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三節鄉下人,城裡人(1 / 2)

加入書籤

我和程誌永都是鄉下來的孩子,這種鄉下來的身份,讓我們在同學之中,一度有點自卑。

首先,我上大學前沒出過小鎮,沒見過什麼世間。很多城裡的東西,我都沒見過,我沒坐過電梯。我沒有見過帶鏡子的洗手間,沒見過抽水馬桶。我沒見過家樂福這樣的大型自選超市。第一次進這種超市時,我一直在疑惑,怎麼能保證顧客結帳時不私下夾帶商品呢。城裡的一切,都讓我很好奇。誌永和我很多相似的體驗。

其次,我衣著樸素,甚至有點老土。我上中學以前,穿的大部分衣服幾乎都是哥哥穿過的,這在鄉下幾乎是一種傳統,家裡有兩個以上小孩,年長的衣服穿舊了,再留給年幼的穿。鄉下把這叫做「撿漏」。我要上大學了,父母才帶我去鎮上的商店添置了幾件新衣。程誌永更誇張,他的衣服是在裁縫店訂做的,雖然是新做的,但是款型還是有點土。

再次,我們都不擅交際,尤其不擅長和女生聊天。不像李洋,跟誰都能聊得熱火朝天。和女生在一起,總能把人家逗著樂嗬嗬,女生緣特別好。有他在,總不會冷場。而我呢,真的不知道怎麼找話題,或者怎麼接別人的話題。聊著聊著,總能把天聊死。可能這跟我們的生長環境也有關,我們以前在小鎮中學讀書時,男生女生基本不說話的,見了麵也是麵無表情的走過去,你要主動和女生打招呼,還會被人以為不正經,風氣如此,我們也習慣了。現在來到大城市,來到大學,環境變了,女同學也是同學,見麵不打招呼,別人還以為你冷漠高傲不正常呢。

我和程誌永都是小地方出來的,平時都不敢亂花錢,衣著也很樸素,基本上兩套便宜的衣服換來換去地穿。

我看到像李洋這樣衣著時髦,打扮著乾淨,身上還掛些飾品的人時,覺得他們就是不一般。

我那時候還特別仰慕那些學生乾部,他們總是一副泰然自若,神色鎮定的樣子,他們常在人群前晃來晃去,指揮若定,安排一些班級工作。他們是怎麼當上班乾部的,好像沒有經過選舉的程序。還是經過了我也不知道呢。可他們的模樣,他們那咱乾練的樣子,仿佛就應該是班乾部一樣。即使是輔導員任命的,也是因為他們優秀,或者家庭背景,以及從小受的教育好吧。

像我這種籍籍無名,衣著土氣,連普通話都說不標準的,丟在人堆裡一時半會都找不到人,有什麼資格談全麵發展。

顯然是不適合我和程誌永的,我們都怕花錢。

當我看到身邊的一些同學大手大腳,買名牌的衣服和鞋子,買call機,(即使沒人call過他,就是好玩或者作擺設。)買200電話卡打長途,一次就打掉一張三十元的卡;過生日花二百塊錢請人吃飯時(那時我一個月生活費才二百元)。

我覺得我根本就不是這個世界的人,我像是剛剛進大觀園的劉姥姥,幾乎看什麼都是新鮮的時髦的怪異的。我沒見過圖書館帶洗手池和梳妝鏡裝修豪華的廁所,第一次進去時我都舍不得出來。我從未坐過可以直達十八層的電梯,第一次時我連續從最底層到最高層坐了三四回。我從未用過電腦,以至第一次上機時隻開了顯示器,傻坐了半個小時發現電腦沒反應,原來是沒開主機。

我小心翼翼擔心受怕地看著眼前這個花花綠綠光怪陸離的世界。我不知道自己的位置在哪裡,自己應該做些什麼。

程誌永也有和我相似的經歷。程誌永買了個五塊錢的黑色電子表,那電子表是仿照傳呼機的造型做的,程誌永便把表別在月要間。於是他碰到好幾回有人找他問,「你傳呼號是多少,能不能留一個?」每次都窘得說不出話來,搞得他再也不敢把那表掛出來了。

對比鮮明的是,班裡有不少出身城市的人。他們的衣著打扮時尚,普通話標準,性格開朗活潑。莫虹就是典型的代表。莫虹都是成都本地人。這樣的出身著實讓我羨慕。秦山交大交通運輸學院2000屆交通運輸專業三班,共三十八人。女生九個,男生二十九數,數字還真巧,尾數都是九。同學們來自五湖四海,四川的居多,總共近十人,畢竟是學校在四川嘛,當地的招生名額也自然多。多數省份隻有1-2個,江西的隻有我一個。

莫虹畢業於著名的成都七中,那可是全國重點中學呀,郭沫若的母校,據說每次考上清華北大的加起來有近百人。聽說莫虹的父母都是中學老師,所以從小對她的培養自然是全麵開發,綜合發展。她不光學習好,古琴還彈得非常棒,新生迎新晚會上就上台表演過。而且她兼任主持人,普通話標準,在台上那種鎮定自若的風采,著實讓人羨慕。

莫虹是班裡的學習委員,在班級會議時也經常發言。每次我看到她和班長李洋在一起討論班級工作,內心地不由得對他們產生了某種敬意,覺得大概這才是大學裡優等生的樣子。而且他倆都是成都人,有時我見李洋和莫虹用成都話聊天,說一些我聽不太懂的笑話時。心裡不知為何,竟然有一點嫉妒。

我也曾私下問過李洋:「你覺得莫虹怎麼樣?」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鳳意歸 徐徐清風擾雲亂 小說筆記 想要一棵李子樹 原是空 傻傻的很愛你 軍迷的末日生存實錄 教育改造家 聚靈大陸 從鬥羅開始的無良係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