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回 有僧悲天且憫人(1 / 2)

加入書籤

鑽天鼠盧方、徹地鼠韓彰等受命率眾沿途追趕襄陽王。

天亮時分,顏查散調令南陽令包世榮主持襄陽事務,自己督軍即刻南往洞庭。洞庭湖飛叉太保鍾麟是大宋第四帝趙禎的一大喉鯁。皇帝不爽,顏查散便要剔除這根刺。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麵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裡一青螺。

劉禹錫一首《望洞庭》講的是洞庭湖的靜態美景。那洞庭湖秋月當空,潭麵無風,平靜無波,一如銅鏡未磨,又如白銀素盤,君山宛若這白銀盤中一點青螺。湘地巴陵的勝景也當屬洞庭湖,洞庭湖碧波萬頃,浩浩盪盪,無邊際的橫掠諸山,直指長江。

而此刻天地依然澄淨,湖麵依然寧靜。

而此刻湖麵上已經沒了唱晚的漁舟,采蓮的姑娘。

平靜的湖麵下一般掩蓋著洶湧的波濤。

傍晚時分,一陣暴雨驟至,天雨地風激盪起那沉睡在湖底的洶湧之氣,煙波不動影沉沉、碧色全無翠色深的君山沒在風雨波瀾中。

與夜襲襄陽不同,洞庭湖君山太保鍾麟更令顏查散感到棘手。

破襄陽之時,有李也心等人裡應外合,襄陽王措手不及,一鼓而下襄陽城。

君山太保鍾麟生於軍中,將門之後。其父鍾越於太宗年間征剿各處南唐遺留匪患,於天佑二年掃盪洞庭,其時洞庭匪眾不過千人。時值連綿大雨月餘未停,為宵小所賣,致使二十餘艘戰船沉沒洞庭湖底,兵士損傷數千,未下。太宗指責他有辱朝廷,鍾越爭辯了幾句。太宗大怒宣旨就地軍法,令周天一之師兄衛天通接替之。

衛天通是一代神槍大俠公孫牧蘇的大弟子。鍾越長子鍾麒為父喊曲,被杖責五十,打入大牢。鍾麒不服,於牢中罵了些刀影斧聲的話語,傳到了宋太宗趙光義耳中。太宗最忌這個聲音,直接於獄中賜死鍾麒。又宣旨抄其家。鍾麟當時不過五六歲,沒有被殺掉,隨其乳母領養去了。世事反復,風雲難測,二十餘年後,鍾麟輾轉流落江湖,後來竟做了洞庭湖諸島的大寨主,並把個洞庭湖水兵戰船訓練的攻守有度,兵力約有萬餘。鍾麟儼然做了八百裡洞庭的土皇帝。

不過後來傳出鍾麟與襄陽王聯手的言語,洞庭湖就沒少了波瀾。

卻說盧方、韓彰受命率諸人撒網式追趕襄陽王,逮了不少俘兵拷問,皆不得其行蹤。

有兵卒報青鬆林中發現摩山大劍龍雲鵬的屍首。

盧方、韓彰等見腳印雜遝,留兩人碑墳葬之,便引兵追去。

正是初秋天氣,早晚略帶寒涼,午時卻又熱了。襄陽城外皆是密疏的林子,榮枯的稼禾。諸人從五更天追到炎日高掛。

盧方騎在馬上,遠看前方依稀有數人身影,宛若逃奔模樣,便催喝士卒們抖擻精神,急追而下。

盧方回頭便見大多士卒步行良久,確是疲憊不堪,便囑咐韓彰道:「二弟,你帥二十騎前麵先行。我帶剩餘諸人跟進。」韓彰答應一聲,揮鞭催馬領眾而去。

韓彰、盧方等眾騎驅馬馳到,卻見丁不係早已整頓他那些丟盔棄的敗兵列陣等候。盧方等剛轉過山彎,山頭之上呼呼銩銩的亂石紛砸,立等明白丁不係早已設下「埋伏」。所謂埋伏,可惜這忠心的丁不係啊,連弓弩箭矢都沒了,隻能用些碎石有氣無力的打埋伏。韓彰等不管不顧,率百餘騎,直沖向前,殺入丁不係陣列。

丁不係眼睛通紅,麵色蒼白,猶如一對紅瑪瑙嵌在漢白玉般的臉上。官軍騎兵好似狼入羊群一般,拚命殺戮,而早有些步兵看得心悸,扔了戈矛,脫了鐵甲,逃命去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仙俠相关阅读: 獨行仙錄 快穿炮灰逆襲 鳳唳江山 馭靈傳奇:金牌元素師 帝少溺寵小萌妻 婉雲夫人 厲先生的深情,照單全收 吃貨在上:帝尊狠會寵 重生之最好時光 替嫁甜妻:顧少超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