗汁揉為餅,餅成後香氣輕盈又無煤煙臭氣,伴以讀書寫字方是雅致。

什麼發香餅,俗不可耐!

【煤炭耐燒,產生的溫度比木材更高,所以到唐時煤炭開采礦數增多,如銅川地區開采煤炭的同時,也利用煤炭高溫,造出遠銷國外的利器——瓷器!】

天幕展出一張張精美的瓷器圖片,歷代帝王騰身而起:甚美!

李世民得意:大唐瓷器博大清新,渾厚有力,其色華麗豐滿,朕甚滿意。

趙匡胤:大宋瓷器素淡含蓄,端莊挺秀,恬靜幽雅,朕甚滿意。

忽必烈:大元青花構圖豐滿,流暢有力,大氣豪邁,像他蒙古,朕甚滿意。

朱元璋:朕大明瓷器敦厚端莊,色彩濃厚又逸趣秀美,甚為獨特朕滿意。

秦始皇劉徹:你們不帶我們玩!

渴望的眼神緩緩落到少府頭上,露出和藹的微笑:愛卿,朕你等哦!

以上瓷器,額除了那大花大彩的瓷器(乾隆)外,朕都要!

那個好俗!

【但因開采成本過高,煤炭並沒有作為生活燃料。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科幻相关阅读: 病弱小瞎子要被哄 天風神界 暴君敗給了小皇後 天圖靈 晚風欲遲 花開雲中隱 夢紀 禦界靈師 龍吟劍歌之龍王傳說 崩壞宇宙:該如何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