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回 蘭花石刻(1 / 2)

加入書籤

喃喃羅漢本是海外風華島萬古寺萬古神佛明燈大師的小弟子。因為貪吃貪喝貪玩,明燈愛他有先天佛性,但又責他未悟正法。大師便罰他到獨自一人不許騎馬,趕到金鼎山去。

明燈法師本是西蜀人士,自己年輕時在西域金鼎山上一磚一瓦獨自一人建起一座小寺廟,還開辟了二三十畝山田。

這小寺廟便是如今的提瀘寺。而明燈法師雲遊天下,便立了一塊碑匾,碑匾上寫明:凡有路過此寺者,不必叩問,盡可歇息,寺內有風乾菜蔬、寺後金鼎洞內有冷存蕎糧,飲食自取,隻求過路者代為掃拭寺內諸佛像。

明燈大師經常往來東南海上諸佛國,後來在海上染了腿疾,在海外再不能返回中原,就留在了海外風華島。明燈法師想著這許多年過去了,那提瀘寺想必是早已荒蕪破敗了。

明燈法師原是想要空空羅漢效仿唐三藏西天取經之意,淨其心,敬其意。因為他自認自己八名弟子裡,隻有這空空小徒,最鍾己意,待他回來便授他衣缽。明燈大師要空空羅漢去提瀘寺,將提瀘寺修葺一番,並取金鼎山彌勒石刻像旁蘭花三株帶回風華島來。

喃喃羅漢從海外風華島,乘船過海,轉而步履而行。一路翻山越嶺,經歷了各地風俗人情,漲了不少見識。同時一路之上,險阻重重,心中也變得通透,再也不是原來貪吃貪喝貪睡貪玩的小和尚了。每日裡為了強身健體,從不間斷修習師父所傳功法,待到達金鼎山之時,功力已比在風華島時,增長甚多。

喃喃羅漢在金鼎山每日裡打掃,耕種,采集,伐木,逐日的一點點修葺提瀘寺。這一日春來,聞聽的鳥鳴山間,蝶舞花叢,想起師父交代要采集彌勒佛像石刻旁三株蘭花草帶回風華島,便四處尋找彌勒佛像。終於在金鼎山旁一座小山的陡峭一側,喃喃羅漢找到一個隻雕刻了一半的彌勒佛像。這彌勒佛像,隻有上半身被雕刻完成。

喃喃羅漢便立誌將彌勒佛像雕刻完成以及提瀘寺修葺完善後,再返回風華島。雕刻的過程極為緩慢。他也未學習過工雕之技,憑著自己對佛之愛,憑著自己深厚的內力功夫,竟也日復一日的逐漸刻的差不多了。

這一日將要正在雕刻之間,突然頭頂之上簌簌的落下碎石泥土來,便決定好好清理一下佛像四周。竟然有意外之處,便是在佛像的下頜處發現一處小洞,洞內有藏經書卷。其中一卷竟是伽藍功法,不知是哪一朝高僧所留下來的佛門神功。

喃喃細看之下,書中言明,乃是祖上為避唐之滅佛而遺世隱居於此,甚是敬重佛事,決意刻彌勒佛像石刻一尊。奈何人力不逮,雕刻之事因世事所迫,以致半途而廢,族中人丁不旺,適值瘟疫肆虐,十不遺一,隻得將佛經武功藏在佛像之內。

喃喃羅漢研習之後,自覺佛理深湛而武功彌精,竟不知不覺與此三載有餘,每日裡將提瀘寺破敗之處加以修復,耕田自足,刻像禮佛,晚間休息禪坐功夫和武功心法。

這一日,空空和尚偶然雲遊至此,且佛理明澈。喃喃與了了互相引為知己。

喃喃便將彌勒石刻中的佛經與空空共同研習,竟是早已在中原絕跡失傳的大乘義理。諸多佛理不明之處,兩人竟互為磡印補足。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仙俠相关阅读: 獨行仙錄 快穿炮灰逆襲 鳳唳江山 馭靈傳奇:金牌元素師 帝少溺寵小萌妻 婉雲夫人 厲先生的深情,照單全收 吃貨在上:帝尊狠會寵 重生之最好時光 替嫁甜妻:顧少超寵的