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四十四章 蘇州捷報屬實(1 / 2)

加入書籤

第二天一大早,黃錦還在宮裡服侍嘉靖帝享用早膳,看到嘉靖帝就著六樣小菜享用了一整碗香米飯,又喝了一大碗雞脆餅湯,不由打心裡高興。

這次真是多虧了小朱大人啊,自從蘇州捷報的消息呈上來後,聖上的胃口就大開了。

「味道不錯,黃伴,按製看著對禦膳房適當嘉獎一二。」嘉靖帝用完早膳,滿意的說道。

「遵旨。」黃錦躬身領旨。

「說起來,自從將禦膳從光祿寺更換到禦膳房後,禦膳總體口味提升頗多。」

嘉靖帝緩緩說道。

沒錯,明朝早期的禦膳一開始是由光祿寺提供的,光祿寺以前也掌管禦膳和筵席等事務,在京城各衙門中地位不低,在那個時候當之無愧「小九卿」之一。

那個時候,光祿寺可是大大的肥差,別的不說,光是禦膳和筵席這兩項事務,每年光食材,上麵派發下來的就有足足十萬隻牲口,上半年五萬隻,下半年五萬隻,這麼多東西,宮裡麵肯定吃不完,剩下的自然都歸光祿寺的官員了。

為何將禦膳從光祿寺改到宮裡的禦膳房了?

很簡單,光祿寺的禦膳太難吃了,還不改進,嘉靖帝就將其改到宮裡禦膳房了。

「嗬嗬,聖上,說起光祿寺,他們可是京城坊間流傳的四大不靠譜之一。」

黃錦想起了坊間的傳聞,笑著說道。

「哦,都有哪四大不靠譜呢?」黃錦的話成功吸引了嘉靖帝的好奇心。

「回聖上,這四大不靠譜是:翰林院的文章,武庫司的刀槍;光祿寺的茶湯,以及太醫院的藥方。嗬嗬,當不得真,都是坊間無知百姓調侃的。」

黃錦躬著身子回答。

「嗬,雖是調侃,卻也有那麼幾分道理。翰林院的文章,不少都太虛,不切實際;武庫司也有些不上心,九邊不少反饋武庫司的兵刃不如以往禁用了;光祿寺的茶湯,朕現在聽到都覺得沒胃口,隻知道大魚大肉,猛下花椒大料,完全不管口味,要麼太鹹,要麼太酸,要麼太膩,要麼一股子大料味,根本就是浪費;太醫院嘛,大多太醫都是世襲,原本想著醫術一代傳一代,經驗一代教一代,一代更比一代強,可是結果呢,一代不如一代,經驗不足,能力不夠,大病治不了,小病治不好」

嘉靖帝忍不住吐槽了起來。

「這些頑疾,等朕空出手腳,一定要好好整治一番不可。」末了,嘉靖帝撩話道。

黃錦沒有做聲,躬身給嘉靖帝遞上了溫濕帕子,供嘉靖帝擦手。

其實這個話題是他有意引來的。

俗話說伴君如伴虎,他都伴君數十年了,什麼話該說,什麼話不該說,早就刻進他骨子裡去了。他所說的每一句話都不是隨口說的,都是他深思熟慮之後,才開口的。

之所以趁機將話題引來,一是當前禦膳房是由他們司禮監掌管的,將光祿寺以前的「成績」拉過來做反麵陪襯,可以更好的嘉獎禦膳房,而嘉獎禦膳房,就是嘉獎司禮監,那就是他黃錦臉上有光,當前宮裡內廷的競爭,不正於外廷的競爭,不進則退;二是打擊對手,當前掌管太醫院的太監是他的對手,他們處於競爭關係;三是敲打武庫司,當前武庫司太不像樣了,不僅兵器質量差,向邊鎮配發的武器還缺斤少兩,他有一個乾兒子在大同做監軍,向他密報了此事,並言親眼目睹大同鎮軍用武庫司配發的火炮,隻發射了三發炮彈就發生了炸膛,韃子沒炸死,反倒炸死己方多名炮手

戰士上了戰場,沒有趁手的兵器,這像話嗎,本來就不如人,現在武器還不如人,那不是等著打敗仗嗎,若是打了敗仗,聖上定然又要生氣了,氣壞了龍體,誰擔得起這個責任!

若是各邊都能像人家小朱大人那樣天天打勝仗,那聖上天天都能有好心情。

笑一笑,十年少!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大佬把我當成弟弟養 星辰指揮官 玄塵道途 小嬌包被偏執大佬誘婚了 逆流青春1997 太子殿下又又又傲嬌了 科技戒指 重生神醫小媳婦 反穿後我和死對頭隱婚了 我真不是醫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