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做人怎能這樣(1 / 2)

加入書籤

眾人回至牧邊城,葉鴻靈等人,互相與穀魚施禮別過,李清宇與穀魚約好,後日相見,穀魚獨自一人,帶著十數匹馬,回至怡情小酒館。

葉鴻靈等人回至住處,重傷之人,需要及時救治,還有其它要務,要與陸臣詳談交接。

次日清晨,第一場春雨,不約而至,瀟瀟春雨,如煙雲飄渺,似萬條銀絲,淋濕乾燥春色,澆灌乾枯土地,帶來萬物生靈,急需的血液,潤澤山川大地。

自從洪四叔服下九轉靈丹,舊疾已去七七八八,身體一日比一日好,精神狀態,改善許多,明顯年輕十歲,唯一未變,卻是臉部傷疤,依然如初。

今日小雨不停,穀魚本該出門,變賣馬匹,以及一些值錢凡俗之物,卻被洪四叔攔住,搶過穀魚手中馬韁繩,以及凡俗之物包裹,洪四叔出門離去。

雨天小酒館生意,不是很好,穀魚向陳子航與方月,打過招呼,身背新得長劍,手拿布袋,便獨自出門。

城南一處大院,院門上方,一匾額之上,雕刻『幼善堂』三個大字。

已至院門前的穀魚,身背特大號布包,左右手各提一個大包,上前數步,用右腿膝蓋,頂開幼善堂大門,向院內走去。

走進院落,隻見大院中,三十幾位年齡不一的孩子們,非常認真,正與一位四十多歲,中年男子練拳。

穀魚連忙上前數步,向中年男子彎月要施禮,中年男子點頭,算是與他見過。

穀魚又向所有孩子們,伸出舌頭,做個鬼臉,孩子們不敢大笑,隻能辛苦憋著笑,仍是跟隨中年男子,一起認真出拳。

一名婦人,正端盆路過,見穀魚大包小包,向她走來。

穀魚又趕緊上前數步,彎月要問好:「張嬸好,您中午多做一份飯,我也在這裡吃!」

「我們家穀魚可來了,等嬸中午給你做好吃的!」張嬸見到穀魚,臉上笑出花。

「您看這些東西,放哪裡好?」穀魚提著兩大包,微微向前,給張嬸看。

「光顧與你說話,忘了你提著東西,人一年紀大,腦子就不好使,快隨我來!」張嬸說完,小跑向廚房而去,穀魚笑著緊隨其後。

八年前,那場官道偶遇,要不是穀魚與洪四叔,及時出現,救下梁鍾等人,張嬸與剛出生的陳子航,也在其中。

要不是穀魚救下娘倆,娘倆早被北晉騎兵斬殺,為了報恩,張嬸帶著陳子航,便留在怡情小酒館,跟著做些雜務,之後又來至幼善堂,照顧這些孤兒。

跟著張嬸,來至廚房,放下三個大包,穀魚又從懷中,掏出鼓鼓錢袋子,交與張嬸道:「這是下月幼善堂用度,不夠再去店裡取,您先收好!」

張嬸接過錢袋子,很是溫柔看著穀魚,輕聲問道:「早晨吃飯沒,要沒吃飯,嬸子給你做去?」

「吃過了,您別麻煩,我去看看先生!」穀魚說完,轉身向廚房外走去。

張嬸見其身形消失,方才擦擦有些濕潤的眼角,開始打開大包,整理存放東西。

在幼善堂內院,一間書齋內,有許多木凳木桌,書齋靠北頭,有一張長桌,和一把椅子,四周皆是書櫃。

一位身穿灰色長袍,高大身材老先生,正是幼善堂,教書先生孟融,端坐於木椅上,批改孩子們教業,穀魚立在下方,規規矩矩站著。

「先生,弟弟妹妹們,最近學業可還好,可有調皮搗蛋,不思學業的?」穀魚恭恭敬敬問道。

「學業還可以,有幾個讀書好苗子,調皮搗蛋,那是孩子天性,總體而言,都是好孩子,你最近可在讀書?」孟融說完,想起交給穀魚,那些常讀書籍,便詢問他。

「學生一直研讀,不敢放下!」穀魚如實回答孟融。

「讀書猶如飲食,從容咀嚼,其味必長,大嚼大咀,終不知味也!」孟融耐心叮囑道。

「先生說的是,學生謹記於心!」穀魚彎月要施禮。

「下去吧!見過弟弟妹妹們,若無事,再回書齋,旁聽便是!」孟融並未抬頭,翻著一本書冊說道。

「是!」穀魚回完話,輕輕退出書齋。

同樣八年前,怡情小酒館剛開張時,孟融來至小酒館,因喝酒酩酊大醉,洪四叔見其不能行走,便抬至內院客房休息。

次日孟融醒來,閒聊之時,叔侄二人才知,他是一位大有學問私塾先生,並無家人,獨自一人,閒遊至牧邊城,暫無事可做。

洪四叔當即懇求孟融留下,教穀魚讀書寫字,再三懇求下,孟融便留在牧邊城,教導穀魚。

穀魚聰慧過人,孟融甚是喜歡,隻是穀魚不思聖賢書,一心隻知修行大道,孟融有些恨鐵不成鋼,平時二人相見,孟融也從不給他好臉色。

洪四叔與穀魚,開辦幼善堂之後,洪四叔陸續帶回許多孤兒,又領養一些孤兒,叔侄二人對那些孤兒,如同家人。

孟融見此,便自薦成為幼善堂的私塾先生,未曾想到,還真有幾位讀書苗子,孟融從此紮根牧邊城,再未離開過。

穀魚來至大院處,見過武師李敬業,閒聊片刻,便與弟弟妹妹們,打鬧玩耍,直至書齋鍾聲響起,方才隨同他們,進入書齋聽講。

李敬業是洪四叔,不知從何處請來的武師,傳授穀魚拳法,四十多歲,同樣未婚娶,無兒無女,了然一身。

李敬業一身武技,早已踏入武修門檻,以穀魚現今實力,也要認真應對,方能勝之。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仙俠相关阅读: 破鴻入道 仙塵之緣 訂契 也曾遊江湖 雲山客過 永劫經 繁星遍野 巫師也瘋狂 從銀月森林開始 星星不會說話但你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